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4 19:22:05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本周二A股各大股指普漲,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78%至2962.24點。其余主要股指漲幅更大,深綜指漲1.36%,創業板綜指漲1.61%,科創50指數漲1.25%。行業指數方面,上證銀行指數逆勢跌0.83%,銀行股的下跌應該是滬指表現稍弱的主因。由成交額看,周二全A成交8046億元,較周一的7217億元顯著放量。
跨境電商、紡織服裝、證券、傳媒等板塊上漲,汽車、銀行、電信等少數板塊跌幅居前??缇畴娚坦缮蠞q明顯與一則消息相關,這就是國務院批復:原則同意《關于在上海市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的方案》。
由整體盤面看,中小盤個股漲幅相對較好,對資金要求頗高且外資參與相對較多的權重股、藍籌股大多表現稍平。不過,券商股倒是個例外,午后券商股大幅上漲,這對市場人氣構成些許支撐。周一比較吸睛的兩只權重股均跌,工業富聯跌5.43%,青島啤酒跌2.83%。
周一盤后有則利好消息被刷屏,這就是中央匯金出手購入ETF。然而A股上午對這則利好的反響相對較平,直到午后才隨著券商股拉升及部分ETF放量而略微好轉。
周二午后,易方達滬深300ETF(510310)出現異常放量,主動性買單不斷,這種情況下投資者自然就容易產生些利好聯想了,投資者可能有理由預期匯金或其他大機構進一步增持。
市場反響較平淡,除了與投資者信心積弱已久相關外,多少應該也與北向資金拋售相關。周二北向資金結束休假返場交易,其表現似乎對利好視而不見,全天仍然凈流出了50.46億元。相關市場方面,隔夜美股略微下跌,周二港股恒指收盤下跌1.07%。此外,近期構成全球各大股市利空的美債收益率明顯回落,美元也同步回落。
北向資金拋售一向有損A股人氣,但個人感覺周二北向資金的拋售可能對A股人氣構成的損傷也許相對更大些,這是因為周二A股明明有上述較為重磅的利好,何況美債收益率及美元指數又都是下跌的。
指望扭轉北向資金拋售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應該就是美債收益率能轉為趨勢性下跌,只是目前還沒此征兆,所以北向資金流出暫時還可能延續。本周稍晚有些美國重磅數據公布,下周又有美聯儲利率會議,這兩件事會顯著左右美債及美元走勢,投資者可關注。
大盤的反彈力度可能并不是特別強,但投資者仍不宜完全喪失信心。按一般的經驗來看,“國家隊”資金入場應該不是即興發揮,只要“托起股市”這個目的還沒有達到,那么未來大概率會反復加碼。
近期已公布的9月多數經濟指標已有些好轉,但經濟指標本身是容易波動的,比如說8月CPI回升后又于9月回落,所以沒人敢說后續月份的經濟指標就一定會繼續向好。管理層肯定能明白:如果這個時候股市能走好,那么后續月份數據再度回落的概率顯然就小些。
個人覺得扭轉市場悲觀情緒還需下猛藥,“細水慢流”式地分批次出臺利好可能會有“磨損效應”。好比往坡道上推車,得“集中性使力”,不宜分多次使力。只要車還沒動,之前所花的所有力氣都做不了“功”。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