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30 10:57:33
每經編輯|李澤東
據央視新聞30日消息,當地時間6月29日至30日,北約峰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29日表示,北約各成員國已同意擴充北約快速反應部隊到30萬人以上,并決定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此外,北約各成員國已正式同意邀請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
北約領導人還批準了一份指導這一軍事組織未來十年的新戰略概念,稱俄羅斯是北約“最大且直接的威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9566898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當天向媒體表示,北約將俄羅斯視為戰略安全威脅,“但這并不是事實,是北約對俄羅斯構成威脅”。俄方譴責北約不負責任且破壞歐洲安全架構的政策,北約的決定不會影響俄方政策。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斯盧茨基也表示,北約的戰略概念已經走入了“死胡同”,此次北約峰會的決定將會危及歐洲以及其他地區的安全。
另據中新網6月30日電據俄羅斯衛星網30日報道,俄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與瑞典和芬蘭的關系沒有像烏克蘭那樣的問題,俄羅斯不會阻攔這兩個國家加入北約。
據報道,普京在總結里海峰會成果,并回答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對俄與兩國關系有何影響時指出,“瑞典或芬蘭加入北約沒什么可以讓俄羅斯擔憂的,想要加入那就請吧。”
據央視新聞,北約峰會的召開引發西班牙馬德里街頭示威抗議活動。當地時間2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走上馬德里街頭,采訪了當地市民對北約峰會的看法。許多市民表示,北約的擴張不會給世界帶來和平。也有學者對北約各成員國“抱團”制造沖突表示譴責。
馬德里市民 阿爾韋托:我認為,北約應該在冷戰結束后就解散。如果(西班牙)退出北約,我不會覺得遺憾。我認為北約是一個不必要的組織,因為它是制造沖突的焦點。
馬德里市民 薩爾瓦多:我對北約的看法是,它本來應該是一個為世界帶來和平的組織,應該與各方合作。但相反地,它卻在制造沖突,我認為他們是借沖突來讓自己變強大。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馬德里市民 巴勃羅: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就對歐洲展現出了興趣,可以說北約是(美國)擴張權利的工具。
除了民眾,也有學者表示,北約各成員國要為解決本國安全承擔責任,而不是“抱團”制造沖突。
西班牙維克大學-加泰羅尼亞中央大學經濟學教授 費爾南多·科利:北約應該消失,因為美國總有一天得承認歐洲不是附庸國。北約各成員國應該按照各自利益,承擔各自國家的安全防御。例如西班牙和俄羅斯并沒有沖突,因此俄烏沖突對西班牙沒有影響。而北約唯一的作用就是制造沖突。
據央視新聞30日消息,多年來,不僅外界對北約的質疑和批評不斷,在北約成員國內部也對北約的定位和發展存在分歧。包括北約成員國首腦和歐洲政界人士都曾表示,應該認真思考北約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2019年11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北約正走向“腦死亡”。馬克龍表示,美國和北約盟友之間“幾乎沒有”戰略決策上的協調。他認為,歐洲正站在“懸崖邊上”,需要為自己重新定位、重拾“軍事主權”。他表示,歐洲國家不能再依靠美國來保衛,否則將不再掌握自己命運。當年11月28日,馬克龍再次表示,北約應反思自己的目的和戰略目標。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法國總統 馬克龍:現在每個人都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反思我們的目的和戰略目標。
在2019年北約成立70周年之際,德國聯邦議院議員亞歷山大·諾伊譴責北約發動侵略戰爭。他建議德國退出北約,并表示北約應該徹底解散。亞歷山大·諾伊表示,北約成立70周年“不是一個慶祝的理由,而是在為時已晚之前,一個重新思考其存在意義的機會”。他強調,北約這個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集團“對世界構成重大安全風險”,并在“不斷地違反國際法”。
今年4月,英國前工黨領袖科爾賓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北約“最終必須解散”。科爾賓說:“我希望看到一個所有軍事聯盟最終都解散的世界。我們需要問自己的是,軍事聯盟能帶來和平嗎?”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956689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