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孫永平:企業碳數據造假是非常不劃算的事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30 11:47:23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碳排放權交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聯席主任孫永平研究碳交易十多年。近日,孫永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面對面專訪,在談及全國碳市場的運行時表示,“總體來說并不算活躍”。

          ◎過去的一年,全國碳市場還出現過碳數據造假事件。就此,孫永平表示,企業碳數據造假,很可能是因為對碳交易相關規則沒有吃透,因為這(碳數據造假)對于企業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董興生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首批納入2000多家發電企業。過去的一年,其運行情況如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28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約1.94億噸。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碳排放權交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聯席主任孫永平研究碳交易十多年。近日,孫永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面對面專訪,在談及全國碳市場的運行時表示,“總體來說并不算活躍”。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孫永平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不僅如此,過去的一年,全國碳市場還出現過碳數據造假事件。就此,孫永平表示,企業碳數據造假,很可能是因為對碳交易相關規則沒有吃透,因為這(碳數據造假)對于企業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碳市場流動性仍有待提高

          NBD:根據2022年6月28日的數據,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總額84.64億元。您覺得這一成交量算活躍嗎?這對于全國碳市場的發展影響如何?

          孫永平:肯定不能算活躍。當前,全國碳市場配額以免費發放為主。一方面,部分規模較大的發電企業,技術比較先進,免費配額基本可以覆蓋其排放量,甚至還有富余。不過,對這部分大企業來說,富余的配額能夠創造的經濟效益并不大,企業交易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從碳排放數據核算角度來看,由于企業對于自己的配額余缺情況無法準確預估,導致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約期臨近的一段時間,降低了其他時段全國碳市場的流動性;第三,目前全國碳市場參與主體僅包括控排企業,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暫未允許入場,降低了市場流動性。

          全國碳市場流動性不足的一個后果是,碳價格信號的權威性不足,難以有效引導企業的節能減排行為和決策。同時,如果碳價不具有權威性,對于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創新的激勵作用也有限;第三,如果碳市場流動性不夠,無法盤活企業的碳資產,將難以形成一定規模的碳資產池,也就無法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節能減排項目投資。

          NBD:您談到碳市場流動性不足的一個后果是可能難以發揮碳價格的信號功能。請問您如何看待當前的碳價水平?以及如何看待未來的碳價波動情況以及未來趨勢?

          孫永平:從理論上來講,碳價反映的是全社會的邊際減排成本。當然,碳價有效反應全社會邊際減排成本的前提是引入有償分配。但現在的全國碳市場配額以免費發放為主,因此難以有效體現邊際減排成本。

          長遠來看,邊際減排成本與減排潛力有關。隨著減排潛力的下降,邊際減排成本將越來越高,碳價肯定是越來越高。

           

          “碳排放數據造假是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NBD:全國碳市場啟動這一年以來,給發電企業帶來的負擔大嗎?去年下半年,多地陸續實施限電限產相關舉措,這與全國碳交易的啟動是否有一定關系?

          孫永平:國內大型電力企業的技術基本已經邁入世界先進水平,按照當前電力行業采用的標桿法分配配額時,它們一般不缺配額;而一些小規模的電廠,可能出現配額緊缺的現象,今年就有部分企業未完成全國碳市場履約。

          部分小規模電企未能履約,也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它們的規模確實比較小或者技術落后,能源燃燒效率比較低,全國碳市場啟動之后,它們面臨的履約壓力較大;第二,部分特殊企業,例如熱電聯產企業,當前的配額分配方法對它們來說偏嚴。

          不過,去年下半年的限電停產現象更多是因為煤價高企等多種因素,和全國碳市場的啟動沒有直接關系。就像剛才所說,目前全國碳市場配額仍以免費發放為主,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并沒有形成很大的成本負擔,而且去年下半年還沒到履約期,并沒有對企業形成直接的資金壓力。

          NBD:根據生態環境部6月份公布的《關于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調整2022年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要求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強化碳排放數據日常監管,嚴厲打擊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當前碳數據核算存在哪些難點,以及如何預防碳數據造假?

