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7 13:29:23
每經編輯 畢陸名
今年1月,有網友在火鍋店發現劇毒藍環章魚,此事經過大V科普后,讓無數網友知道了這一海洋毒物。據白鹿視頻報道,海南三亞的黃女士稱,近日她在海鮮市場購買魷魚,回家煮熟后發現里面有一只藍環章魚。據她介紹,自己清洗過程中也沒注意,煮熟后撈出時發現不對,和家人確認就是藍環章魚后,把鍋里的東西都倒掉了,因為當時太害怕了,把章魚也丟掉了。
據極目新聞6日報道,黃女士告訴記者,“在清洗魷魚的時候沒有發現章魚,煮熟后才發現其混在魷魚中。”2月6日,視頻發布者黃女士告訴記者,4日11時許,她在海南三亞一家海鮮市場購買了一斤多魷魚,煮熟后發現其中混了一只章魚,與她之前在短視頻平臺看到的藍環章魚很像,于是就在網上檢索藍環章魚的照片,發現與她這只特征相似。因為擔心中毒,她最后將章魚和魷魚一起都扔掉了。
據黃女士提供的付款截圖,她購得魷魚的金額是30元。但她表示,市場攤位太多,現在也不記得具體是在哪個商家購買。她發視頻出來,并不是想追究商家的責任,也不是想要賠償,只是希望提醒大家在市場上買海鮮時要多留心,避免買到劇毒的藍環章魚,當地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已經和她聯系調查此事。
記者致電涉事海鮮市場公開電話,工作人員表示,他是招商人員,不了解此事。記者就此事致電三亞市市場監管局,但工作人員未透露任何信息。記者隨后從三亞市權威部門獲悉,該市市場監管局目前已經介入此事。
據媒體此前報道,1月16日晚,一廣東網友在火鍋店就餐,在尚未下鍋的菜品中疑似發現有藍環章魚,便發帖詢問知名科普博主“博物雜志”,得到對方的回復稱,“確實是豹紋蛸(藍環章魚),它們的毒素是河鲀毒素,毒性非常強而且受熱不分解。”
1月17日,一位深圳的網友發帖稱,家人幾日前曾在山姆福田店買了一盒冷凍小章魚,打開發現里面有一只藍環章魚。山姆福田店工作人員表示,店內的章魚均為國產人工養殖,出現藍環章魚的概率非常低,會聯系當事人核實情況。
針對有網友反映,其在深圳福田山姆會員店購買的章魚產品中混有一只“藍環章魚”一事,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稱,福田山姆會員店可出示章魚產品供應商和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檢驗報告等索證索票資料,資質齊全,未發現福田山姆會員店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對全市27家山姆和沃爾瑪門店的貨架和庫房進行排查,未發現有“藍環章魚”。
據了解,藍環章魚直徑只有7厘米左右,但內含大量致命的河豚毒素,對中樞神經和神經末梢有麻痹作用,0.5mg即可致人中毒死亡,毒性是眼鏡蛇的50倍、氰化鉀的850倍以上。
相關資料顯示,藍環章魚隸屬于章魚科,俗稱藍圈章魚、豹紋蛸、豹紋章魚,它廣泛分布在日本與澳大利亞之間的太平海域中,是一種很小的章魚品種,臂跨不超過15厘米。可以飼喂小魚、蟹、蝦及甲殼類動物,會用很強的毒素(河豚毒素)麻痹獵物。藍環章魚的毒性可通過顏色顯示出來,在不同環境中,它會變成與環境相似的保護色,一旦感受到威脅,表皮顏色會變得艷麗,藍色環閃爍的時候,也正是最危險的時候,它正處于警戒狀態。
在海洋中,藍環章魚屬于劇毒生物之一,被這種小章魚咬上一口能致人死亡。但大多數對人類的攻擊發生在藍環章魚從水中提起來或被踩到的時候。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尚未研發出針對性的解毒(血清),大家在購買海鮮時千萬要留意。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極目新聞、白鹿視頻
封面圖片來源: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