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再次拿下第一,這座萬億城市有多猛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8 08:46:19

          每經記者|淡忠奎    每經編輯|段煉 劉艷美    

          wzRMnLyrf348kiahyyNjEKrWWpg9ZlxqemTmiclBmyEVA0hibwQCMHibK4RibxnI4UbJUPwCl5KsJ5HicOjE5vUaDMAQ.jpg

          圖片來源:新華社

          截至目前,全國27座萬億城市最新經濟成績單均已出爐。

          其中,合肥前三季度GDP為10252.4億元,同比增長5.9%,在“萬億城市俱樂部”中排名第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更高達15.2%,創自身近44個月新高,在萬億城市中亦遙遙領先。

          CFF20LXzkOxbUUyJtXqYRrVa0D50VlPblHswiaxGdjDIYpvSUZh6WltD8WGfcN2wBdzVtwb8KPprouYLQT5nrPg.jpg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

          在全國城市版圖中,合肥的崛起有目共睹。過去十年,合肥GDP排名從全國第25位升至第19位,堪稱最受矚目的“黑馬”城市。2024年,合肥成為繼上海、杭州、蘇州之后,長三角第四座GDP超萬億、人口破千萬的“雙萬”城市,是長三角不可或缺的一極。

          這背后,工業正是最強支撐——隨著合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等產業在全國聲名鵲起,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市工業的占比已經躍升至55.8%。

          而眼下,合肥在量子信息、可控核聚變等未來產業領域已形成先發優勢。這一次,合肥能否“一黑到底”?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強勢增長

          在GDP萬億城市的“腰部地帶”,競爭向來激烈。

          2024年,合肥GDP達到13507.69億元,同比增長6.1%,身前是處于1.4萬億量級的鄭州、福州及領先合肥僅約20億元的濟南,身后則是同處1.3萬億量級的佛山、西安及泉州,城市間的差距并不明顯。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GDP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252.4億元,一舉反超福州,排名再次晉升一位。

          “過去二三十年來,合肥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從一個不太知名、排名靠后的省會城市,一路升級為全國頭部城市?!焙笔≌稍兾瘑T、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智庫聯盟秘書長秦尊文對城市進化論分析,合肥經濟能夠保持較快增長,主要是憑借創新驅動,充分利用中科大等科研院所優勢,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這正是合肥近年持續突圍的重要密碼。

          CFF20LXzkOxbUUyJtXqYRrVa0D50VlPbMb3M9VpoUicL48nWAIcibaHpMGOVEwkPoRlvcml8z2pmO585JB6TS3rg.png

          圖片來源:合肥市統計局

          回顧過去十年,GDP30強城市陣營排名變動十分劇烈,“工業強則城市強”則是城市起落的一條鮮明主線。上海、北京、深圳構成穩固的塔尖,天津從前十中“消失”,南京躋身前十,寧波也開始“叩響”前十的大門。

          以“單項冠軍”之城寧波為例,2024年,寧波反超天津,城市排名升至全國第11位。這一年,寧波GDP增速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5.4%、7.7%,天津則分別為5.1%、4.6%——寧波的工業動能更強,成為排位上升的重要推動力。

          合肥的崛起同樣與此類似。從以京東方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到以蔚來、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合肥成功抓住風口,也帶來城市能級的躍升。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46.6%、汽車制造業增長10.4%,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69.8%和10.9%,合計占比超八成。

          主要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其中鋰離子電池增長54.5%,半導體分立器件增長 52.2%,充電樁增長40.7%,筆記本電腦增長26.6%,工業機器人增長25.6%。

          過去十年來,合肥GDP排名快速攀升,成為GDP30強城市中進步最快的城市之一,強勁的工業增長正是最大變量。

          2024年,合肥工業對GDP貢獻率達到46.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8%,居萬億城市首位,創近三年新高。而進入2025年,合肥工業增速仍有增無減,勢頭強勁。

          用合肥統計局的話說,合肥“經濟發展的活力和韌性持續顯現”。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動能何在

          如果進一步拆解合肥產業結構,兩條明線逐漸清晰——

          一條是合肥的工業增加值增速軌跡,一條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成長軌跡:前者對GDP的貢獻接近五成,拉動規模增長;后者則在全市工業占比接近六成,驅動結構轉型。

          2015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合肥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高于GDP增速,支撐合肥經濟規模穩步向前。

          CFF20LXzkOxbUUyJtXqYRrVa0D50VlPbiaKq6wteHialRfAr5zlRTByj8BJXJE4uic7YJiciaeyia5I8vP1vRbov1eBg.jpg

