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4 22:23:12
8月12日,國產CPU領軍 企 業 海 光 信 息(SH688041)正式在科創板上市。以發行價計算,海光信息的總市值已經超過800億元。作為一家剛于2021年實現盈利的公司,市場對其發展空間的認可可見一斑。
近年來,芯片行業的國產化進程提速,海光信息是少數幾家同時具備CPU和DCU研發能力的企業之一。據招股說明書,海光信息旗下CPU產品的實測性能可與全球龍頭企業同期發布的主流處理器總體相當,浪潮、聯想、工商銀行、中國石油等多家知名企業均為海光信息下游客戶。
產品實力才是硬道理,海光信息也深知這一點。截至報告期末,海光信息仍有多項在研新品正在有序推進中。通過本次公開發行,海光信息還將募集資金投入到多個芯片研發項目中,進一步加快技術升級步伐,擴大在國內高端處理器領域的先發優勢。
近三年業績突飛猛進,贏得眾多知名客戶青睞
海光信息主營業務為研發、設計和銷售高端處理器,旗下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近年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蓬勃發展,海光信息是浪潮中的佼佼者之一。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2021年,海光信息營業收入從3.79億元增長至23.1億元,增長幅度超6倍;2021年,海光信息自設立以來首次實現盈利,當年歸母凈利潤約3.27億元。業績增速十分亮眼。
據海光信息介紹,自2018年以來,公司產品歷經市場檢驗。目前,其CPU產品不僅開拓了浪潮、聯想、新華三、同方等國內知名服務器廠商,還成功應用到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領域客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能源化工領域客戶,在電信運營商的數據中心類業務中也得到了廣泛使用。此外,2021年,其DCU系列產品也正式實現商業化應用,未來將廣泛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應用領域。
當下,集成電路產業機遇重重,海光信息未來或將大有可為。一方面,隨著物聯網、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成熟,下游市場的產業升級進程加快,帶動了集成電路行業的規模增長。另一方面,國家政策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相關產業發展,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據招股說明書,2013~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市場規模從2509億元增長至8848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接近20%。其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增速尤為突出,2020年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銷售收入占到總市場規模的42.7%。
海光信息表示,我國當前高端芯片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放眼未來,公司將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保持和鞏固公司現有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
產品性能比肩國際主流,兼具本土化競爭優勢
技術力是公司贏得市場的關鍵。
由于高端處理器設計復雜,其核心技術此前僅掌握在幾家國際領先企業手中。而海光信息是少數幾家同時具備高端通用處理器和協處理器研發能力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
據招股說明書,2016年和2017年,海光信息旗下兩家子公司先后與業內龍頭之一的AMD簽署了《技術許可協議》,獲得AMD高端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許可。基于AMD技術授權,公司近年來持續進行自主研發和產品迭代,研發實力已位居國內第一梯隊。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光信息擁有已授權專利179項(其中發明專利136項)、154項軟件著作權和81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知識產權,在處理器設計的各個核心環節都取得了顯著進展。
據海光信息介紹,公司研發出的第一代、第二代CPU和第一代DCU產品的性能均達到了國際上同類型主流高端處理器的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以海光7000系列CPU產品為例,該系列產品是公司的拳頭產品,主要應用于高端服務器。與國際領先芯片設計企業Intel的可比產品相比,海光7285CPU的實測性能與Intel同期發布的主流處理器產品總體相當。
此外,相比國際芯片領先企業,海光信息根植于中國本土市場,更了解中國客戶的需求,能夠提供更為安全可控的產品和更為全面、細致的解決方案及售后服務,具有本土化競爭優勢。
作為企業研發能力提升的基石,海光信息的研發團隊也實力不俗。多數核心研發人員具有二十年以上高端處理器研發經驗。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研發技術人員共1031人,占比90.20%,其中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749人,占員工總人數的65.53%。而業內可比上市公司的研發技術人員占比普遍在60%-70%之間。由此可見海光信息對技術研發上的重視。
海光信息表示,從團隊構成來看,公司研發隊伍年齡結構合理、技能全面,可有力支撐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
擬募集資金超90億元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本次公開發行,海光信息擬募集資金超90億元投入4大項目,分別為“新一代海光通用處理器研發項目”“新一代海光協處理器研發項目”“先進處理器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科技與發展儲備資金項目”。而這4個項目有一個共同的指向——實現國產處理器技術進步,穩固公司技術優勢。
目前,我國服務器、網絡設備、安全設備等設備的核心芯片對國外的依賴度較高,政府、海關、金融、教育、鐵路等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芯片自主研發比例不高,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隱患猶存。在此背景下,市場對國產高端處理器的呼聲愈加強烈。
海光信息表示,通過實施上述項目,新一代海光通用處理器和海光協處理器的性能、能效比和功能將進一步縮小與國際頂尖水平的差距,并將大規模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領域,以及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通等重點行業,促進我國高端處理器的應用推廣。
“先進處理器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則是面向再下一代海光CPU和DCU的前瞻技術研究。海光信息表示,通過該項目,將加大外部高水平技術專家的引進力度和內部員工的培養強度,將目前100人左右的前瞻技術研發團隊逐步擴充到350人左右。
此外,海光信息還將擬募集資金中的20億元作為科技與發展儲備資金。作為一家先進技術研發企業,公司一向重視通過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來保證競爭優勢。近三年來,海光信息研發支出逐年增加,在2021年已達到15.8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8.9%。海光信息表示,充足的流動資金有利于公司保持和鞏固行業的領先地位,同時也有助于公司保留和吸引優秀人才。文/李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