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2 20:41:35
◎企業對工業自動化、能源管理,乃至相關數字化解決方案,迫切需要更可靠、更數字化以及更智能的產品、平臺,來幫助其提升質量、效率和盈利能力。
◎智能制造同樣離不開通信技術。此次工博會,中國電信也帶來了智慧工業園區建設案例。上海電信稱,相關方案實施后,該工業園區實現OTN光網機房空間下降80%,布線下降80%,能耗下降60%,整體運維效率提升60%。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魏官紅
9月19日至9月23日,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此次工博會以“碳循新工業,數聚新經濟”為主題,展示的內容從制造業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到先進制造裝備、整體解決方案的智能綠色全產業鏈均有涉及。
制造業如何降碳、如何通過新技術賦能,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在工業領域,隨著“數字化和低碳化”不斷演進與深入,工業企業在生產技術、人才、管理、運營等層面都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企業對工業自動化、能源管理,乃至相關數字化解決方案,也迫切需要更可靠、更數字化以及更智能的產品、平臺,來幫助其提升質量、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時,面對急速變化的競爭環境,中國企業也需要快速提升供應鏈韌性,發揮中國工業品類全、制造能力較強等優勢,在國際貿易形勢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提升競爭力。
目前的智能制造是怎么樣的呢?美的工業技術帶來了它的答卷。
以智能制造領域的“美的智慧工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例,其貫穿執行層、控制層、工業云平臺、工業軟件四層架構。其中,執行層提供包括高性能諧波減速機、高精度3D工業相機、驅動器、高低壓變頻器、SCARA機器人等,控制層包括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I/O模塊(工業級遠程采集與控制模塊)、HMI(人機界面)等,工業互聯網架構基于美擎工業云平臺,以及各種工業軟件和應用。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智能制造同樣離不開通信技術。此次工博會,中國電信也帶來了智慧工業園區建設案例。上海電信在上海某工業園區,建設了以光網、5G為基礎的高速OTN(光傳送網)網絡,優化園區的AIoT(智能物聯網)基礎設施,完善園區算力基礎支撐。
其次,通過推動園區數字化運營,構建園區“工業大腦”,優化管理平臺,實現“設備、數據、業務、技術”互融互通,消除信息孤島;三是助推經濟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大腦,有目標、有梯度地培育鏈主企業,推動主導產業聚焦發展。
上海電信稱,方案實施后,該工業園區實現OTN光網機房空間下降80%,布線下降80%,能耗下降60%,整體運維效率提升60%。
本次工博會另一大特點在于“綠色”。施耐德電氣攜《邁向以客戶為中心的一流供應鏈——精益、韌性、綠色、數字化》報告亮相工博會。
據悉,施耐德電氣商業價值研究院聯合清華大學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通過調研多家行業領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實踐,發掘出供應鏈轉型的“最優解”:以精益、韌性、綠色和數字化為趨勢,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一流供應鏈”。
碳排放信息披露項目(CDP)分析顯示,企業面臨來自供應鏈環境風險而產生的潛在重大財務影響高達1200億美元。在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影響下,供應鏈綠色轉型已成必然。
施耐德電氣也是綠色的“踐行者”。據悉,施耐德電氣在全球擁有65家“零碳工廠”,在中國擁有17家“零碳工廠”、15家被工信部認定的“綠色工廠”和12家“碳中和”工廠,通過部署多樣的數字化運營系統,使中國區供應鏈的整體能耗降低13%。
技術,也是“降碳”的重要手段。在此次工博會上,科陸電子展示了其全生命周期液冷儲能解決方案,其中為新型儲能打造的全新儲能產品Aqua-C 20尺集中式液冷解決方案,比同體積的風冷儲能系統能量密度提升60%、均溫效果提升40%。
科陸電子液冷儲能產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成祥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