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突發!日本發射失敗,研制總經費達13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7 15:35:41

          每經編輯|何小桃    

          CFF20LXzkOzht6z8agUUfkrYsiaBxGcP0foMRZeevF0X2H0PnKOkPjwI0UEI7uNvJuM4OGzmK5GgGf7V1ow9I5g.jpg

          據新華社報道,日本新一代主力運載火箭H3火箭17日首次發射,但倒計時結束后火箭未升空,發射宣告失敗。

          CFF20LXzkOwcBnV2MuZrsiak7D98kzxRcLnRWDptgc6VhiaNZib46fTOC2JRial0WmthRGmJ0Kq0PGC8WgTE6jjFOw.png

          CFF20LXzkOwcBnV2MuZrsiak7D98kzxRct3agEBKnschePsdfgiaMbKQKujW66MnCskJCgKR1JPluvuL2eF8TuBw.png

          視頻截圖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直播畫面顯示,當地時間17日10時37分(北京時間9時37分),H3火箭試驗1號主發動機點火成功,但固體火箭推進器點火失敗,火箭沒有離開發射臺。

          目前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此次發射原計劃將地球觀測衛星“大地3號”送入軌道。

          據共同社此前消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本月14日曾宣布,因風力條件可能達不到發射安全標準,主力火箭“H3”1號機的發射將從15日推遲到17日。

          據中國航天報,H3火箭是日本研制的一種以商業發射為目標,用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的航天運載工具。根據日本此前公布的航天計劃,該火箭將在2023年后完全取代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作為主力箭種使用的H2A火箭和H2B火箭。

          2013年5月,日本內閣航天運輸系統委員會向日本政府提出研制H3火箭的建議。2014年1月,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為H3火箭提供總額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的研制經費。

          據澎湃新聞報道,H3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和三菱重工業公司聯合研制的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主要用于替代H2系列火箭。

          火箭全長63米,直徑5.2米,有多種構型,起飛重量超400噸,最大運載能力約16.5噸。

          為了獲得更多的國際發射訂單,H3火箭采用多種技術和措施降低發射成本,據稱,該火箭發射成本比H2A降低近50%。

          H3火箭首飛失敗是日本航天近半年來遭遇的再一次失利。

          去年10月12日,日本小型火箭“埃普西隆”6號機在位于鹿兒島縣內之浦航天中心發射,但在上升過程中發生故障,下達自毀指令,發射失敗。“埃普西隆”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石川島播磨重工(IHI)牽頭研制的一種固體運載火箭,運載能力約1.5噸。6號機是首次接受民間衛星的訂單,日本航天產業本想借此機會揚名立萬,這次失敗也讓日本商用航天產業受到了不小的打擊。在此之前,“埃普西隆”火箭曾連續五次發射成功。

          雖然有這樣的挫折,但日本在航天業上也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于2014年離開地球,在圍繞太陽的橢圓軌道上運行了3年多后,于2018年6月到達小行星“龍宮”上空的靜止位置。次年,探測器兩次在這顆小行星上著陸,首次采集了地下樣本。2020年12月,它的回收艙將采集到的約5.4克樣本運回地球。

          2022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東京大學、九州大學等的團隊宣布,從探測器“隼鳥2號”帶回的小行星“龍宮”沙粒樣本中檢測出了氣體。其中包括稀有氣體氦和氖等,據悉將小行星的氣體直接帶回地球在全世界尚屬首次。研究人員還檢測出了氮和氬,但因與地球的氣體特征類似,很可能是返回后混進了地球空氣。據稱混入的量在事先預想的范圍內,不會對分析造成影響。

          團隊成員東京大學教授橘省吾(宇宙化學)等人介紹稱,稀有氣體很可能原本包含在沙粒樣本中,在樣本被運往地球過程從沙粒中分離出來。檢測出的氦和氖與地球的氣體特征有所不同,可能是被太陽風帶到小行星表面。

          編輯|何小桃 杜恒峰

          校對|盧祥勇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熟女 | 天天躁久久躁中文字字幕 |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高清视频 | 午夜国产人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