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04 22:28:06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彭水萍
7月開始,市場進入中期調整階段,8月初的企穩更多是中報預期帶來的短暫修復,而近兩周,A股出現了連續的全面回調,上周滬深兩大股指和創業板指數更是出現了4連陰的走勢,在此調整背景下,每經品牌100指數則展現出抗壓的韌性,繼上上周逆勢上漲2.8%后,上周僅僅微跌0.85%,跑贏A股三大股指。
楊靖制圖
拼多多再度領漲指數
受到疫情、高溫和地產疲弱等因素拖累,經濟數據相對疲弱,流動性相對寬裕,體現為“高流動性,低社融,盈利見底”的流動性驅動的環境。最受益的是空間大、邏輯強、成長性較強的各種小盤成長。7月底政治局會議安排穩增長新一輪政策后,8月下旬開始,各種政策在進一步發力。政府繼續安排新一輪財政資金和信貸支持,隨著基建施工增速回升、地產銷量邊際改善、保交樓政策的落地,近期銀行間流動性開始邊際收斂,反映融資需求邊際改善。
海外方面,美聯儲主席鷹派發言,市場預期9月加息75bp概率大幅提升,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攀升至3%以上,美元指數進一步走強,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寬信用的政策導向和外部壓力,使得銀行間和無風險利率上行的動力提升。A股所面臨的宏觀環境從“流動性驅動”逐漸轉向“社融驅動”,對應的風格也從小盤成長逐漸過渡到大盤價值。
正是在這樣的過渡階段,上周賽道股出現了明顯的調整,而大盤股則相對抗跌,股指表現方面,創業板指和中證500分別下跌4.06%和2.36%,而滬指則下跌1.54%,每經品牌100指數則在基建板塊和拼多多的超預期表現下,微跌0.85%,跑贏A股主要股指。
個股方面,拼多多(PDD,股價72.19美元,市值912.48億美元)連續兩周漲幅超過25%,華潤醫藥、建發股份以及中國財險周漲幅也均超過10%,核心資產如格力電器、萬科A、海爾智家周漲幅則超過5%。
從估值水平來看,目前每經品牌100指數平均估值仍在10倍,不過諸多核心資產以及行業龍頭的市盈率仍低于10倍,比如格力電器、萬科A、中國鐵建、中國交建等。有機構指出,基建央國企估值近十年新低,四季度旺季政策預期加強,將催化上漲行情回歸。
基建下半年業績或超預期
8月2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接續政策措施。會議要求在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項目的基礎上,再增加3000億元以上額度;同時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10月底前發行完畢。本輪國務院常務會議繼6月穩定經濟大盤會議后再次提供增量政策,目標并不是年內,而是明年,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開始了跨周期調節的第一步,未來更多接力政策將紛至沓來。
另外需要關注的是,2022年8月,5年期及以上LPR下調至4.3%,較上月下行15個基點。一般而言,5年期以上LPR是房貸利率之定價基準。此次下調為年內5年期以上LPR第三次下調,后續仍具備下降空間,此次LPR下行后,購房成本的下降將有利于房地產市場需求穩定,后續仍需持續關注房地產銷售數據。
國泰君安分析指出,經濟低于預期仍需政策加力,四季度旺季基建訂單和投資將超預期上行。據了解,上半年中國中鐵新簽合同增17%、在手訂單增23%,中國鐵建新簽增26%、在手訂單增22%。而上半年新簽合同中國電建增51%、中國交建增17%、中國建筑增11%、中國能建增10%。
此外,上周各地陸續發布支持政策或行動方案,進一步推動各區域、各行業公募REITs項目加速落地。目前各市場主體參與REITs申報發行的意愿顯著增強,且隨著各參與方對非標類項目的處理經驗日漸增加,后續REITs申報發行流程或將進一步縮短,REITs掛牌上市節奏將持續加速。
光大證券表示,資金增量舉措或有望對四季度財政支出提供支撐,疊加“穩增長”政策逐步形成實物工作量,從而維持下半年基建高速增長。在基建需求拉升的預期下,或出現階段性博弈機會,允許地方“一城一策”之舉措則有利于房地產市場需求修復,若后續地產銷售數據實際改善,消費建材或迎來估值修復機會。
基建龍頭跑贏三大指數
從每經品牌100指數構成來看,國內各大基建龍頭均在成分股中,而上周,這些基建巨頭的表現也是跑贏A股三大指數,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周漲幅均超2%,而建發股份則周漲幅高達11.26%,表現搶眼。
資料顯示,建發股份(SH600153,股價12.65元,市值380.3億元)作為廈門國企龍頭,主營供應鏈運營及房地產兩大業務,供應鏈營收增速可觀,地產銷售跨越式高增,預計公司業績將進入集中釋放期。此外,公司近年來在核心城市逆周期積極擴張,也將賦予公司后續更強的銷售和業績彈性。
對于另一大基建龍頭公司中國交建(SH601800,股價8.08元,市值1306億元),銀河證券則這樣認為,4月2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對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出戰略部署,隨后專項債政策加持,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精準發力。開發性、政策性銀行發力扶持地方財政,鼓勵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公司作為我國交通基建龍頭有望受益。下半年,公司將密切關注寧波舟山港航設施工程、深圳鹽田港區東作業區集裝箱碼頭樞紐港建設,長江干線、京杭運河智慧航道升級,南水北調、引黃濟寧水利工程,西茶鐵路、廣州城際鐵路等重大項目落地。加快推動核心城市綠色建造、城市更新,把“大交通”“大城市”主責主業做深做精做新。
長 江 證 券 則 看 好 中 國 中 鐵(SH601390,股價5.78元,市值1430億元),其在研報里指出,增量基建政策的逐步落實或進一步強化公司盈利,促進估值回升。基建資金來源有較好支撐,或將為三季度乃至下半年基建高增速提供可能。截至2022年7月,全國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46萬億元。資金增量舉措大背景下,基建央企或將率先受益。
封面圖片來源:楊靖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