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1 17:13:54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董興生
今日(9月21日),光伏(儲能)產業供需論壇在安徽滁州舉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極電光能副總裁姜偉龍博士在分論壇上稱,鈣鈦礦電池在材料、能耗和產業鏈銜接涉及到的交通運輸等方面的成本優勢非常大。
姜偉龍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姜偉龍表示,材料成本上,鈣鈦礦電池的材料價格便宜、供應充足,且純度方面要求不高,只要2-3個”9”就可以做出很好的電池;工藝制程方面,只需要在導電玻璃上鍍4層主要的薄膜,然后進行組件封裝,就可以完成光伏組件生產;能耗方面,最高的制程溫度只有150攝氏度。
姜偉龍介紹,如果公司的中試線滿產,鈣鈦礦電池成本能做到1.5元/W~1.6元/W,在BIPV市場有巨大優勢;當公司首條GW線滿產之后,成本可以降到0.9元/W左右。隨著鈣鈦礦產能規模擴大到10GW以上,成本可以降到0.6元/W左右。
另外,姜偉龍表示,鈣鈦礦電池降本路線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技術研發提升電池的效率、尺寸等,減少成本分攤;二是規?;梢越档虵TO玻璃等材料的成本,因為目前FTO玻璃的利潤率非常高;三是規?;?,設備投資也會在現有基礎上降低一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