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3 21:27:02
◎天齊鋰業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天齊鋰業香港擬以認購新增注冊資本的方式與SM簽署《股份認購協議》,以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73億元)的自有資金參與SM的A輪股權融資。
◎此次投資也能看出天齊鋰業的布局思路,即仍然沿用參股思路與新能源車產業鏈下游綁定,而非“親自下場”投入重資產造電池或者造車。只不過,天齊鋰業此番參股擴大了投資版圖,從電池擴大到整車。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7月13日),A股鋰礦巨頭天齊鋰業(002466.SZ,股價70.81元,市值1162.15億元)披露公告,公司要參股奔馳的smart。
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齊鋰業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鋰業香港)以1.5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0.73億元)的自有資金參與smart Mobility Pte.Ltd.(以下簡稱SM)的A輪股權融資,認購其發行的1760.6萬股A類普通股。
這也意味著,自電池環節之后,天齊鋰業通過參股進入了整車企業。
從財務數據看,SM去年末資產總額104.4億元,凈資產33.7億元,去年營業收入18.6億元,凈利潤(14.6)億元。2023年上半年營收52億元,凈利潤(6.6)億元。但天齊鋰業A股公告并未明確注釋括號中數字為正值還是負值。
今日晚間,天齊鋰業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天齊鋰業香港擬以認購新增注冊資本的方式與SM簽署《股份認購協議》(以下簡稱《認購協議》),以1.50億美元(按照2023年7月13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受權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折合人民幣約10.73億元)的自有資金參與SM的A輪股權融資,認購其發行的1760.6萬股A類普通股。
天齊鋰業披露,SM為一家根據新加坡法律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為智馬達汽車有限公司(smartAutomobile Co.,Ltd.,以下簡稱智馬達)控股股東。
SM現有主要股東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控股集團)及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梅賽德斯-奔馳)。SM本輪融資的總計融資額度為2.50億美元至3.00億美元。獲得融資之后,梅賽德斯-奔馳持股比例仍達到43.397%,天齊鋰業香港則為2.83%。
從財務數據看,SM去年末資產總額104.4億元,凈資產33.7億元,去年營業收入18.6億元,凈利潤(14.6)億元。2023年上半年營收52億元,凈利潤(6.6)億元。但天齊鋰業A股公告并未明確注釋括號中數字為正值還是負值。
天齊鋰業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基于現有政策和汽車行業目標,全球電動汽車2030年銷售份額展望已增加至35%。在中國、歐盟和美國,到2030年電動汽車占總汽車銷量的平均份額預計將上升到60%左右。在上述背景下,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天齊鋰業香港投資新能源產業鏈下游車企,為公司展開業務拓展新的觸角和反饋。此次擬投資標的SM的現有主要股東為吉利控股集團及梅賽德斯-奔馳。通過吉利控股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的影響力,有利于SM觸及中國和歐洲兩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根據SM對外公布的數據,2023年6月,SM在中國市場交付量為3829臺,較上月環比增長近46%;2023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累計交付量為23540臺。海外市場方面,SM旗下精靈#1車型已在德國、法國開啟交付,并計劃在其它歐洲市場陸續上市并交付。
天齊鋰業此番公告也意味著此前的傳言被證實。今年5月,有媒體報道稱,天齊鋰業有意入股smart全球公司并持有少數股份。但天齊鋰業并未公開對外回應。
此次投資也能看出天齊鋰業的布局思路,即仍然沿用參股思路與新能源車產業鏈下游綁定,而非“親自下場”投入重資產造電池或者造車。只不過,天齊鋰業此番參股擴大了投資版圖,從電池擴大到整車。
在此之前,天齊鋰業更多參股與電池環節有關,比如作為中創新航(HK03931,股價19.1港元,市值338.5億港元)的港股基石投資者。
又比如在固態電池方面,公司目前主要通過投資參股進行介入,通過成都天齊持有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約3.26%的股權,通過天齊鋰業香港持有SES約7.97%的股權,以保持跟蹤行業前沿技術趨勢和商業化進程。
此外,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齊創鋰與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了合資公司——天齊衛藍固鋰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該合資公司將主要從事預鋰化負極材料與回收、金屬鋰負極及鋰基合金(復合)負極材料、預鋰化試劑(原材料)、預鋰化制造設備等相關業務。天齊衛藍固鋰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湖州進行合資公司辦公及預鋰化研發運營項目建設籌備,已開始負極預鋰化專有設備設計與相關材料研發工作。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