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熱點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熱點 > 正文

          二股東騰訊減持華誼兄弟 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6 16:51:27

          ◎8月5日晚間,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第二大股東騰訊計算機自2022年8月2日至8月4日累計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持股比例變動超1%,持股比例由7.942441%下降至4.999997%。

          ◎股東頻繁減持,已是華誼兄弟近年來遭遇的常規動作。而兩位創始人的減持,甚至在今年6月收到了浙江證監局的警示函。

          每經記者|畢媛媛    每經編輯|陳俊杰    

          8月5日晚間,華誼兄弟(SZ300027,股價2.65元,市值73.5億元)發布公告,第二大股東騰訊計算機自2022年8月2日至8月4日累計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持股比例變動超1%,持股比例由7.942441%下降至4.999997%。減持完成后,騰訊還持有華誼兄弟1.38725億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華誼已連續四年虧損。而就整個影視行業而言,項目進展遲緩、影院時常無法營業,公司盈利難……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更為直觀的是,據Choice金融終端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2022年7月6日影視上市公司離職高管多達156位。

          華誼兄弟已連續四年虧損

          8月5日晚間,華誼兄弟發布公告,第二大股東騰訊計算機自2022年8月2日至8月4日累計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和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持股比例變動超1%,持股比例由7.942441%下降至4.999997%。

          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因股票期權行權、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記導致騰訊計算機持股比例被動稀釋。因上市公司回購注銷業績補償股份導致騰訊計算機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減少。因限制性股票回購注銷導致騰訊計算機持股比例被動增加。騰訊計算機根據自身需要,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系統減持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導致騰訊計算機擁有權益的股份比例減少。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公告稱,本次變動之后騰訊計算機不再是華誼兄弟持股5%以上股東。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股東頻繁減持,已是華誼兄弟近年來遭遇的常規動作。而兩位創始人的減持,甚至在今年6月收到了浙江證監局的警示函。

          6月2日,華誼兄弟發布《關于公司實際控制人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的公告》:在2009年10月30日至2021年12月20日期間,王忠軍、王忠磊持有的公司權益比例由34.41%下降至23.74%,累計變動比例10.67%,其中因2015年8月14日公司實施非公開發行股票導致累計權益比例減少7.54%。另外,2015年11月24日至2021年12月20日,因王忠軍、王忠磊主動增減持、公司回購注銷股份、股票期權行權等導致累計權益比例減少 3.13%。在權益變動比例達到 5%時,兩位股東未按規定停止買賣公司股份并及時履行報告、公告義務。

          2020年,華誼兄弟兩度募資補充流動資金;2021年華誼兄弟先后出售包括華誼騰訊娛樂、天津實景娛樂、英雄互娛在內的多家公司股權。

          而華誼兄弟的資金問題并未解決。今年4月28日,華誼兄弟發布2021年全年財報,根據財報,華誼兄弟2021年總營收約13.99億元,同比減少6.73%。歸母凈利潤虧損約2.46億元,同比虧損收窄76.5%,扣非后的凈虧損達10.73億元,同比擴大5.37%。

          這已是華誼兄弟連續第四年的虧損。2018年至2020年,華誼兄弟分別虧損了11.69億、39.78億和10.48億元。

          而因無力償還中國民生信托公司款項,華誼兄弟(天津)投資有限公司、王忠軍、王忠磊在今年4月還被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約1.85億元。直到近日,該執行案件才終止。

          資本市場正在重開大門?

          項目進展遲緩、影院時常無法營業,公司盈利難……疫情對影視行業的影響仍在持續。

          華誼兄弟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各家影視公司或多或少都面臨著困境。截至7月15日,據Choice數據,14家影視上市公司發布了年中業績預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有10家預計虧損,只有4家預計盈利。

          與之對應的,高管更新也正成為影視行業的一個普遍現象。

          今年7月,在萬達電影(SZ002739,股價11.47元,市值255.86億元)工作16年的公司董事長、總裁曾茂軍因個人原因辭職。8月4日午間,萬達電影又公告,公司副總裁徐建峰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7月15日,中國電影(SH600977,股價10.84元,股價202.38億元)發布公告稱,焦宏奮因到齡退休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公司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選舉傅若清為公司董事長;7月18日,文投控股(SH600715,股價2.21元,市值40.99億元)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周茂非提交辭職報告。周茂非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

          而去年上海電影節期間,光線傳媒(SZ300251,股價8.4元,市值246.42億元)董事長王長田曾表示:“2018年下半年開始,整個資本對于影視行業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導致整個行業投資急劇減少。比如股權投資方面,幾乎很少有公司在創立初期,或者是運營期間,能得到股權投資。對于項目本身的投資,資金也急劇減少,導致很多項目無法開工。”

          不過,硬幣的另一面。資本市場也對一些影視公司打開了大門。

          例如苦熬5年,博納影業終于拿到了A股的入場券。7月28日,證監會網站公示博納影業關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獲核準,博納從美股退市再回A股排隊的漫長上市之路終于迎來曙光。

          7月20日,曾出品過《三十而已》《扶搖》等電視劇的檸萌影業終于通過了港交所聆訊。招股書顯示,騰訊目前持有公司近20%的股權。

          資本市場,股東有進有出,這本就是正常的商業邏輯。但毫無疑問,影視行業正在經歷著巨大的環境變化。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8962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華誼兄弟 騰訊控股 股份減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天天躁日日夜夜亚洲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 | 亚州AV有码乱码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频 | 人人搡人人爽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