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22 22:25:08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趙云
5月19日,網絡流傳中泰證券下發人事任免文件,免去其金融市場委員會4位負責人職務。該部門為自營條線下的證券投資部門。據接近中泰證券人士透露,(免職)此事屬實。
網傳截圖顯示,被免職的4位負責人有:金融市場委員會委員、證券投資部總經理潘冬、證券投資部聯席總經理陳驥寧、證券投資部聯席總經理王昊天和證券投資部聯席副總經理王勝青。而該部門主要負責自營條線。
中泰證券對媒體表示:“近期公司堅持業績導向和問題導向,對自營條線下證券投資部門部分人員進行了調整。”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上述說法姑且算是對網上“一次性將公司自營部門全部解散,所有人員盡數遣散”等傳言的回應。
公司去年業績表現欠佳
對于人事變動的原因,有網友猜測是業績不理想,甚至“虧損太大”。
中泰證券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25億元,同比下滑29.09%,實現歸母凈利潤5.9億元,同比下滑81.56%。其中,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07億元,同比下滑54%,實現歸母凈利潤-3.38億元,同比下滑152%。
從公司收入結構來看,公司將業務核算分為財富管理、證券及另類投資、投資銀行、期貨業務、資產管理、信用業務等六大條線。2022年,其中三大主要板塊——財富管理、證券及另類投資、投資銀行均出現了業績下滑。尤其是證券及另類投資是拖累業績整體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分析業務結構時,中泰證券管理層指出,2022年,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0.14億元,同比下降8.51%,主要是受證券市場低迷、交易活躍度降低影響,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等同比減少。
證券及另類投資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00億元,同比下降132.46%,主要是受證券市場主要指數下滑影響,公司證券投資的處置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減少。
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36億元,同比下降22.86%,主要是投行業務承銷規模同比下降。
此外,期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4.65億元,同比增長9.57%。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04億元,同比增長12.75%。信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2.15億元,同比增長4.05%。
今年一季度業績有好轉
而自營業務投資屬于上述證券及另類投資業務的一部分,包括權益類投資及交易、固定收益類投資及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根據東方證券分析師孫嘉賡的測算,截至2022年末,中泰證券金融投資類資產規模較年初下滑15.41%至693.58億元,其中基金、股票類資產規模同比下滑27.72%、18.02%至36.71億元、37.31億元。2022年公司實現自營收入-3.51億元,同比下滑112%。
2022年業績大幅下滑,也直接體現在公司股價上。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顯示,中泰證券2020年6月3日上市,除了2020年當年因新股發行價較低出現上漲外,2021年、2022年均出現大幅下跌,2021年下跌約45%,2022年又下跌35%。其中,2022年的市場表現排名A股上市券商倒數第六。
從一季報來看,隨著市場好轉,中泰證券2023年業績回暖。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7億元,同比增長92.7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3億元,同比增加424%。
中泰證券表示,業績回升主要因公司投資業務業績回升及合并萬家基金產生的股權重估收益增加。此外,以“自營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簡單估算,2023年一季度中泰證券約實現自營業務收入13.8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