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6 20:38:28
近年來,在國內醫藥產業從跟隨式創新轉向原研創新的過程中,傳統的“License-in”(許可引進)等商業模式很難再勾起投資人的興趣,難度極高、風險極大的“First-in-Class”(同類首創)則成為追捧的目標。
對此,曙方醫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嚴知愚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無論是從資本還是行業的角度來看,當下所討論的First-in-Class,還夾雜著一種情緒,也就是所謂的技術壁壘。換句話說,是希望借由First-in-Class而獲得市場的獨占權,而不希望短期內有很多仿藥充斥市場、分享利潤,以此保證研發產品能夠得到足夠的回報。”
就這一點來看,嚴知愚認為,今年5月發布的新的藥品管理法就“走出了很好的一步”,其中明確鼓勵罕見病藥品的研制和創新,對于批準上市的罕見病新藥,給予不超過7年的市場獨占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