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汉喕怯洺绦蛲?,政策在保障非戶籍人口權益方面還有較大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31 23:23:24

          ◎宋健教授認為,在人口進入負增長的現實條件下,迫切需要扭轉以往在人口正增長特別是在人口快速增長時期形成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以方便育齡人群為出發點,以提振生育信心和生育水平為目標,梳理和改變與人口新形勢不適宜的規章制度和做法。

          ◎宋健教授還表示,優化生育政策和增強包容性的根本在于打造生育友好型的社會環境,破除影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思想觀念、政策法規、體制機制等制約因素

          每經記者|宋思艱    每經編輯|文多    

          Hvwgqldzjv1675175938122.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05157

          1月30日,四川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取消數量限制的消息在網上引發討論,四川省衛健委也就此作出了回應。

          在多省份嘗試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的背后,我國在優化生育政策方面還有哪些空間?人口負增長對經濟增長將帶來那些影響?

          為此,今日(1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教授。

          人口負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NBD:1月30日,四川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取消生育數量限制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您認為在優化生育政策和增強包容性方面,接下來還有什么空間?

          宋?。?/strong>四川等地對生育登記程序的簡化,是貫徹落實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的一個積極舉措,對應著完善“服務管理制度”的要求,使生育登記回歸其基本職能,即提供統計信息和服務生育需求,這是一種進步,值得借鑒和推廣。

          簡化生育登記程序在客觀上對非婚生育等非傳統生育行為更加包容。優化生育政策和增強包容性的根本在于打造生育友好型的社會環境,從婚嫁、生育、養育、教育各環節、多方面入手,破除影響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思想觀念、政策法規、體制機制等制約因素,提高人口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人口進入負增長的現實條件下,迫切需要扭轉以往在人口正增長特別是在人口快速增長時期形成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以方便育齡人群為出發點,以提振生育信心和生育水平為目標,梳理和改變與人口新形勢不適宜的規章制度和做法。目前在保障非戶籍人口(戶口不在目前所在地的人口)的教育、住房、就業權益等方面還有較大空間。

          NBD:您認為人口負增長對經濟增長的正面影響更大還是負面影響更大?原因是什么?

          宋?。?/strong>人口負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首先人口負增長需要分階段來看。短期內,人口負增長的速度較為緩慢,人口規模依然巨大、數量壓力逐步減輕,勞動力資源依然充沛,對經濟增長不會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但長期持續人口負增長,特別是根據預測,2050年后中國人口負增長速度在保持目前低生育率條件下將加快,人口總量進入下降的快行通道,勞動力規??s減、高齡化現象突出,這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會加劇。

          人口負增長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程度和方向與經濟增長方式本身也有關。當前中國經濟已從高速增長轉為高質量發展,生產方式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人工智能和機器生產極大提升了勞動生產率,這些都可以削弱甚至抵消人口負增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消除家庭內部分工不平等 需轉變觀念、優化制度

          NBD:您認為消除家庭內部分工不平等的最大障礙是什么?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解決?

          宋健:在夫妻共同參與社會勞動的時代背景下,如果家庭內部勞動——如家務、撫幼、養老等仍以女性為主,毫無疑問是不公平的。家庭內部分工不公平的原因既有觀念層面的,也有制度層面的。觀念層面是指對家庭主要成員對過去“男主外、女主內”分工模式的認同和延續,有意或無意忽略女性參與社會勞動的事實;制度層面是指女性的社會地位和上升空間不及男性,社會化服務不夠充分,不能滿足家庭需求,等。消除障礙需要改變觀念、優化制度。

          觀念轉變需要多方努力,如通過家庭和學校教育增強孩子的社會性別平等意識,培養一代新人;通過輿論、媒體等多渠道宣傳社會性別平等,鼓勵男性積極參與養老和育兒照料、共同承擔家務勞動等。制度層面需多措并舉,如提升家務勞動的社會價值,提供更豐富多樣的社會化服務,保障女性的合法權益等。

          NBD:您認為在建立普惠托育服務方面,有哪些突出問題需要解決?

          宋?。?/strong>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既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重要內容,但托育問題目前仍是制約生育水平的短板因素之一。

          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量不足、價偏高、質堪憂等。當前我國整體和各地普惠性托育點的數量不足,距2025年達到千人托位數4.5個的目標仍有很大缺口,不能滿足家庭的托育需求。在缺乏普惠托育機構的情況下,雙職工家長或者通過聘請保姆,或者通過送到私人托育機構的方式,解決孩子沒人帶的難題,但保姆或私托的費用都比較高,對一般工薪家庭而言負擔沉重。即便費用高昂,從業人員的素質也難以保障,很難令人放心。大多數家庭仍然只能請老人幫忙帶娃,又會面臨代際沖突或老人身體吃不消等其他問題。

          托育難的問題是過去多年延續和累積的結果,雖然欠賬多、解決不易,但仍需要在“十四五”期間盡快加以解決。

          NBD:您曾經表示,在借鑒其他國家的家庭政策時不能照搬,“要采取符合國情的措施,特別是從地方入手來探索自己的經驗”。請問在“從地方入手來探索自己的經驗”的過程中,您有哪些建議或提醒?

          宋健:中國式現代化沒有現成經驗可以照搬,我國人口規模巨大的國情導致發達國家的一些家庭政策無法在我國施行。

          區域差異大也是中國國情,我國既有人口規模過億的省份,也有人口不足千萬人的省份;既有人口不斷聚集的地區,也有人口不斷流出的省份,因此,在中央的總體方針指引下,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適合的經驗勢在必行,這些經驗有些可以在全國推廣,有些可以供條件相似的地區借鑒。比如,四川省對生育登記制度的改革,就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值得推廣。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地區間的攀比,特別是現金補貼類或生育假期類政策,并非錢發得越多、假期時間越長,效果就一定更好,因為措施和效果之間不一定是線性關系,一些措施可能只對某些人群有效。因此,地方在貫徹落實中央《決定》時,要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社會與人口條件按需施策、精準施策,滿足個體和家庭多樣化的需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三孩生育政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最新不卡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 在线欧美中文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