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養老理財產品陸續“上新” 記者走訪銀行: 問的人多,買的人也多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9 15:33:21

          ◎8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兩款養老理財產品上市。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交銀理財的穩享添福5年封閉式1號養老理財產品和中銀理財的“福”固收增強(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實習編輯|馬子卿    

          “固收增強、長期穩健”、“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近期,朋友圈里關于養老理財產品的預熱海報和宣傳到處可見,而“養老理財產品”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8月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兩款養老理財產品上市。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交銀理財的穩享添福5年封閉式1號養老理財產品和中銀理財的“福”固收增強(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

          記者梳理中國理財網數據發現,目前已經有36款養老理財產品上市,這些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多數設置為5.8%~8.0%,存續期一般在5年左右,風格偏穩健,也因此受到了投資者的歡迎。

          理財經理:只剩10%左右的銷售名額

          “因為現在是想今年市場不好,所以很多產品的收益都不穩定,從客戶的角度來看這類養老理財產品的浮動較小,所以客戶問的多、買的也多。”中國銀行北京市石景山區某營業網點的理財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據該理財經理介紹,本次發行的中銀理財“福”固收增強(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2年01期是中銀理財此次推出的首只養老理財產品。

          在中國銀行的另一個網點,記者也看到了關于中銀理財“福”固收增強(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2年01期的宣傳單。“現在來咨詢和買這個產品的人很多,昨天一天基本都是來買這個產品的。”該網點理財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因為該產品比較穩健,加上還有一定的分紅,十分受老年人及其他投資者的歡迎。記者登錄中國銀行手機銀行理財產品界面查詢發現,截至記者發稿時,該產品剩余認購額度為33.28億元,即首日認購金額超過26億元。

          記者注意到,與中銀理財同步發售的還有交銀理財穩享添福5年封閉式1號養老理財產品。“現在該款產品剩下的額度僅為10%左右。”交通銀行某網點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雖然是昨天發行,但現在額度不多了。

          在交通銀行該網點,記者也看到了一些大爺和大媽在咨詢這款產品的相關問題。一位大媽對記者表示,之所以前來咨詢和購買產品,是因為聽到了子女的介紹,這款產品收益和安全性相對穩定,才來銀行問一問的。

          值得一提的是,受投資者熱捧的養老理財產品不只是這兩款。8月3日,中郵理財第一期養老理財產品通過郵儲銀行渠道在10個試點地區發售,僅一天多就完成了募集。

          對于養老理財產品受市場歡迎的原因,理財經理也將理由歸為相對的可控性和穩定性。記者注意到,截至8月8日,已有貝萊德建信理財、招銀理財、建信理財、工銀理財、光大理財、中郵理財等8家銀行理財公司發行了36只養老理財產品,其中27只為固定收益類產品,9只為混合類產品,大多數養老理財產品具備普惠性、穩健性、長期性等特點。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曾在“2022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透露,截至7月,已有23.1萬投資者累計認購養老理財超過600億元。

          “一方面是市場養老理財需求比較旺盛;另一方面,該養老理財產品創新受市場歡迎;另外,該產品的收益率有吸引力。”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養老理財產品收益相對穩健,期限長,產品設計、風險管理、投資策略、信息披露要求更為嚴格,真正體現“養老”屬性。

          專家:養老理財產品體系將逐步豐富

          值得一提是,雖然已有多家理財子公司發布了養老理財產品,這類產品也受到了消費者的關注,但是目前卻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能夠買的。

          “這個只能是(文件)指定的十個城市簽發的身份證持有者才能購買。”上述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只要戶口和身份證簽發機構是這十個城市之中任意城市就能購買,若不是的話,恐怕不能購買。

          理財經理口中所說的十個城市分別是:北京、沈陽、長春、上海、武漢、廣州、重慶、成都、青島、深圳。而其所指的《文件》就是2月份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通知》,在這個通知中,養老理財產品的試點范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為“十地十機構”。“十地”就是上述理財經理提到的十個城市,而“十機構”分別是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光大理財、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和信銀理財。

          此外,由于封閉期都在5年左右,購買養老理財產品的消費者也需要做好資金安排。“不到日期,提前贖回的話,要承擔一些手續費。”中國銀行工作人員以中銀理財的養老理財產品為例表示,除重大疾病可以提前支取外,養老理財產品想要提前贖回都要承擔一定的經濟損失。

          不過無法購買養老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也無需擔心,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2022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下一步將在充分總結評估基礎上,研究適時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這意味著,將有更多投資者可以購買到養老理財產品。

          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銀保監會和央行還啟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由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五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單家銀行試點規模不超過100億元,試點期限為一年。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

          資料來源:中國銀保監會官網

          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將于11月份左右開始實施。“特定養老儲蓄產品試點就是鼓勵養老理財產品創新,豐富產品體系,增加養老理財產品供給,滿足老年群體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養老理財需求,從而進一步夯實我國養老安全網。”周茂華對記者表示,近年來,國內金融監管部門也在加快補齊監管、制度短板,規范養老理財市場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養老理財產品,以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113984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養老理財 養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五月天AV电影在线播放 |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粽合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性爱之国产精品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 亚洲一区欧美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