          2015年至2024年,合肥GDP從5660.27億元躍升至13507.7億元,常住人口從779萬人上升至1000.02萬人,相當于十年間跨越8個千億級臺階,每年增長24.6萬人。

          進一步看工業結構,電子信息和汽車產業逐步成為拉動合肥經濟增長的絕對主力。這正是合肥最為外界所津津樂道的“賭城”故事。

          2008年,合肥攜手京東方開啟轉型之路,一舉破解當地家電產業“缺屏”的問題,并以相似的模式投資維信諾項目補齊產業鏈短板,開啟新型顯示產業的全鏈升級。

          同時,合肥又以長鑫、蔚來、比亞迪等項目為支撐,傾力打造“中國IC之都” “新能源汽車之都”,產業集群規模不斷發展壯大。

          “芯屏汽合”由此成為合肥產業地標,形成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及新型儲能、新型顯示、智能家電、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6個千億級產業鏈,202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55.8%,較2015年提升24.8個百分點,成為合肥增長動能轉換的生動注腳。

          從戰略性新興產業內部結構看,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等產業對合肥經濟增長貢獻度逐步增加。

          CFF20LXzkOxbUUyJtXqYRrVa0D50VlPbJKkT7ziavwQ8YNXKee4WoeSHzBoosqfybeWmTwVQ9XCg1F3fvQfL96g.jpg

          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合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產業產值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分別為35%、4.5%、6.4%、2.7%、27.8%、12.5%、9.9%、1.1%。

          對比2020年,新能源汽車占比大幅增加18.3%,新能源占比提升2%,其他產業占比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占比降低10.7%,但仍然是最大支柱。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等產業也在幾年間快速崛起,成為拉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的主力。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未來賽道

          “過去,合肥主要是承接產業轉移。當地提出等高對接滬蘇浙,就是要把科技創新搞起來,也確實把一些新興產業搞成了。”在秦尊文看來,合肥過去主要是跟在別人后面,但是現在在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等新興賽道已經領先了。

          不久前,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2025)》顯示,合肥力壓深圳,位居新型顯示產業十強城市榜首。

          中國新型顯示產業規模約占世界五成,而合肥又幾乎貢獻了全國近兩成的份額。作為國內最早布局顯示面板制造的城市之一,合肥集聚京東方、維信諾、康寧、彩虹液晶等190多家行業龍頭,形成了“從沙子到整機”全產業鏈布局,2024年新型顯示產業產值1235.35億元,同比增長21.5%。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合肥同樣首屈一指。今年9月發布的《中國城市新能源汽車智造活力指數》顯示,五年間,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呈現躍遷發展,產量增長超20倍。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汽車產量240.4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121.6萬輛,均保持全國第一。其中合肥汽車產量133.26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93.96萬輛。

          目前,合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城市第四位,成為長三角新興產業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一極。

          不過客觀而言,合肥要想在長三角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還需要更大的經濟體量,產業集群的輻射引領能力也要進一步增強。

          今年前三季度,長三角共有7個城市GDP在萬億元以上,上海獨占4萬億量級,蘇州逼近2萬億元,杭州、南京、寧波都處于1.3萬億元至1.7萬億元階段,無錫和合肥還未超過1.2萬億元。

          CFF20LXzkOxbUUyJtXqYRrVa0D50VlPbGq6t2KicVYQ7Qw7vQBrhhyXE52anKwduASpO3DsNmib2s3Ltic59nWf0g.jpg

          “跟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相比,合肥還有一定的差距。它的科技創新能力比較突出,會逐步縮小差距。”秦尊文還指出,合肥在量子信息、可控核聚變等未來產業領域優勢突出,一旦未來產業化應用,有可能像深圳一樣爆發。

          以量子科技為例,合肥已培育集聚近百家量子相關企業,約占全國總量三分之一,擁有省級以上研發平臺24個,量子信息領域專利超過2000件,初步形成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到工程化、產業化的完整生態。

          當然,不容忽視的是,“未來”意味著前瞻,也意味著風險,一座城市要構筑起夠寬、夠長的產業梯度,久久為功,才可能再次讓外界驚嘆——“為什么能抓住每一輪風口”。

          這考驗的是城市眼光,更考驗的是城市定力。

          記者|淡忠奎

          編輯|段煉?劉艷美?杜波

          校對|何小桃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nbd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 久久精品2021国产 |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 婷婷久久五月综合色国产 |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 又黄又爽又色无遮挡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