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6 13:28:43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劉雪梅
7月26日每經快訊:2022年以來,物流業迎來新一輪機遇和挑戰。面對新環境、新需求,今日,菜鳥CEO萬霖在2022菜鳥開放周上表示,菜鳥將持續建設高質量產業互聯網,做全球化的長期主義者。面向客戶和消費者,菜鳥今年將重點做好送貨上門、特色行業供應鏈、國貨出海、科技下鄉出海和企業ESG五件事。
送貨上門是提升消費者體驗的頭等要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菜鳥多形式力推“送貨上門”已經展開。菜鳥直營配送上門,以前一直服務于天貓超市的訂單,今后也將更大比例承擔起天貓國際訂單的送貨上門;菜鳥驛站在最后100米推出天貓淘寶包裹可選上門,目前在200多個城市上線,以后最快能當日選、當日送。
此外,菜鳥今年又新增了第3種上門方式——“下單時就可選”,即消費者在下單時便可選擇上門,且不產生額外費用。目前已經在部分城市開始試點。
在特色行業供應鏈方面,菜鳥將圍繞家裝、重貨、冷鏈、大家電、快消、美妝等行業升級服務。食品重貨“送貨上門、破損必賠”;大家電“次日達、晚必賠”;冷鏈“化凍必賠”都將供應鏈服務品質推向新的水平。
菜鳥供應鏈不僅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也幫助品牌商家送貨到線下商超,送到商圈專柜,送到經銷商倉庫,形成了to B和to C一體化的供應鏈。
在國際物流與供應鏈方面,菜鳥將為疫情下“國貨出海”擴寬國際物流通道,升級國際端到端履約服務。今年,菜鳥將聯合速賣通在業內首推跨境物流時效承諾,“無憂標準”五美元十日達,不到必賠。并且加大“10美元5?達”的跨境快線,最快在出口韓國線路上沖擊3日達。
在物流科技方面,菜鳥在新一代識別技術RFID的應用上取得關鍵突破。“菜鳥標簽”已經成為徐福記等企業的供應鏈當中應用,識別更快更準,取代了條碼識別。今年更多品牌企業將開始使用“菜鳥標簽”。
此外,菜鳥將圍繞綠色物流和應急物流建設ESG體系,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強競爭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