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4 13:34:12
每經編輯|段煉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本月8日上午在奈良發表演講時中槍,后因不治身亡。當地時間11日下午,韓國“統一教”日本分部會長田中富廣承認,涉嫌謀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山上徹也的母親是該教信徒。
據央視新聞,日本廣播協會此前報道,嫌疑人山上徹也供認本想襲擊宗教團體的干部,但是他無法做到,所以決定襲擊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而據環球網,他原本的目標是韓國“統一教”創始人遺孀、也是“統一教”負責人韓鶴子,但受新冠疫情影響不得不改變目標。
據海外網,山上徹也稱自己最初做的是高壓鍋炸彈。雖然做出了炸彈,但“不想把無關的人卷入其中”,因此改為制作槍支,更容易有的放矢。
據環球網,日本共同社14日報道,參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槍擊案調查的消息人士13日透露,嫌疑人山上徹也原計劃殺死一個宗教組織負責人,但由于新冠疫情,該負責人不再來日本,山上改變了目標。
報道稱,據消息人士透露,41歲的山上聲稱,他將作案目標從韓國“統一教”創始人遺孀、也是“統一教”負責人韓鶴子改為安倍,原因是她自新冠肺情暴發以來一直沒有來過日本。山上也放棄了前往韓國實施刺殺的計劃,因為他認為自己“無法離開這個國家(日本)”。
圖為韓鶴子 圖片來源:環球網
據消息人士透露,山上自稱曾攜帶一把刀,在“統一教”開會地點等多個地方閑逛。山上聲稱,有韓國時任總統文在寅出席的一場集會于2019年在日本愛知縣舉行時,他曾攜帶燃燒彈前去,但未能進入會場。“統一教”方面稱,他們不知道山上去過那個地方。
據中國反邪教網,“統一教”全稱“世界基督教統一神靈協會”,由韓國人文鮮明(1920-2012)于1954年在韓國釜山創立。1999年改名為“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2008年4月,文鮮明及其妻子韓鶴子任命其子文亨進為“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會長,成為“統一教”新的“接班人”。
“統一教”在教義上嚴格控制信徒并以建立所謂“理想家庭”為名,隨意對教內男女信徒指定婚配,以達到對教徒人身控制的目的。
據環球網,他表示,因母親沉迷宗教團體而心生恨意,以為安倍與該團體有關就把他當成了目標。《朝日新聞》還稱,山上說:“在過去,我的家人曾成為某宗教團體的信徒,并向這個團體捐獻錢財,導致生活困頓。”
共同社14日報道說,山上告訴警方,襲擊安倍與安倍的外公、前首相岸信介邀請了“統一教”在日本開展活動也有關。
據海外網,日本共同社14日消息,槍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嫌疑人山上徹也日前向警方供述,自己最初做的是高壓鍋炸彈。雖然做出了炸彈,但“不想把無關的人卷入其中”,因此改為制作槍支,更容易有的放矢。
槍擊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嫌疑人山上徹也 圖片來源:共同社(海外網)
除了現場槍支,日本警方還在嫌疑人家中收繳了類似自制槍支,共計7把,其中數把還未制作完成。警方認為,嫌疑人試圖做出殺傷能力更強的兇器,并反復進行測試。此外,警方還找到了大小、種類各異的幾種金屬球、空彈夾和疑似火藥的粉末。嫌疑人目前已承認,其槍支和子彈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均從網上入手,網上有填裝子彈、處理火藥等詳細介紹。警方目前正對此進行調查。
目前,奈良地方檢察院現已決定對他實行司法精神病學鑒定,調查其是否具備刑事責任能力。
據參考消息,《日本經濟新聞》7月13日報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街頭演講期間遭槍擊身亡,此事暴露出安保態勢的諸多不完善之處。其中三大焦點問題包括:安保人員意識松懈,任由嫌疑人從背后靠近;從嫌犯射出第一槍到第二槍之間的3秒鐘時間里反應糟糕;奈良縣警方的表現。12日,警察廳成立核查小組,當務之急是梳理問題和重建警備體制。
報道稱,當天負責警戒和安保工作的是奈良縣警與一名警視廳特勤。事發現場以前也曾多次作為街頭演說舉辦地,但從網上披露的視頻片段看,安倍身后只有少數幾名警員,暴露出很大一塊空間。
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遭遇槍擊現場附近,手持武器的山上徹也被拘留。
圖片來源:共同社 (參考消息)
報道稱,嫌疑人山上徹也從背后靠近安倍,打第一槍時距離安倍約7米,第二槍時靠近到約5米。很明顯,讓持有危險品的可疑人員輕松接近被保護對象到如此近距離,足見安保工作之松懈。
報道稱,在第一槍和第二槍之間的3秒鐘時間里,現場警員的行動非常糟糕。據業內人士透露,一旦聽到槍聲,安保人員不僅要讓被保護者降低身位,還需要圍在其身邊,盡快幫助其撤離到安全區域,這屬于基本操作。
據環球時報,日本《每日新聞》13日報道,日本警察方面透露,關于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受槍擊身亡一案,當時在安倍身后的警察接受調查時稱,案發時自己被道路上行駛的自行車吸引了注意力,因此未能在山上徹也開槍前發現他。報道稱,目前日本警察廳已設立小組,調查現場警備方面出現的問題。
報道稱,安倍8日演講時身后的路段經常有自行車及車輛來往,警察內部也有意見認為,安倍遇刺的原因包括街頭演講地點選擇得不好。
編輯|段煉?杜恒峰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環球網、海外網、參考消息、環球時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