          孫永平:企業碳數據造假,很可能是因為沒有吃透全國碳交易相關規則。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一般來說,企業配額分配采用標桿法或者歷史法。若采用歷史法,如果數據造假,企業今年的碳排放數據看起來減少了,購買的配額也減少了。但企業第二年獲得的配額也會相應減少,第二年企業面臨配額緊缺的壓力將更大;如果采用標桿法,在設備和技術并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通過數據的橫向和縱向比對,主管部門很容易發現數據造假。

          企業數據造假一旦被發現,可能會被處罰。無論是現金處罰或者配額處罰或者被納入失信名單等,這對于企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要想避免數據造假,一是要采用合理的核算方法,避免負向激勵企業造假;二是推廣在線監測,對企業的排放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當然,這需要結合監測設備成本來綜合考慮;三是要通過建立行業協會和引入注冊制核查師等形式,充分發揮碳核查機構自身監督作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25895101

          “全國碳市場還沒有長出牙齒”

          NBD:按照計劃,“十四五”期間我國八大高排放行業都將逐步有序納入碳市場。經過一年的運行,在您看來,目前擴容時機成熟了么?

          孫永平:不止是發電行業,八大行業中,其他行業的擴容其實都已經準備多年了,方法學上基本成熟。但目前來說,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內外部挑戰,包括新冠疫情的反復和俄烏戰爭等。因此,全國碳市場的擴容可能還需要考慮國際形勢和我國宏觀經濟發展情況,包括經濟穩增長、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多個目標的實現情況。

          不過,全國碳市場既然已經啟動,未來其擴容肯定還是將逐步推進,但八大行業的擴容可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步驟地逐步進行。

          NBD:全國碳市場啟動近一年,是否達到了您的預期,和您預想中有還哪些不同?

          孫永平:目前的全國碳市場配額基本以免費為主,對于節能減排的作用有限。可以說,全國碳市場還沒有長出牙齒。

          當然,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已經是邁出了一大步,未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也需要循序漸進,我們需要給它時間,初期不要對它有太高的預期。

          從長遠看來,隨著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推進,全國碳市場對于節能減排的作用將慢慢顯現,其牙齒也將越來越鋒利。對于市場來說,一個表現可能是,免費配額將越來越少,取而代之,有償額度占比逐年提高,屆時企業的節能減排壓力可能也會加大。

          至于全國碳市場什么時候可以長出鋒利的牙齒,這取決于我國整體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轉型過程。

          NBD:在您看來,我國碳市場接下來可能還將發生哪些變化或者說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孫永平:對于全國碳市場一定要分階段來看,目前只能說是從區域試點走向了全國試點,仍然處于初期階段。這種情況之下,通過電力行業試點,可以充分暴露碳交易各個子系統存在的問題,并盡早完善,為進一步擴容做好準備。

