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存大額現金到底要不要回答資金來源?銀行執行標準不一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0 00:07:14

          超過1萬元現金存款就要問清來源?每經記者就此咨詢了多家銀行客服及網點工作人員。多數銀行表示人民幣存款只需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前往網點辦理,也有銀行表示個別地區需要了解現金來源。

          “根據銀發〔2020〕105號規定,河北省、浙江省(含寧波市)、深圳市,陸續執行大額現金存款需要了解現金來源的政策。其他地方目前不要求提供資金來源,但5萬以上需出示身份證件。”工商銀行回復道。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張益銘    

          1月8日,“女子到銀行存10萬現金被問錢來源”沖上熱搜第一,在榜時長超8小時。據媒體報道,江西一女子在某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帶著10萬現金去銀行辦定期,結果從袋子里拿出現金后,銀行工作人員忽然問她,要存多少錢?錢從哪里來?

          該行工作人員稱,這是銀行規定,只要超過1萬元現金存款就要問清楚錢的來源。

          超過1萬元現金存款就要問清來源?每經記者就此咨詢了多家銀行客服及網點工作人員。多數銀行表示人民幣存款只需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前往網點辦理,也有銀行表示個別地區需要了解現金來源。

          多數銀行表示人民幣存款只需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前往網點辦理

          據媒體報道,江西一女子在某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帶著10萬現金去銀行辦定期,結果從袋子里拿出現金后,銀行工作人員忽然問她,“要存多少錢?這錢是從哪里來的?”

          女子認為資金來源涉及個人隱私,“心想你管我錢哪里來的,直接按我說的辦理了不就完了嗎?搞得這錢是我偷來搶來的一樣。但我頓時整理了情緒,問工作人員,你問這個干嗎?之前存現金也沒有工作人員問過啊。”

          工作人員回應稱,這是銀行的規定,每個存錢的客戶只要超過1萬元現金的就要問清楚錢的來源。

          在熱搜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理解,“柜員也是按流程辦事”“問一下,又不是不讓你存”“怕你被電信詐騙了,都是為你好”;也有網友感到不適,“不僅是存款,現在開個戶都跟防什么一樣,感覺很不好受”;一些網友提出了質疑,“即使這些錢來路不正,儲戶會自己說是違法所得嗎?”

          事實上,去年浙江湖州一位女士發視頻稱,自己去銀行存5萬元現金,被要求提供收入證明等材料,也曾引發網絡熱議。

          那么,存大額現金到底要不要回答資金來源?登記資金來源究竟是不是無意義的,銀行如何考量?有何依據?

          每經記者就此以儲戶身份咨詢了多家銀行客服及網點工作人員。多數銀行表示人民幣存款只需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前往網點辦理。

          中國銀行客服表示不分地區,人民幣存款只需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前往網點辦理。

          “什么數額都不需要提供資金來源,帶著身份證和卡到柜面辦理即可。”建設銀行北京朝陽區一支行客戶經理說道。

          不過,當記者致電建行客服時,客服表示,有些網點因為風險審核需要,會簡單了解一下用途。

          農業銀行、平安銀行客服則表示小于5萬直接存就可以,大于5萬(含5萬),只需留存身份證信息備查。

          中信銀行北京市朝陽區一網點工作人員爽快答道,“不需要,直接存就行。”

          同樣地處朝陽區的郵儲銀行,其工作人員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不需要”,并不忘補充,“網上的東西別信。”

          個別地區需要了解現金來源

          也有銀行表示個別地區需要了解現金來源。

          “根據銀發〔2020〕105號規定,河北省、浙江省(含寧波市)、深圳市,陸續執行大額現金存款需要了解現金來源的政策。其他地方目前不要求提供資金來源,但5萬以上需出示身份證件。”工商銀行電話客服如是說道。

          大額如何定義?該客服進一步解釋,河北省10萬元以上,深圳市20萬元以上,浙江省(含寧波市)是30萬元以上,需要了解現金來源的政策。具體提供什么資料,建議提前與網點聯系核實。

          記者分別向工商銀行深圳、北京地區支行工作人員進一步核實,得到了一致的答案。

          那么,類似“即使這些錢來路不正,儲戶會自己說是違法所得嗎?”的質疑究竟有沒有道理?了解資金來源究竟是不是無意義的事?

          深圳某支行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了核實現金來源的過程,“填個單子,實打實地寫就行。但是如果你很頻繁,應該也會要求進一步提供(材料)。”

          監管曾下發過相關通知

          銀發〔2020〕105號是什么規定?記者查閱央行官網找到了這一通知。2020年06月09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于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的通知。通知表示,為構建和諧流通環境,降低社會現金流通總成本并防控風險,有必要強化大額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服務水平,加強公眾大額用現引導。鑒于各地經濟金融情況各異,部分地區先行先試是當前形勢下推進大額現金管理的有效路徑,有助于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驗證最佳的操作方案,逐步推廣合理用現理念,為建立大額現金管理長效機制奠定基礎。試點為期2年,先在河北省開展,再推廣至浙江省、深圳市,轄區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于2021年6月底前落地實施。

          根據通知,2021年7月至2022年初為評估總結階段。試點行評估上報本地試點情況,人民銀行總行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

          通知發布后,試點地區央行分支機構陸續下發細則,落實具體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底,央行、原銀保監會、證監會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計劃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提到,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幣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別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不過,不久之后,三部門在2022年2月21日發布公告稱,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辦法》因技術原因暫緩施行,相關業務按原規定辦理。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銀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本香蕉观看观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日产在线首页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址 | 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