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01 10:39:14
每經編輯|肖芮冬
A股三大指數全線上漲,通信板塊盤中反攻,天孚通信、劍橋科技、中際旭創、新易盛等多股上漲,通信ETF(515880)漲超4%。
2023年通信板塊漲幅領先,主要是由于AI大模型訓練離不開高算力的訓練集群。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通過連接大量的語料庫來訓練模型,做到人機交互等場景功能,背后需要大量的算力作為支撐。
2023年10月8日,工信部等聯合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計算力方面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結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IDC、Gartner、TOP500、華為GIV等的預測,至2030年,全球算力規模將擴大到56Zflops,對應2021—2030年CAGR約65%,屆時智能算力規模將占90%以上。
隨著AI、ChatGPT等大模型場景的發展,未來我國超算/智算中心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基于此,發展AI過程中所需要的底層算力基礎設施,包括AI服務器、交換機以及光模塊等迎來需求爆發。
光模塊作為數據傳輸的基礎部件,需求首先迎來爆發。同時隨著光連接高速率、大密度方向發展,2022年為800G元年,2023年邁入起步年份,2024年隨著大模型廠商加速AI建設,加單意愿強烈、節奏頻繁,預計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同時,隨著芯片速率翻倍,英偉達的B100和H200等產品將逐步標配1.6T光模塊,光模塊更新迭代也將加速。中國光模塊企業占據全球60%以上的市場份額,進入市場較早,先發優勢顯著,拿下北美訂單具有高確定性,同時業績能見度高、落地性強。通信ETF(517110)跟蹤的中證全指通信設備指數中光通信權重占比達到37%,從全市場ETF來看也是占比最高的。
除此之外,數據要素也是中長期主線。近期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正式印發《“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激活數據要素潛能,以2026年底打造300個以上典型應用場景,數據產業年均增速超20%,數據交易規模倍增,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協調發展為總體目標。
根據國家數據局數據,2022年底,我國數據產量同比增長22.7%,總量達8.1ZB,占全球數據總量的10.5%。本次政策反映國家高度重視數據要素的發展,繼征求意見稿后正式發布《計劃》,為擴大數據要素在相關行業的廣泛應用提出了指導意見。《計劃》提出加大對“數據要素×”試點工程的資金支持力度,包括但不限于中央預算、信貸支持、上市融資和其他各類資金,數據要素行業在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兩大紅利的加持下有望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日臻成熟,但依舊存在數據供給質量不高、流通機制不暢、應用潛力釋放不夠等問題。因此《計劃》將實施“數據要素×”行動,重點推動數據在工業制造、現代農業、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等12個場景中發揮乘數效應,同時以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等多重優勢為基礎,實現數據要素與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協同,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報酬遞增、低成本復用、非競爭性的特點,助力實現優化資源配置,賦能實體經濟。
“數據要素×”行動的實施將有助于積極轉化數據基礎資源優勢為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數據要素價值創造的新業態成為經濟增長新動力。數據要素行業應用加速,必將大規模帶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利好數據基礎設施提供商、數據要素持有者,以及數據要素垂直行業應用等。
此外,未來衛星互聯網建設需求具有較高確定性:
其一,衛星互聯網在國家安全領域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充分顯現,建設自主可控的寬帶衛星星座刻不容緩;
其二,低軌軌道資源和通信頻段資源稀缺,在國際電聯“先占先得”規則下,我國需要快速搶占低軌衛星資源;
其三,空天地泛在通信是通信技術的必然演進方向,衛星互聯網是下一代通信技術的重要基礎設施。
目前,我國衛星互聯網實驗星已完成了3次發射,明年有望進入組網星密集發射期,星載相控陣、通信載荷、地面信關站等環節將帶來超千億的市場空間,可以關注相關環節的核心供應商的投資機會。
由于通信設備行業的硬件化特征,訂單跟進相對市場預期滯后,業績釋放尚需時日,板塊估值于2023年上半年迅速拔高,PE-TTM值一度達到35倍以上,下半年估值呈現沖高后回調。截至2023年底行業估值21.76倍,位于歷史13.2%分位,目前估值已經回落至相對合理區間,配置性價比凸顯。可以關注通信ETF(51588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