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03 13:34:32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魏文藝
8月3日,恒大系第二家復牌公司恒大物業(HK06666,股價1.23港元,市值132.97億港元)開盤就迎來大跌。
截至當日午盤,恒大物業跌46.52%,報1.23港元,市值126.5億港元。早間,其跌幅一度超過50%。
可供對比的是,恒大物業在停牌前的股價為每股2.3港元,總市值為249億港元。按8月3日午盤報價計算,恒大物業復牌市值蒸發約116億港元。
另一家剛復牌的物業公司奧園健康在復牌次日延續跌勢,創歷史新低。截至8月3日午盤,跌幅為16.98%,報每股0.88港元。
除了股價表現,與出險房企相關的物業公司在復牌后也面臨持續經營能力的挑戰。8月2日晚間,恒大物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履行復牌指引。
恒大物業發布獨立調查結果顯示,于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8月2日期間,公司的六家附屬公司通過八家銀行,為多家第三方(作為被擔保方)融資提供存款質押,相關的資金透過部分被擔保方及多家通道公司(扣除費用后)劃轉至恒大集團。該質押擔保期限屆滿,因觸發質權實現條件,相關的銀行劃扣╱劃轉了合計約134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存單存款。
恒大物業表示,自知悉該買押擔保后,立即開展內部監控檢討、人員培訓及調整等補救措施,并接受獨立調查委員會建議,積極落實各項救濟措施,持續向第三方及恒大集團開展追償工作。
關于恒大集團償還恒大物業134億元的具體方案以及對該款項可回收性的評估,以確定是否需計提撥備或注銷這一事項。
恒大物業管理層與上會栢誠確認,公司暫未與恒大集團達成償還方案,管理層評估了款項的可收回性,對134億元應收款項進行全額撥備。
恒大物業介紹,截至今年5月31日,公司總簽約建筑面積約8.17億平方米,簽約項目總數3,152個,有2,759個在管項目,其在管總建筑面積約5.06億平方米,為超過330萬業主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在今年6月恒大物業補發的2021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業績報告均被“非標”。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恒大物業營業收入約131.94億元,毛利潤約36.639億元,凈虧損約3.888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3.163億元。于2021年12月31日,恒大物業總合約面積約8.22億平方米,在管面積約4.73億平方米。
2022年,恒大物業扭虧為盈,營收下滑約10%至118.09億元,毛利潤約下滑至27.19億元,凈利潤14.78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14.23億元;總合約面積約8.19億平方米,在管面積約5億平方米。
恒大物業2021-2022年兩份年報的獨立核數師報告都顯示,凈流動負債和凈負債加上綜合財務報表所載的其他事項,表明存在可能影響恒大物業持續經營能力的重大不確定性。恒大物業正在實施各種措施來改善其流動性。在所有這些措施能成功實施的基礎上,恒大物業司董事認為公司將有足夠的營運資金來償還到期的財務債務,因此,綜合財務報表已按持續經營基準編制。
于2022年12月31日,恒大物業截至該日期的凈流動負債和凈負債分別約33.21億元和15.13億元。
流動資金與財務資源方面,恒大物業年內的銀行存款和現金(包括本集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受限制現金)總額約16.56億元,較2021年增加4.89億元。其中,受限制銀行存款約8800萬元,主要為恒大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受限制股本、根據當地政府部門要求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保證金及部分子公司訴訟保全資金。
目前,恒大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僅剩中國恒大尚未復牌。7月31日,中國恒大發布清盤呈請聆訊延期公告稱,鑒于公司境外重組的最新進展,呈請人同意推遲該呈請的聆訊。香港高等法院已批準同意傳票,該呈請的聆訊押后至2023年10月30日。
【每經房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Real-estate-Circle】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980907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