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0 16:30:12
每經編輯|黃勝
12月20日15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醫療服務有關情況。
圖片來源:中國網直播
據央視新聞,王荃表示,2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的孩子能選擇的退熱藥物只有對乙酰氨基酚,2個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熱藥,所以一直以來我們都建議包括新生兒在內的2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如果一旦出現發燒,一定要及時地送到醫院去,讓醫護人員去幫助孩子。
圖片來源:中國網直播
同時,王荃明確強調,凡是小嬰兒都不建議以捂汗的方式進行退熱,原因在于小嬰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是不健全的,皮膚散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退熱的途徑,如果我們給這些孩子穿得過多,或者是蓋得過多,那么就讓他沒有辦法經過皮膚去散熱,在捂汗的情況下他的體溫可能越來越高,甚至達到40度以上,這個我們在臨床上并不少見,而且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捂熱綜合征,可能會出現呼吸衰竭、脫水、神經系統損傷等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在這部分孩子發燒的時候,除了醫務人員幫助以外,應該盡量地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涼爽通風的環境,適當地減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適度為主。
據澎湃新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隨著奧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明顯下降,如果疫苗接種廣泛普及,新冠感染者死亡特點有很大的變化。武漢當時的疫情大部分病人死于新冠肺炎、呼吸衰竭,現在的奧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主要侵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炎比例比較低,也有一部分存在肺炎,導致呼吸衰竭的情況很少,從臨床實踐中也看到這一點。目前奧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基礎病、老年人,有其他的疾病,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衰竭的很少。
圖片來源:中國網直播
王貴強表示,為了科學、實事求是反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況,衛健委最近組織專家進行了論證,印發了相應的通知,明確對相關死亡病例進行判斷。主要是兩個方面,由于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導致的死亡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以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不把它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為了更好規范新冠疫情導致的死亡的統計,目前也在做相應的培訓,要采取會診和死亡討論的方式來最后判定這個病人到底死于新冠還是其他基礎病。我們不回避新冠的危害性,同時要科學看待新冠的危害。
據央視新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后,大部分表現為輕型或無癥狀,但仍然有少數感染者表現為肺炎,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和沒有接種疫苗的老年人,這些人群是重癥高風險人群。要對這些重癥高風險人群進行早期干預,第九版診療方案推薦了幾種抗病毒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奈瑪特韋和后來補充的阿茲夫定,這些抗病毒藥物早期使用都可能減少重癥發生,縮短病程,縮短病毒的排毒時間。我們強調,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如單克隆抗體,需要靜脈給藥,需要在住院期間使用,在門診和家里不適合使用。奈瑪特韋是小分子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降低重癥風險,適應證人群是輕型和普通型。使用時要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如老年人使用的辛伐他汀、胺碘酮等就不能使用奈瑪特韋。因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阿茲夫定本身也是小分子抗病毒藥,在新冠治療過程中可以縮短病程,降低病毒水平,改善癥狀,也批準上市在新冠治療中使用。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不宜使用,中重度肝腎功能損傷患者也要慎用,因此,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介紹,BQ.1和XBB是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國際上,一些歐美國家已經逐漸顯示出它們是優勢毒株,主要表現為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奧密克戎其他系列變異株沒有明顯區別,重癥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國家沒有顯著增加。對于一旦傳入我國是否會引起新一輪的流行的問題,許文波說,我國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我國,同時這50個亞分支引起關聯的本土病例或者暴發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個省份的49例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在3個省11個病例中檢出XBB亞分支。BQ.1和XBB在我國尚未形成優勢傳播,目前還是以BA.5.2、BF.7為主,但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個輸入的亞分支,可能會形成一個共循環。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網、央視新聞、澎湃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2101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