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1 08:21:22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指漲0.45%,納指漲0.75%,標普500指數漲0.57%。科技股多數上漲,Meta漲超3%,英偉達漲超2%續創收盤新高,亞馬遜漲超1%。社交媒體、機器人板塊漲幅居前,直覺外科公司漲超10%,Snap漲近2%。中概股普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0.70%。理想汽車、蔚來跌超2%,小鵬汽車、富途控股跌超1%,拼多多、阿里巴巴、嗶哩嗶哩、網易、百度、京東小幅下跌。騰訊音樂、唯品會漲超2%。
2、美國證交會(SEC)文件顯示,SEC批準11只比特幣現貨ETF。美國證交會根斯勒表示,盡管我們批準了一些比特幣現貨ETF的上市和交易,但我們并未認可比特幣。消息發布后,比特幣漲超1%,報45979美元,拉升前一度跌超2%。國際油價全線下跌,美油2月合約跌1.27%,報71.32美元/桶。布油3月合約跌1.08%,報76.75美元/桶。歐股收盤漲跌不一,德國DAX指數漲0.01%,法國CAC40指數跌0.01%,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43%,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01%。
(二)宏觀新聞
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門發布關于加快“寬帶邊疆”建設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邊疆地區縣城、鄉鎮駐地實現5G和千兆光網通達;行政村、20戶以上農村人口聚居區、邊境管理及貿易機構、有人居住海島通寬帶(含通光纖、通4G或通5G)比例達到100%;沿邊國道和省道沿線基本實現移動網絡覆蓋;內海海域按需實現網絡覆蓋。到2027年底,邊疆地區行政村、邊境管理及貿易機構通5G網絡比例達到95%以上;20戶以上農村人口聚居區、沿邊國道和省道沿線基本實現5G網絡覆蓋;有人居住海島通5G網絡比例達到100%;內海、領海等海域基本實現5G網絡覆蓋。
(三)機構觀點
光大證券:A股市場見底了么,什么時候反攻開始?
1、策略研判
指數再探新低后,多頭力量開始反擊。不過,兩市成交仍不足7000億,說明資金抄底意愿并不強。鑒于大盤超跌反彈的力度較弱,預計短線行情仍有整固需求,保持謹慎。目前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信心不足。回顧自去年12月以來的行情走勢,指數在12月中旬、12月底曾出現兩次超跌反彈,但反彈高度和持續力都不強,導致投資者信心多次受到沖擊。
開年以來,指數再度走弱,市場交投再一次降至冰點,這也預示著投資者信心的恢復較前期難度更大。沒有增量資金進場,超跌反彈就很難有持續性,后市密切關注政策面的預期。目前市場悲觀預期釋放的比較充分,若政策面有利好出臺,那么指數超跌反彈的力度可能會更強。
2、市場熱點
近日,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大學和谷歌 DeepMind 團隊合作推出一款家用機器人,能夠完成炒菜、打掃衛生、整理衣物等各種復雜任務,其成本僅為32000美元。機器人與大模型疊加或是AGI時代的核心場景,斯坦福機器人Moblie ALOHA和DeepMind的研究突破或將開啟通向AGI時代的大門。機器人研究取得多項進展,Moblie ALOHA的低研發成本可以降低機器人的使用門檻,而DeepMind的研究致力于解決訓練數據短缺與安全性的問題,盡管通向真正意義上的AGI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AGI的未來值得期待。
斯坦福機器人的特殊之處在于它的數據收集系統Mobile Aloha系統,被網友稱為“眼里有活的機器人”。展望后市,具身模型與智能機器人的結合,有利于拓展人形機器人在工業生產等應用場景邊界,有望加速人形機器人落地,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落腳到A股市場,斯坦福機器人的核心亮點在于結合動態及靜態模型、低成本之下實現800+項任務的訓練,接下來的超額收益環節更有可能是傳感器和絲杠加工設備。
3、政策利好不斷
2024年旅游業或迎全面復蘇,據央視新聞,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日前發布關于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支持推動在南沙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及游輪免簽政策。去年12月,中國與歐洲、東南亞多國開展免簽政策,顯著提振旅游業發展。《意見》出臺的大背景仍是放寬市場準入試點,推動旅游業態等大環境持續優化,利好當地旅游業發展。
出境游持續獲得政策催化。展望后市,旅游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支柱產業,早在2019年對GDP的貢獻已超10%,在基建分化、地產疲弱、出口疲軟的大環境小,消費仍將是2024年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預計更多泛消費刺激政策有望持續出臺,旅游業全面復蘇可期。具體到A股市場,從2022年底的強復蘇到目前市場對未來的謹慎預期,出行鏈權重股明顯回調,市場預期和機構配置均處于低位,中線配置價值凸顯。可留意后續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出行鏈/出境游相關企業及受益于冬季旅游概念的相關產業鏈公司,估值修復可期。
(四)行業掘金
1、據報道,在2024年CES展會上,小鵬匯天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譚宣布,公司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將于今年四季度開啟預訂,并計劃于明年四季度開始量產交付。如果順利實現,意味著小鵬飛行汽車將成為全球首款面向個人用戶量產交付的分體式飛行汽車。我國《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要求部署新型載運工具研發,部署飛行汽車研發,突破飛行器與汽車融合、飛行與地面行駛自由切換等技術。我國還出臺了《“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等相關政策,面向小型航空器初步構建了保障安全、分類使用的規章體系。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全球飛行汽車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達到3000億美元,2040年增至1.5萬億美元。相關概念股包括商絡電子、星源卓鎂等。
2、根據美國商標和專利局近日公示的清單,蘋果獲得了一項關于折疊屏的相關技術專利,介紹了一種在制造柔性紋理玻璃時,用化學處理以防止玻璃開裂的方法。專利技術采用像素陣列形成顯示面板,設備折疊后,顯示面板會沿著較鏈彎曲。近年來,三星、華為等國內外知名手機品牌紛紛推出折疊屏手機。研究機構預計,全球折香屏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從2022年的約1310萬部增長至2027年的超過1億部。柔性OLED面板具有耐用、輕量化、可折疊、彎曲等特性,已逐步應用于AR/VR、平板、筆記本電腦等產品領域,全球市場規模有望保持33.2%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這將有利于相關供應鏈的發展。相關概念股包括鼎龍股份,易天股份等。
3、據國家電投氫能科技官微消息,1月9日,搭載國氫科技“氫騰”船用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氫能船舶“西海新源1號”順利下水。該船為國內首艘商用氫燃料電池動力高端旅游商務接待船,預計今年3月將投入廬山西海商務旅游和環境監測。據介紹,“西海新源1號”船舶主要動力采用國氫科技自主研發的“氫騰”船用氫燃料電池系統,產品凈輸出功率120kW,專為船舶應用場景開發,可承受內河、近海環境的嚴苛考驗,零部件國產化率100%,可實現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目前甲醇重整制氫、用氫發電路線等技術已用于船舶產業化,并逐步進入量產階段,未來市場前景廣闊。相關概念股包括江龍船艇,雄韜股份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