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20:10:36
Wind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429.98億元的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長5.35%,力壓經紀、資管、自營等,成為唯一逆勢增長的板塊。
11月17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2022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峰會暨金鼎獎的頒獎典禮上,華林證券一舉拿下了“2022年新銳投行團隊”及“2022年數字化轉型成果”兩項大獎。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華林證券投行業務團隊共有69人。這只不足百人團隊的投行隊伍,又是如何在激烈的廝殺中走出,并成為中小券商投行實現差異化發展的縮影呢?
毫無疑問,投行業務作為觸達機構客戶和高凈值客戶的端口,其戰略地位顯得更為重要。
注冊制的施行,使得企業上市標準更加多元化,更多有技術、有創新的企業獲得了直接融資的機會,帶來了投行業務數量上的提升,無論是上市家數還是融資金額,2019年以來一直維持在高位。
與此同時,注冊制實施后,對投行的要求也在提高。以前保薦機構主要關注項目能否獲得證監會的審批通過,而如今除了要獲批通過以外,券商還需要關注企業的可投資性及估值水平,對其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擁有較強定價能力、銷售能力的頭部券商也將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對于中小券商而言,是不是就難以和大型券商競爭?
“雖然大型券商在定價、銷售能力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但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大”但不一定“精”。對于中小券商而言,打造差異化路線,形成部分領域的局部優勢是與大型券商競爭的關鍵,這就需要中小券商提前布局,投入資源、人力聚焦在特定行業、特定區域、特定板塊或者特定業務上,從而形成錯位競爭,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華林證券投資銀行部執行副總經理柯潤霖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華林證券投行業務團隊共有69人,其中保薦代表人25人,準保薦代表人2人,注冊會計師及律師等專業資格人員40余人,在深圳、上海、北京三大區域均設立專門的業務團隊,業務范圍深入全國各地。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公司實現投行業務收入2.12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到61.57%。
華林證券投行設立以來已成功保薦上市30余家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民營企業項目,為超過200家客戶提供融資服務,累計為客戶融資超過2000億元。尤其是在其管理總部所在的深圳地區市場,業務份額超過2%,成為了小團隊撬動大份額的典型。
盡管相較于去年同期,2022年上半年IPO節奏放緩明顯,華林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仍然完成4個IPO項目過會的好成績,在行業排名前列。目前,康冠科技、銘科精技、中榮股份已發行上市;君逸數碼目前處于證監會注冊階段;兩個新三板項目星舟科技、蘇夏設計均已完成掛牌。
大投行時代,中小券商追求大而全的模式顯然不合適,那么探求專注于自身的特色化路徑就成為必由之路。
據了解,中小券商投行的差異化之路并不相同:北交所的推出,讓以往在新三板有著豐富儲備的券商,又有了新的開拓方向;專注某些特殊的行業、特定區域深耕細作;專注于做并購、財務顧問,而不是緊盯IPO市場等。
縱觀華林證券投行近些年的積淀,其投行的差異化發展路徑也逐漸清晰。
柯潤霖表示:“首先,公司在行業率先深耕‘投行+投資’賽道,偏向以投資角度去判斷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為考量的依據,更早介入企業的前期服務,減少企業在成長過程中的合規風險和成本。此外,對企業成長過程中的投融資、企業管理、銷售、采購等方面,我們都會根據情況給予支持和資源對接,真正做到‘全周期、全方位服務’。”
從過往保薦項目的分布區域看,華林證券深耕珠三角及長三角區域,在深圳、中山、上海、南京、杭州等多地均有項目布局。
事實上,在打造小而精的思想下,華林證券不僅僅停留在對單一精品項目的打造,而是更希望在一些特定行業,通過一個個項目的深入挖掘,實現對產業鏈全方位地探索。
“華林證券立足珠三角、長三角的優勢產業,深入了解相關行業的特點及痛點,在充分了解行業業務特點、技術特點、財務特點的基礎上,形成了在互聯網、高端制造、智能裝備等領域的獨特優勢,承做了如‘消費類軟件第一股’萬興科技等創新項目,以及一批像冰川網絡、麥格米特、易天股份、芯朋微等口碑俱佳的標桿項目。”柯潤霖進一步指出。
由于券商投行很多服務都是定制化的,流水線生產模式并不適用,打造一支專家型、學習型團隊也是華林證券努力的方向。
“除了要對財務、法律、投行知識很了解,我們還要求投行員工深入了解相關行業發展歷程及未來變化趨勢、前沿技術格局等。”柯潤霖指出。
除了堅持探索差異化的道路,華林證券的數字化轉型戰略,也為打造小而精的投行業務提供了創新動力和技術支持。
近年來,華林證券堅持數字化的道路,通過互聯網引流、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領域的應用,切實為客戶打造一站式的、量身定制的專業財富管理解決方案。2021年,公司全年信息技術支出約3.47億元,較2020年的0.8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93.98%,占營業收入比例提升至25.17%。
在投行業務的應用上,華林證券引入相應的管理系統,實現對大投行業務的全業務流程管理,涵蓋客戶管理、質量控制及內核管理等,支持大投行業務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運作,有效降低了公司投行業務的運營成本及項目風險,全面提升了投行項目管理效率及質量,通過持續的科技賦能服務于公司大投行業務的持續發展。
談起數字化轉型,柯潤霖也直言:“公司將繼續依托金融科技優勢,打造涵蓋‘投資投行+科技金融’的生態圈,為新興產業資源整合、降本增效提供綜合金融和數字化服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