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7 00:31:40
每經記者|陳 星 每經編輯|張海妮
海創之名,源于聚海外歸國之才而共創新藥。2013年,畢業于瑞士洛桑大學、在艾伯維和拜耳制藥兩家跨國藥企從事藥物研發工作近20年的陳元偉回 國 創 立 了 海 創 藥 業(SH688302,股價39.52元,市值39.13億元)。憑借其新藥研發的核心技術優勢及成果,海創藥業已成功登陸科創板。眼下,陳元偉正在等待自己創制的第一個新藥邁入商業化。
1979年進入四川大學化學系學習,陳元偉說,在川大的求學經歷是自己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也打下了他走上新藥研發道路的基礎。
陳元偉赴國外深造、工作時,其碩士研究生時期的導師趙華明教授身患前列腺癌。陳元偉在國外尋藥再輾轉帶回國內,延緩了老師的病情進程。
這一事件讓已經進入國外制藥企業工作的陳元偉開始思考:為何還有那么多“不治之癥”找不到有效的治療藥物?如何能做出更多臨床亟需的新藥,讓更多的國內患者受益?在這一背景下,陳元偉歸國成立海創藥業后,在前列腺癌藥物恩扎盧胺基礎上,以氘代藥物技術創制的新藥HC-1119(氘恩扎魯胺)成為公司主推的首個項目。
如果HC-1119獲批,其將是首款獲批上市治療阿比特龍/化療后的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國產創新藥物,有望填補該治療領域的空缺市場,解決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