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什么情況?申萬宏源香港突現大跌,股價較歷史高點已蒸發超95%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03 20:46:30

          每經記者|王海慜    每經編輯|彭水萍

          今日11點過后,申萬宏源在港上市子公司申萬宏源香港股價突然大幅跳水,最大跌幅一度達28%。而其他幾家中資券商在港上市子公司今日股價都表現較為平穩。就申萬宏源香港今日股價大幅波動的原因,記者向公司進行了求證。

          2022年以來,幾家中資券商在港上市子公司的經營紛紛遭遇挫折。2022年申萬宏源香港大幅虧損8.8億港元,2023年上半年依然虧損。

          申萬宏源香港股價連年下跌

          上午11點過后,港交所上市的申萬宏源香港股價突然大幅跳水,最大跌幅一度達28%。雖然午后申萬宏源香港股價有所反彈,但全天仍然大跌16.9%。而其他幾家中資券商在港上市子公司,如國泰君安國際、興證國際、西證國際等今日股價都表現較為平穩。

          申萬宏源香港今日分時圖

          申萬宏源香港官網顯示,申萬宏源香港是最早到香港發展業務的中資證券機構之一,立足香港市場逾25年。申萬宏源香港業務范圍涵蓋個人金融、企業金融、機構證券、資產管理、證券研究,并在全球多地設有分支機構。

          雖然布局香港業務時間較早,但目前申萬宏源在港子公司距離行業的頭部陣營有不小的差距。從近年來資產規模、營收、凈利潤等數據的同業橫向對比來看,申萬宏源在港子公司的規模明顯小于其他頭部券商如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的在港子公司。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研報截圖

          事實上,在今日之前的較長時間內,申萬宏源香港一直處于縮量陰跌狀態,今日盡管明顯放量,但全天的成交額也僅為218萬港元。在港股市場,一些流動性差的仙股出現類似的股價大幅波動也并不罕見。

          從近些年的整體市場表現來看,申萬宏源香港市值的大幅縮水卻是不爭的事實。公司股價分別在2007年、2015年創出過2個高點,不過自2015年以來公司股價連年下跌,并逐漸仙股化。今日0.295港元的收盤價,距離這2個高點的跌幅都超過了95%。

          申萬宏源香港年K線

          就申萬宏源香港今日股價大幅波動的原因,記者曾向申萬宏源有關人士進行求證,對方表示對此不知情。

          之后,記者撥打了申萬宏源香港官網公示的投資者關系聯絡電話,接電話的人士表示自己來自公司的財務部門,不負責投資者關系事務,并讓記者撥打公司客服電話。

          而申萬宏源香港客服電話接線人員要求記者把問題發送至公司電子郵箱。隨后,記者把有關問題發送至申萬宏源香港官網公示的電子郵箱,不過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中資券商在港子公司格局分化

          2022年以來,幾家中資券商在港上市子公司的經營紛紛遭遇挫折。其中,2022年申萬宏源香港錄得8.8億港元的虧損,這也是近20年來公司的最大年度虧損,導致出現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營收同比下降以及產生了高達5.37億港元的資產減值損失。2023年上半年,申萬宏源香港虧損0.71億港元,虧損幅度同比有所收窄。

          據華創證券研報,外在經營環境不佳導致在港中資券商經紀、投行、自營等業務出現了顯著滑坡,特別是自營投資方面,市場行情下跌疊加自身資產配置理念和風險控制等內部因素,導致業績減少甚至重大虧損。2022年5家中資券商在港上市子公司共產生虧損78.8億港元,而2018年-2021年間五家券商共實現凈利潤80.1億港元,一年的虧損幾乎抵消了前四年的經營成果。

          圖片來源:華創證券研報截圖

          從在港中資券商主要的經紀、投行、資管、信用、自營五個業務板塊來看,2022年各個業務條線收入均有下滑,尤其是受中資美元債爆雷等因素影響的自營業務收入在2022年由正轉負,從2021年27.8億港元下降至-35.7億港元,為最大拖累項。

          近期出版的《中國證券業發展報告(2023)》(由證券業協會組織編纂)指出,中資券商開展國際業務面臨多重因素疊加,對證券公司境外展業帶來不利影響;資本實力不足,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存在客戶結構單一,海外需求難以滿足等問題。

          不過,中資券商在港上市子公司經營紛紛下滑之時,一些頭部券商的非上市在港子公司卻出現了逆勢上揚。2020年之前,海通國際的資產規模、營收、利潤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2018年、2019年,海通國際對集團貢獻利潤占比超過20%,不過最近兩年海通國際領先優勢不在,中信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等頭部券商的在港子公司實現了反超。特別是在行業環境不佳的2022年,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在港子公司的業績還實現了逆勢增長。相比之下,申萬宏源香港2021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也被頭部陣營拉開了差距,2021年、2022年已連續2年虧損。

          中信證券2023年6月發布的專題研報指出,目前中資券商經營國際業務包括兩種模式:1、獨立上市海外子公司。以海通國際和國君金控為代表,憑借較為清晰獨立的治理結構,在信用評級及融資成本層面具備優勢。2、全資非上市子公司。以中金國際和華泰國際為代表,全資控股的模式降低了跨境業務管理和考核難度,有助于統籌境內外發展。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相比全資控股的模式,非全資海外子公司在跨境業務的開展上存在資金、流動性管理、KYC客戶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與母公司難以實現一體化的弊端。

          2023年10月以來,海通國際開始實施私有化。對于此次私有化,有分析認為或將有助解決母公司對國際子公司的控制和業務穿透不足的問題。

          上述報告表示,盡管市場波動、資本局限、政策約束等仍對證券公司國際業務發展有持續影響,但證券公司對2023年跨境業務依然布局積極,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證券公司帶來業務發展機遇。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552853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人成视频色9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久久 |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久久 | 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