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18 08:52:50
每經編輯 杜宇
近日,一段疑似李玟生前控訴《中國好聲音》的錄音曝光,引發網友熱議。8月17日晚,《中國好聲音》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回應此事。
《中國好聲音》在聲明中表示,近日,部分自媒體賬號在網絡平臺散布經惡意剪輯的錄音“李玟生前控訴《2022中國好聲音》”,我方表示強烈譴責。
近日,部分自媒體賬號在網絡平臺散布經惡意剪輯的錄音“李玟生前控訴《2022中國好聲音》”,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也嚴重損害節目形象,我方表示強烈譴責。
作為《2022中國好聲音》的導師,李玟女士全身心投入工作,期間曾有的誤會經溝通當時即已消除。出于對逝者的尊重,我們不再對此事過多解釋,永遠銘記她對節目的真情付出。愿逝者安息!
《中國好聲音》節目組
2023年8月17日
在被曝出吐槽二姐李思林的音頻錄音后,8月17日晚,李玟生前另一段時長達9分鐘、被分為三段的的錄音又被網友公開。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網傳錄音中指出,李玟多次向節目組反映賽制問題。“因為好聲音我喜歡這個節目,我覺得這些年輕人是充滿年輕愛音樂,我們的共同語言就是愛音樂,我犧牲自己無所謂,我沒想到原來他們都是一堆壞人,去整我,因為我說真相,我命都不要,就是想幫助這些孩子,我說賽制不公平,節目組說賽制就是這樣的,沒有導師可以改變。”
《中國好聲音2022》是浙江衛視推出的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李玟擔任該節目的固定導師。
今年暑假過了大半,《中國好聲音2023》靜悄悄登上了暑假的舞臺。
據南方周末報道,11年前,《中國好聲音》一度是中國最火的綜藝,它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制作打造的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然而現在聽說《中國好聲音2023》播出以后,不少人的反應可能是“這個節目居然還在播?”
11年前《中國好聲音》的評分高達7.9分,到去年也只剩下4.0分。
最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的討論度不算太高,但剛剛播出就拿下了收視率的冠軍。然而評論區卻是吐槽占大多數。
有不少網友表示,曾經華少也算是《中國好聲音》的活招牌,如今重返舞臺的他魅力也大不如前,在節目中成了一個毫無感情的廣告提詞器。
星空華文的前身是“燦星文化”,2012年音樂綜藝《中國好聲音》的爆火,讓背后制作方燦星文化在業內打響了名號,也為公司帶來了大額的訂單和不菲的收入。
上市半年,星空華文股價走勢頗為犀利。上市首日收盤價漲幅超過70%,之后股價一路狂飆。截至8月17日收盤,該股股價124港元/股,市值494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星空華文的主營業務有四大組成部分,分別為綜藝節目、音樂、電影及劇集IP運營,以及其他IP相關業務。不過,扛起公司收入大旗的主要為綜藝節目IP制作、運營及授權,按2022年的收入計,該業務在總收入的占比達到80%左右。
2022年,星空華文的營收為8.73億元,同比減少22.5%。這已經是公司收入連續下降的第四個年頭,和2019年的18.07億元相比,星空華文目前的營收規模已經縮減52%。
2019年-2021年,《中國好聲音》貢獻營收分別為4.91億元、3.25億元、2.52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36.6%、29.8%及28.6%。可以看到,隨著節目熱度的減退,其營收與日俱減。
《中國好聲音》的毛利率更是以驚人的速度下滑,2019年該節目的毛利率為46.6%,2021年僅剩2.2%。王牌IP的吸金能力正在加速變弱。
此外,星空華文目前仍然處于訴訟麻煩。其在兩起訴訟案件中擔任被告人,一起是和韓國MBC電視臺的版權糾紛,事涉三季《蒙面唱將猜猜猜》,索賠金額達到1.1億元。另一起是和歌手鄧紫棋的經濟糾紛,2022年7月,鄧紫棋所在經紀公司蜂鳥音樂對燦星文化提起訴訟,申索履約服務費及律師費共計1650萬元。
8月2日,星空華文公告,集團預期上半年取得收入介于1.42億元至1.52億元(而于2022年同期取得收入1.83億元)及于上半年取得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介于約1460萬元至約1830萬元(而于2022年同期取得經調整凈虧損約630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好聲音》官方微博、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周末、上市公司公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趙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