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9 22:13:31
每經記者|李宣璋 每經編輯|陳星
全國兩會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也在持續開展,網友們正在積極地對自己關心的話題提出看法建議。
自2015年起,每年在全國兩會前,中國政府網都會開展“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目前已經連續開展了8次,收到的網民建言數量不斷增長。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建言獻策助力發展,2022年12月8日,中國政府網聯合每日經濟新聞等媒體,以及各省區市、相關部委政府網站,再次啟動“我向總理說句話”建言征集活動,活動將持續至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
這條通道將直達國務院,你的看法和建議或有機會轉達《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
本次建言征集活動共分14個話題大類,包括: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主體和營商環境,教育和人才,科技與創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完善分配制度,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文化、旅游和體育,其他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連日來,廣大網友通過每日經濟新聞APP、每經網等渠道,踴躍參與建言,提出了大量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特別是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這一方面,不少網友更是提出了具體建議,獻計獻策。
推動北方經濟發展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長江、黃河橫貫東西,秦嶺、淮河分異南北,各地區基礎條件差別之大世界少有。
近年來,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中,廣大網友對推動北方以及東北經濟發展格外關注。
網友“春眠不覺曉”就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議。例如,這位網友認為,地區要發展,教育要先行。“要拓建、拓展優質高校優勢,最好能在二三線城市拓建,這樣可以讓各地的實力得到均衡發展。”還可以嘗試推廣青少年機器人培訓和競賽體系,這不僅提升了教育資源,舉辦競賽還能帶動相關產業行業。
在旅游資源方面,他認為,北方有很多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氣候條件,應該大力加以利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比如這些年冰雪運動推廣很快,這是集娛樂、旅游和運動為一體的活動項目,北方有條件的城市可以適當興建滑雪場,普及滑雪運動。還應升級城郊山野或大湖區假日旅游場地設施,吸引更多的游客,帶動經濟。
此外還要結合交通便利的因素,研究發展適合當地的會展經濟,帶動城市發展。
他說:“如果居住條件好了、教育資源更多、服務產業更豐富,不僅能造福當地群眾,讓大家享受區域協調發展的成果,還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設好、發展好地方,實現良性循環。”
說到北方經濟的發展,東北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網友“hhk”就說到,東北重工業底子厚、底子好,但現在發展不如人意,人口流出現象也比較嚴重,要想辦法扭轉這種局面,振興東北地區的經濟。
“春眠不覺曉”認為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提高服務意識、提升營商環境,讓大家愿意來、放心來;另一方面要多宣傳東北的優勢產業,讓大家多了解這片黑土地。
關注城鄉融合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次“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中,廣大網友對區域間的融合發展格外關注,出謀劃策。
網友“食品”提到,要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將大城市人口主動向中小城市疏散。
“老于”說,他是河北人,在北京工作,沒有北京戶口,有了孩子之后,上小學得把孩子送回河北上,這樣就造成了孩子的“留守”。希望政府能出臺相關的政策,解決戶籍制度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讓大人安心工作;或者能均衡發展教育資源,縮小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
在疏解首都功能方面,網友“李凡”提出,目前的政策方向很正確,但是要注意配套措施之間的協同共振。比如在北京副中心或環京一帶,是否可以統籌考慮住房、車輛的限購限售限行問題,政策設計更靈活一些,讓老百姓更從容地安居。
其實這些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早就有所考慮。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其中明確提到,要促進超大特大城市優化發展,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高且人口持續流入的超大特大城市要有序實施功能疏解。
去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到加快發展大城市周邊縣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圍內的縣城融入鄰近大城市建設發展,主動承接人口、產業、功能。
不僅縣城要融入大城市建設發展,縣市之間也要協同發展。
“阿文”就建議城市間抱團前行,他以山東為例說,魯南地區發展不太好,比如棗莊市。建議山東微山和棗莊“聯動”,這樣可以整合兩地的資源,激發棗莊發展潛力。棗莊市發展較慢,其中原因主要是城市面積小,難以施展拳腳,和微山聯動可以使棗莊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微山長期認同棗莊,二者聯合發展的民眾基礎好。
城鄉要融合,人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如何讓“人”能安心待下來?很多網友也關注到這些問題。
在“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征集活動中,網友“不知言”就提到,農業轉移人口城鎮化需要破除制度障礙,給農民工更多公平待遇。
“小獅子”說,城鄉融合,產業是重點,農民有工作有收入,才能真正安定下來。
“春眠不覺曉”建議,開辦職業農民大農場,政府補貼培訓職業農民升級種植技術、操作農機技術。政府低利率補貼農機貸款給符合資格的農民,金融扶持質量可靠的大農機設備租賃公司提供設備服務。城里、村里都富了,地方才能發展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