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07 23:44:36
◎6月7日晚,航天長峰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聚焦資源,擬將所持航天精一(廣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應收航天精一全部股利以資產包形式整體進行掛牌轉讓。
◎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中的應收股利附注顯示,航天精一截至去年年末仍有1266.64萬元股利未能支付。
每經記者|程雅 每經實習編輯|楊夏
6月7日晚,航天長峰(SH600855,股價11.74元,市值52.88億元)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聚焦資源,擬將所持航天精一(廣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精一)全部股權及應收航天精一全部股利以資產包形式整體進行掛牌轉讓。
因此,在正式決策前,上市公司擬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進行正式掛牌前的信息預披露,公開征集擬轉讓資產包的潛在受讓方。
據公告,2017年,上市公司以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從張宏利、張驁等人手中收購廣東精一規劃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精一原名)369.55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1%),作價1.4億,其中30%以現金支付,70%以發行股份支付。
在收購預案中,上市公司對精一規劃(航天精一原名)在地理信息領域,尤其是警用地理信息領域擁有豐富行業經驗和技術積累予以了充分肯定。并認為航天長峰所承接的大型公安項目均存在警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需求,通過雙方的合作,有利于擴大航天長峰在安防行業領域的影響力,同時可快速將航天精一由一個區域性公司推向全國市場,促進雙方業務的協同快速發展。
然而事情并沒有按照上市公司當初的想法發展,在框架協議中,航天精一的原股東承諾,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將實現合計扣非凈利潤數約6300萬元。航天精一51%股份的對價為1.4億元,航天長峰以現金方式向航天精一的股東支付交易對價的30%,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方式支付交易對價的70%。
頭兩年,航天精一均“踩線”完成了業績承諾。2017年,航天精一實際實現扣非凈利潤1713.18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為100.65%;2018年,航天精一實現扣非凈利潤2134.86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為102.78%。
不過,2019年,航天精一的業績卻沒有達到承諾值,實現扣非凈利潤1310.18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率僅為52.51%,2019年當期及累計凈利潤均沒有完成承諾金額,三年累計業績承諾實現完成率為82.03%。
鑒于業績承諾未完成,上市公司擬以一元價格回購并注銷公司向航天精一原股東張宏利等7人發行的部分航天長峰股份。
航天精一越來越不“如意”的業績讓航天長峰也頗為困擾。
在業績承諾期結束后,航天精一的業績從盈利直接變成虧損。2020年、2021年、2022年1-3月,航天精一實現營業收入2351.96萬元、2389.58萬元、64.88萬元,實現凈利潤-3167.32萬元、-3605.11萬元、-370.58萬元。
航天精一未能業績下滑也影響到了上市公司商譽及長期股權投資的價值。上市公司2021年4月公告,收購航天精一時形成商譽5963.15萬元,形成長期股權投資8845.10萬元。結合航天精一的經營現狀和資產狀況等因素,上市公司決定對其商譽計提減值準備2768.67萬元,對其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準備4408.10萬元。
到2022年4月,上市公司再次對航天精一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194.48萬元,計提長期股權投資計減值準備4437萬元。補提完成后,收購航天精一形成的商譽和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均為零。
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中的應收股利附注顯示,航天精一截至去年年末仍有1266.64萬元股利未能支付。
圖片來源: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
上市公司稱,航天精一屬于軟件企業,2021年一是受市場影響,新簽合同額減少,二是重點存量項目驗收推進困難,驗收存在不確定性,三是公司現金流持續緊張,上述因素對航天精一經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在持續的虧損之下,上市公司終于決定將航天精一進行掛牌轉讓。航天長峰表示,受新冠疫情持續沖擊影響,航天精一在執行項目的實施和回款工作均難以正常開展,2020年,2021年持續出現較大幅度經營性虧損,凈資產轉負,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緊張,核心人員出現流失,且經營所面臨的困難狀況和業績下滑趨勢在短期內難以扭轉。
因此,航天長峰根據轉型升級、高質量安全發展整體戰略部署,擬對所持航天精一相關資產包實施轉讓,將有限的資源聚焦于更具發展前景的產業。
未來,航天長峰將聚焦主責主業,對所屬產業持續進行調整優化,提升自主產品,自主核心軟件業務比重;同時針對處于激烈競爭領域,外部經營環境惡化,盈利能力不強的業務進行調整退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3479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