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7 19:20:21
每經記者|舒冬妮 每經編輯|張海妮
作為中式餐飲市場規模最大的品類,火鍋在2019年市場規模就超過5000億元。一方面,今年以來,餐飲消費迎來強勁復蘇,動輒上千桌的排隊直接將午餐變成宵夜;另一方面,成熟的火鍋賽道競爭日益白熱化,企業如何應對競爭?火鍋賽道有哪些新趨勢?
今日(9月27日),在“2023第二屆新投資博覽會暨第十七屆沙利文全球增長、科創與領導力峰會”上,大龍燚火鍋聯合創始人王文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火鍋領域有個明顯的現象:商圈店客流量上升,社區店客流量、客單價均有下降。“商圈店客流上升其實也是因為出來消費的頻次減少了,單桌消費額也是下降的,社區店則是客流量和營收雙降。”
“企業現在最重要的是要保住現金流。”對于如何應對現在的市場競爭,王文軍認為,消費者追求性價比已經成為當下的趨勢,火鍋品牌的發展也要順應趨勢;另一方面,95后和00后正成為主力消費人群,研究其消費習慣和喜好,讓火鍋年輕化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劉一手重慶火鍋CEO尹伊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她觀察到,火鍋“羊毛黨”越來越多,短視頻推出的引流套餐訂單根本排不過來。
另外,她還注意到,火鍋店的商業模型正在逐漸變小,門店面積從500平方米變成兩三百平方米的居多,兩到三人的小桌占比不斷變多,都是在轉向輕型小餐飲模式。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譚玉涵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