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1 11:21:02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能僅僅局限在運作層面上,某些時候,對于戰略方向的把握,比僅僅在運作層面進行數字化轉型其作用要大得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思路是抓住一條“價值”主線,這條主線貫穿企業的戰略層、組織層和運作層。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劉雪梅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017年的27.2萬億增至2021年的45.5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6%,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32.9%提升至39.8%,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可以說,數字經濟已經深刻融入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成為引領各地區培育現代化經濟體系新動能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新興力量。
在此大背景下,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貿》雜志社、數字經濟創新聯合實驗室、每日經濟新聞等多家機構共同打造的“數字經濟新時代——漫談數字化轉型”系列專題活動首站“走進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黨校”順利舉行。
活動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人士以及外部人士、專家等圍繞數字經濟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等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系統的分享和近距離交流研討。圍繞數字化轉型中的核心瓶頸問題進行了思想碰撞和理念升華。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教授在活動致辭中表示,“數字經濟新時代——漫談數字化轉型”系列專題活動的定位是通過走進社會不同主體場景,展示我國數字化轉型發展成就,前瞻數字化轉型未來態勢,挖掘數字化轉型問題瓶頸,洞察數字化轉型行業趨勢,助力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教授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我們現在面臨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姚建明說。
他表示,數字化時代被譽為人類歷史上第五次革命性的變革時代,“這五次分別是農耕時代、工業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和數字化時代。”“數字經濟是數字技術(主要包括數據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技術等)支撐起來更好的創造價值的活動”,他認為,在將來,數字經濟發展無處不在,機遇與挑戰也同樣并存。
通過近些年的企業考察和數字化轉型實踐的推進,姚建明同時指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能僅僅局限在運作層面上。
“很多企業對于數字化轉型的認識,恰恰容易局限在運作層面上。”姚建明舉例稱,很多企業在做數字化轉型時往往熱衷于從做大數據營銷入手,“一般就是通過尋找一家外部的服務提供商,根據現成的方案走,但這僅僅是運作層面一個環節的數字化。”
“但要知道的是數據能夠支撐的不僅僅是企業運作層面的內容。”姚建明表示,“當今企業的戰略決策以及文化決策等,都需要數據來進行支撐。”他認為,某些時候,對于戰略方向的把握,比僅僅在運作層面進行數字化轉型其作用要大得多。也正因如此,他表示,之所以當前很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上做的不全面,一部分根源在于對數據的認識不全面。
同時,現在很多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時,都在扎堆做同樣的事情,并沒有很好的去挖掘新的需求,“很少有企業涉足并試圖去解決客戶真正的難點、痛點問題,大部分企業試圖去做的都是同質化的工作,這樣一來,企業必然會陷入一個激烈競爭的狀態。”
在本次活動上,對于某些數字技術應用領域的瓶頸問題,部分業內人士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和解決之道。
比如,在本次活動的研討和交流過程中,有企業對“技術應用和未來發展如何更有效結合”提出疑問,中關村科學城城市大腦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梅一多表示,他在親身經歷中感覺到,在過去,智慧城市的規劃與技術的結合,雖說不可謂不緊密,但在開放性和靈活性上,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所以,現在我們在進行城市大腦規劃的時候,除了保留一定的穩定因素,明確要干的幾件事情之外,也會留一些可成長和可發展的空間,像一個生態園一樣,他自己會慢慢長大,這其實就是我們在做城市大腦時的一個方法論。”梅一多說。
與此同時,梅一多認為,在技術應用和未來發展結合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是通過共同碰撞、反復迭代,最后出現一些創新性應用場景的過程。
青云科技行業高級總監秦世冬也提到,為了讓業務更快地落地,在新型的數字化大趨勢下,甲乙方的關系也不再是雇傭管理的關系,更多的需要大家一起去探討、攻克一些技術上的難題,進而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姚建明在活動分享中指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思路是要抓住一條主線,而這條主線將貫穿企業的戰略層、組織層和運作層。
究竟這條主線應該是什么?“它只能是價值。”姚建明一針見血地表示。
在他看來,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數字技術支撐起來,讓企業更好的創造價值的過程。當然,這個“價值”的確定,有兩個難點:
第一,要把價值鑒定出來。確定企業全域的價值肯定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一方面要圍繞當前的業務、當前的做法去判定;二是要圍繞企業的長遠發展,未來的走向去探討價值。與此同時,企業一方面考慮經濟效益價值,另一方面還要考慮社會效益價值,“所以說全了,價值包含的內容很多,應該全部納入到企業對價值的判斷之中。”
第二,要想辦法把價值數據化。把價值數據化以后,作為貫穿到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之中的一條主線,去實現企業戰略層、組織層和和運作層活動的關聯,這樣企業對數字化轉型就不會迷茫。
關于數字化轉型中“價值”主線的問題,在已經出版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清華大學出版社)一書中,姚建明進行了較為詳細地闡述。
網信辦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偭窟B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
此外,數字產業規??焖賶汛?,2017年到2021年,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營收由10.6萬億增長至14.1萬億元;規模以上軟件業營收由5.5萬億增長至9.5萬億元。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工業互聯網應用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電子商務交易額從2017年的29萬億增長至2021年的42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高速發展。網信辦數據顯示,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建成142.5萬個5G基站,總量占全球60%以上,5G用戶數達到3.55億戶,千兆用戶規模達3456萬戶,行政村、脫貧村通寬帶率達100%。截至2021年底,IPv6地址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一,IPv6活躍用戶數達6.08億。算力規模全球排名第二,近5年算力年均增速超過30%。
圖片來源:中央網信辦
對此,姚建明教授表示,近年來,我國在網絡技術以及網絡基礎設施發展領域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在數據技術和計算技術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在數據技術和計算技術方面,我們必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這就是未來新的機會點。”
在本次活動的演講中,姚建明教授多次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一定要勇于創新,去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去挖掘新的機會。”
事實上,數字技術創新的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我國數字技術創新能力快速提升。
網信辦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信息領域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超過3萬件,比2017年提升60%,全球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我國互聯網企業更加注重創新,2017年到2021年,上市互聯網企業研發投入增長227%。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7091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