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今年很熱明年可能更熱!專訪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規律顯示強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次年影響更為顯著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2 11:04:50

          ◎張興贏表示,一周前世界氣象組織剛剛宣布,熱帶太平洋地區七年來首次出現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條件。按規律來看,這一現象形成的第二年往往會比第一年更熱。所以按原來的規律來看,明年可能會比今年更熱。

          ◎張興贏告訴記者,氣候變化相關報告顯示,近年來高溫熱浪的頻發多發是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高溫熱浪事件可能會成為一個新常態。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旭    

          一周之內,全球高溫紀錄連續多次被打破——世界氣象組織10日表示,初步數據顯示,從7月3日開始的一周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周,而7月7日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

          而在此之前,7月4日、6日,都曾分別改寫了地球平均溫度的歷史紀錄。此外,今年以來,我國高溫日數創歷史同期新高,全國多地出現高溫天氣,北方一些地方氣溫超40攝氏度。

          這是不是預示著今年還會出現更多高溫的日子?今年的氣溫會創下紀錄嗎?然而專家的觀點可能令人更為吃驚——明年的氣溫,有可能比今年還要更高。

          7月11日~12日,2023年全國低碳日主題宣傳活動在陜西西安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主題宣傳活動現場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在主題宣傳活動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接受《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采訪時表示,按原來的規律來看,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第二年氣溫會更高,也就是明年可能會比今年更熱。

          世界各地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氣候系統變化

          NBD:我們注意到,世界氣象組織的科學家10日表示,初步數據顯示,從7月3日開始的一周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周。您認為這種高溫天氣是今年的特例還是會持續呢?

          張興贏:可能明年會更熱。一周前世界氣象組織剛剛宣布,熱帶太平洋地區七年來首次出現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條件。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而且按規律來看,這一現象形成的第二年會比第一年更熱。

          此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是2016年,而當時也是受到2015年形成的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所以按原來的規律來看,明年可能會比今年更熱。

          NBD:全球出現這種高溫天氣,是單純與厄爾尼諾現象相關的還是與氣候變化也有關系呢?

          張興贏 圖片來源:受訪者

          張興贏:與兩者都有關系。從目前來看,氣候變化已經不是單純的氣候科學,實際上它耦合了很多因素,關聯著整個地球系統。地球不同圈層之間相互作用才構成了氣候系統,各圈層與大氣圈相互作用,影響著地球的氣候狀態。

          NBD:從到目前為止呈現出來的結果來看,全球多地都出現了這種持續的、較長的、比較罕見的高溫天氣,可否將這一現象理解為氣候變化正在敲響警鐘?

          張興贏: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從目前的科學階段來看,今年的氣候變化的確非常顯著。

          我們曾以為去年的高溫熱浪只是間歇性的,可能在去年出現過后會間隔幾年再來,但結果是今年高溫熱浪來得比往年更早。今年北京端午節前后就開始持續高溫。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高溫熱浪正席卷北半球,歐美等多個國家也出現極端的高溫。

          NBD:從氣象局的研究成果來看,就未來10年或15年的大趨勢而言,氣溫會不會越來越高,尤其是夏天天氣是否會越來越熱?

          張興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第六次綜合評估報告《氣候變化2023》顯示,2011至2020年,全球地表溫度比1850至1900年高出1.1℃,世界各個區域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氣候系統變化,比如海平面上升、頻發的極端天氣事件以及海冰迅速融化等。報告指出,20世紀中葉以來已經觀測到許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這其中,高溫熱浪的頻發多發是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高溫熱浪事件可能會成為一個新常態。

          公眾對預報中空報漏報的接受度會慢慢提高

          NBD:要想適應這種高溫天氣頻發的狀態,早期預警工作非常重要。目前,氣象部門的早期預警工作進展如何?

          張興贏:早期預警系統是一個綜合系統,能夠讓人們知道危險天氣即將到來,并為政府、社區和個人如何采取行動提供信息,以盡量減輕即將產生的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認為在這方面中國是做得比較好的,在氣象災害來臨前后盤活社會資源、凝聚應急聯動力量,實現了上下相互銜接、規范統一,面向政府、行業、個體等不同層次用戶,通過不同通道,結合不同災種,實現涵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四大類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統一發布。

          除此之外,為了應對氣候變化,2021年中國氣象局成立了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中心,與國家能源局共同來保障整個新能源的開發和能源的保供,還成立了國家級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建成了我國碳中和行動有效性評估系統,能夠準確區分全球、區域、城市等不同尺度的自然碳通量和人為碳通量。

          NBD:我國目前預警的準確率如何?

          張興贏:從科學層面來說,全球的天氣預報準確率水平在70%-80%左右,中國已經達到國際的最高水平了。但是民眾對天氣預報本身在科學技術上存在的空報漏報情況還沒有完全的理解,都希望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我們也希望未來人類科技的進步能夠進一步提高預報的準確率,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當前隨著整個社會的軟環境不斷改善,人們的科學素養在不斷提高,我相信人們對這種情況的接受度也會慢慢提高,大家會更加理解預警工作中存著的科學概率問題,防災減災的早期預警推進工作由此也會更加順暢。

          NBD:如果未來出現高溫天氣的常態化,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變化,我們是否迫切需要國家出臺一些頂層設計?

          張興贏:肯定是需要的。這些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主要的工作除了減排以外,還有加強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正如今年兩會期間我提交的《關于加強城市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建設的提案》,呼吁國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從立法層面給予保障。但是就目前而言,不僅中國,全球在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建設方面都是不夠的。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厄爾尼諾 氣候 高溫 氣候變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 | 真实的国产乱××××在线91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亚洲色另类图片综合小说 | 日韩激情乱码精品在线 | 日本精品专区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