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9 00:20:26
每經AI快訊,2023年12月24日,太平洋證券發布研報點評南華期貨(603093)。
1、公司主營業務
經紀業務方面,2018-2022年公司代理期貨交易額自5.28萬億元增長至12.74萬億元,CAGR高達24.63%。2022年由于期貨景氣度下滑,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8%,但降幅低于行業平均(-26%)。2023H1經紀業務收入同比下滑4%,降幅收窄。風險管理業務包括基差貿易、場外衍生品和做市業務。一方面,基差貿易規模持續壓降,23H1公司基差貿易業務實現期現貿易額25.99億元,同比減少13.40%;另一方面,場外衍生品快速發展。2020-2022年,場外衍生品新增名義本金從393億元增長至717億元,23H1新增名義本金425.51億元,同比增長6.56%。財富管理業務方面,公司作為首批獲得期貨公司資產管理牌照的機構之一,已形成較為完整的財富管理業務矩陣。2019-2022年,南華財富管理業務收入由0.30元增長至0.61億元,CAGR高達26%。
2、核心優勢
南華期貨始終堅持全球化布局,是目前清算資格最全的中資背景期貨公司之一,也是公司核心優勢。截至2023H1,南華期貨境外金融業務營收占比達到43.27%,預計未來境外金融服務業務將作為南華期貨的核心競爭力,幫助公司實現快速發展。
3、盈利預測
公司憑借國際化布局和完整清算系統優勢,美聯儲加息背景下,境外業務將成為未來重要增長點。因此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0.15、110.78、119.7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2.14%、22.87%、8.12%。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13、5.17、6.19億元。
風險提示
行業傭金率下調沖擊經紀業務;
境內外及期貨行業監管環境變化;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及匯率等不確定性。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