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6 12:47:58
◎疫情帶來行業巨大虧損,前期存量應急貸款短期償債壓力大,行業雖有恢復趨勢,仍面臨較大短期負債償債壓力。此外,考慮到民航業有大量飛機來自境外采購和租賃,2022年7月實施的新印花稅法中,境外書立在境內使用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繳納印花稅,當前對于各航空公司均存在較高稅費壓力。
每經記者|舒冬妮 每經編輯|董興生
2023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民航局局長宋志勇透露,2022年,全民航業虧損總額達2160億元,全年旅客運輸量不足疫情前四成,為疫情三年來最低水平,也是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疫情三年,全行業累計虧損近4000億元。
疫情防控政策優化以來,民航業迎來復蘇。全國政協委員、吉祥航空董事長王均金通過對民航業近期恢復情況的相關調研發現,當前行業仍存在兩方面突出問題。
吉祥航空董事長王均金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舒冬妮 攝(資料圖)
一方面,財稅及融資政策方面的政策扶持,其力度與持續時間未能完全覆蓋航空公司當前困境。疫情帶來行業巨大虧損,前期存量應急貸款短期償債壓力大,行業雖有恢復趨勢,仍面臨較大短期負債償債壓力。此外,考慮到民航業有大量飛機來自境外采購和租賃,2022年7月實施的新印花稅法中,境外書立在境內使用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應繳納印花稅,當前對于各航空公司均存在較高稅費壓力。
另一方面,航司經營權、經營范圍的鼓勵與優惠措施不足。20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面對旅客持續增長的出入境需求,有關雙邊航線資源、航權談判等政策受國際關系等客觀條件影響,推進進度不盡如人意,國際航線恢復和新航線開拓進度偏慢。
今年兩會,關于推進民航業持續恢復,王均金帶來了相關提案,他提出四個建議。
第一,在財稅及融資政策方面提供面向航空公司的持續激勵與傾斜措施。降低交通運輸業中民用交通運輸流轉稅率,與生活服務業一致,從9%降至6%;在中短期內取消進口飛機、航材的關稅;參考高新企業標準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減免印花稅稅率;持續給予民航業專項應急貸款等金融扶持政策,考慮航空公司實際償債壓力,金融扶持政策需結合行業恢復情況漸進退出,在原專項貸款提款條件(期限、利率、用途)不變的情況下,額度逐步降低;協調銀保監支持長期融資產品。
第二,加快出臺各類支持航空公司航線恢復政策。加強雙邊航空運輸協定關于增加承運人數量、增加航班量的會談;進一步放寬簽證發放,擴大中國公民所持護照短期旅行免簽、落地簽的國家范圍;鼓勵更多國內航空公司新開國際航線,加強與各國民航主管部門的溝通,幫助國內航空公司恢復疫情前的優質國際航線,鼓勵國內航司提升國際航線的整體競爭力;加大對中小機場航線的政府扶持力度,給予航司執行中小機場航線一定的補貼和費用減免,鼓勵更多航空公司進入支線市場;對機票價格通過施行政府指導價進行有效調控,避免無序競爭。
第三,在航空公司人力資源、員工能力建設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加大激勵企業主動穩崗擴崗相關政策的推行力度;針對航空專業技能培訓出臺資產購置、人才培養等方面鼓勵政策;對航司推行下調社保基數及比例、階段性緩繳社保,予以失業保險等返還;對航空公司員工實施社保相關補貼與獎勵;對航空公司健康有序穩崗擴崗開展正面宣傳與激勵措施。
第四,持續推進“智慧民航”能力提升建設。在確保旅客個人隱私安全情況下推動旅客出行信息共享以及機場內各類增值服務信息化辦理渠道建設;積極推廣無紙化、生物識別、電子身份證等應用,為旅客提供便捷舒心的出行體驗;利用地空寬帶技術為旅客提供機艙內高速、經濟的空中互聯網服務;同時建議各航空公司協同實現航空公司間不正常航班的高效簽轉與機票互售,提升航空全出行鏈的服務半徑,實現航空出行、綜合交通、娛樂服務等多元化產品供給,構建便捷舒心旅客服務生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