          目前來看,全國碳市場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有待完善,一是穩步推進全國碳市場的擴容,既急不得,也等不得;二是完善全國碳市場的頂層制度設計,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三是明確未來全國碳市場的改革路線圖,使企業可以形成比較穩定的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首批納入2000多家發電企業。過去的一年,其運行情況如何?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28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約1.94億噸。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碳排放權交易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聯席主任孫永平研究碳交易十多年。近日,孫永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面對面專訪,在談及全國碳市場的運行時表示,“總體來說并不算活躍”。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孫永平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不僅如此,過去的一年,全國碳市場還出現過碳數據造假事件。就此,孫永平表示,企業碳數據造假,很可能是因為對碳交易相關規則沒有吃透,因為這(碳數據造假)對于企業來說是一件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碳市場流動性仍有待提高 NBD:根據2022年6月28日的數據,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總額84.64億元。您覺得這一成交量算活躍嗎?這對于全國碳市場的發展影響如何? 孫永平:肯定不能算活躍。當前,全國碳市場配額以免費發放為主。一方面,部分規模較大的發電企業,技術比較先進,免費配額基本可以覆蓋其排放量,甚至還有富余。不過,對這部分大企業來說,富余的配額能夠創造的經濟效益并不大,企業交易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從碳排放數據核算角度來看,由于企業對于自己的配額余缺情況無法準確預估,導致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約期臨近的一段時間,降低了其他時段全國碳市場的流動性;第三,目前全國碳市場參與主體僅包括控排企業,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暫未允許入場,降低了市場流動性。 全國碳市場流動性不足的一個后果是,碳價格信號的權威性不足,難以有效引導企業的節能減排行為和決策。同時,如果碳價不具有權威性,對于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創新的激勵作用也有限;第三,如果碳市場流動性不夠,無法盤活企業的碳資產,將難以形成一定規模的碳資產池,也就無法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節能減排項目投資。 NBD:您談到碳市場流動性不足的一個后果是可能難以發揮碳價格的信號功能。請問您如何看待當前的碳價水平?以及如何看待未來的碳價波動情況以及未來趨勢? 孫永平:從理論上來講,碳價反映的是全社會的邊際減排成本。當然,碳價有效反應全社會邊際減排成本的前提是引入有償分配。但現在的全國碳市場配額以免費發放為主,因此難以有效體現邊際減排成本。 長遠來看,邊際減排成本與減排潛力有關。隨著減排潛力的下降,邊際減排成本將越來越高,碳價肯定是越來越高。 “碳排放數據造假是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NBD:全國碳市場啟動這一年以來,給發電企業帶來的負擔大嗎?去年下半年,多地陸續實施限電限產相關舉措,這與全國碳交易的啟動是否有一定關系? 孫永平:國內大型電力企業的技術基本已經邁入世界先進水平,按照當前電力行業采用的標桿法分配配額時,它們一般不缺配額;而一些小規模的電廠,可能出現配額緊缺的現象,今年就有部分企業未完成全國碳市場履約。 部分小規模電企未能履約,也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它們的規模確實比較小或者技術落后,能源燃燒效率比較低,全國碳市場啟動之后,它們面臨的履約壓力較大;第二,部分特殊企業,例如熱電聯產企業,當前的配額分配方法對它們來說偏嚴。 不過,去年下半年的限電停產現象更多是因為煤價高企等多種因素,和全國碳市場的啟動沒有直接關系。就像剛才所說,目前全國碳市場配額仍以免費發放為主,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并沒有形成很大的成本負擔,而且去年下半年還沒到履約期,并沒有對企業形成直接的資金壓力。 NBD:根據生態環境部6月份公布的《關于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調整2022年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要求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強化碳排放數據日常監管,嚴厲打擊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當前碳數據核算存在哪些難點,以及如何預防碳數據造假? 孫永平:企業碳數據造假,很可能是因為沒有吃透全國碳交易相關規則。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劃算的事情。 一般來說,企業配額分配采用標桿法或者歷史法。若采用歷史法,如果數據造假,企業今年的碳排放數據看起來減少了,購買的配額也減少了。但企業第二年獲得的配額也會相應減少,第二年企業面臨配額緊缺的壓力將更大;如果采用標桿法,在設備和技術并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通過數據的橫向和縱向比對,主管部門很容易發現數據造假。 企業數據造假一旦被發現,可能會被處罰。無論是現金處罰或者配額處罰或者被納入失信名單等,這對于企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要想避免數據造假,一是要采用合理的核算方法,避免負向激勵企業造假;二是推廣在線監測,對企業的排放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當然,這需要結合監測設備成本來綜合考慮;三是要通過建立行業協會和引入注冊制核查師等形式,充分發揮碳核查機構自身監督作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25895101 “全國碳市場還沒有長出牙齒” NBD:按照計劃,“十四五”期間我國八大高排放行業都將逐步有序納入碳市場。經過一年的運行,在您看來,目前擴容時機成熟了么? 孫永平:不止是發電行業,八大行業中,其他行業的擴容其實都已經準備多年了,方法學上基本成熟。但目前來說,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內外部挑戰,包括新冠疫情的反復和俄烏戰爭等。因此,全國碳市場的擴容可能還需要考慮國際形勢和我國宏觀經濟發展情況,包括經濟穩增長、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多個目標的實現情況。 不過,全國碳市場既然已經啟動,未來其擴容肯定還是將逐步推進,但八大行業的擴容可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步驟地逐步進行。 NBD:全國碳市場啟動近一年,是否達到了您的預期,和您預想中有還哪些不同? 孫永平:目前的全國碳市場配額基本以免費為主,對于節能減排的作用有限。可以說,全國碳市場還沒有長出牙齒。 當然,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已經是邁出了一大步,未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也需要循序漸進,我們需要給它時間,初期不要對它有太高的預期。 從長遠看來,隨著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推進,全國碳市場對于節能減排的作用將慢慢顯現,其牙齒也將越來越鋒利。對于市場來說,一個表現可能是,免費配額將越來越少,取而代之,有償額度占比逐年提高,屆時企業的節能減排壓力可能也會加大。 至于全國碳市場什么時候可以長出鋒利的牙齒,這取決于我國整體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轉型過程。 NBD:在您看來,我國碳市場接下來可能還將發生哪些變化或者說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 孫永平:對于全國碳市場一定要分階段來看,目前只能說是從區域試點走向了全國試點,仍然處于初期階段。這種情況之下,通過電力行業試點,可以充分暴露碳交易各個子系統存在的問題,并盡早完善,為進一步擴容做好準備。 目前來看,全國碳市場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有待完善,一是穩步推進全國碳市場的擴容,既急不得,也等不得;二是完善全國碳市場的頂層制度設計,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三是明確未來全國碳市場的改革路線圖,使企業可以形成比較穩定的預期。
          碳中和 華中科技大學 環保 環保工程及服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九九国产精品视频 |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 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看片视频区一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