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光隆科技IPO:2020年應收賬款占營收比例近五成,提供大額非必要訂單只為“壯大”關聯方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01 13:43:29

          ◎桂林光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隆科技)擬在科創板上市,其IPO審核狀態為“中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憑借2020年營業收入的較大增長,光隆科技報告期內年度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4.95%,符合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最近3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但這背后,該企業2020年度應收賬款余額增幅更是高達75.98%,占當年營業收入近五成。

          ◎光隆科技曾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光隆科技未將桂林吉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吉商)、桂林吉尚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吉尚云)等光隆科技實際控制人彭暉可以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認定為關聯方,從而未披露相關的關聯交易,存在披露瑕疵。

          每經記者|吳澤鵬    廣州報道    每經實習編輯|楊夏    

          桂林光隆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隆科技)擬在科創板上市,其IPO審核狀態為“中止”。

          光隆科技IPO審核狀態為“中止”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憑借2020年營業收入的較大增長,光隆科技報告期內年度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4.95%,符合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最近3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但這背后,該企業2020年度應收賬款余額增幅更是高達75.98%,占當年營業收入近五成。

          此外,光隆科技曾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光隆科技未將桂林吉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吉商)、桂林吉尚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吉尚云)等光隆科技實際控制人彭暉可以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認定為關聯方,從而未披露相關的關聯交易,存在披露瑕疵。

          與此同時,為支持關聯方做大收入規模,報告期內,光隆科技還向桂林吉商等關聯方采購原材料,但這些關聯方并非生產商,它們也是向外采購原材料。也就是說,光隆科技本可直接向原材料供應商采購,關聯交易實際上并無必要。這一類無必要的關聯采購在2020年達到峰值,金額超過3000萬元。

          所處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光隆科技屬于光通信技術產業鏈上游的一家企業,其產品主要是光電子器件,包含光芯片、無源光器件以及子系統三大類。從主營業務構成來看,光隆科技無源光器件的收入占比較高,這也是光隆科技的起家業務,上游芯片和下游子系統領域則是該企業業務延伸的成果。

          具體來看,2018年~2020年,無源光器件收入分別是9461.52萬元、9507.79萬元以及1.46億元,占比分別是54.17%、49.52%以及53.41%。

          圖片來源:光隆科技招股書

          再具體細分,無源光器件中,光隔離器和光開關是核心產品。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發現,這兩類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并不穩定:2018年~2020年,光隔離器產能利用率分別是91.14%、73.29%以及97.86%;而光開關對應的產能利用率則分別是64.14%、98.78%以及71.88%。

          光隆科技各產品產能利用率 圖片來源:光隆科技招股書

          光隆科技更看好光芯片的未來前景,其此次IPO的核心募投項目也是光芯片相關項目。根據招股書,光隆科技擬將3.68億元募集資金投向“光芯片半導體全制程工藝產線建設項目”,此外2.25億元投向“子系統與光學器件生產建設項目”,1.6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募投項目 圖片來源:光隆科技招股書

          實際上,處在光電子器件的大行業里,年度營收尚未超過3億元的光隆科技,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光隆科技在招股書中援引C&C的預測稱,2022年國內光器件(含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塊)市場規模可達70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國內光器件市場(含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塊)年復合增長率11.29%。

          應收賬款在營收中占比較高

          2018年~2020年,光隆科技年度收入分別是1.75億元、1.92億元、2.73億元,后兩年的營收同比分別增長9.93%、42.17%,復合增長率達到24.9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光隆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公司符合科創屬性評價標準一中關于營收的標準“最近3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或者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3億元”。由于光隆科技2020年營收并未達到3億元,由此可見,其符合標準是指“最近3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20%”。

          從以上數據可見,2020年,光隆科技業績增長較快。但實際上,2020年的營收快速增長,同時應收賬款也正在以更快速度增長。

          2020年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近一半 圖片來源:光隆科技招股書

          根據光隆科技招股書披露,2018年末、2019年末以及2020年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是7178.76萬元、7619.73萬元以及13408.87萬元,后兩年的增長率分別是6.14%、75.98%。若計算復合增長率,三年的復合增速達到36.67%,遠大于同期營收增幅。

          同時,進一步計算還能發現,2020年,光隆科技一年以內應收賬款占該年度營收比例達到48.13%,換句話說,當年有近半收入未能在當期收到回款。

          具體而言,根據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光隆科技1年以內應收賬款金額2018年末為6884.54萬元,2019年、2020年則分別是7461.08萬元、13140.42萬元,占對應年度營收比例分別是39.37%、38.79%以及48.13%。

          “2020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較2019年末增長75.98%,高于當期營業收入增長率的41.94%,主要原因包括:當期第四季度公司銷售情況較好,確認收入并形成應收賬款相對較多;當期末應收賬款中,部分較為穩定、信用期相對較長的既有客戶金額較大。”光隆科技在招股書中如是解釋。

          需要說明的是,從目前來看,光隆科技應收賬款增速雖快,但回款情況較好。根據該企業的首輪回復,2020年的應收賬款中,1年內回款比例接近95%。

          光隆科技一年以內應收賬款報告期內占比超95% 圖片來源:光隆科技招股書

          光隆科技在招股書中披露,中際旭創(300308.SZ)、光迅科技(002281.SZ)等多家光器件及光模塊企業,以及華為、中興等通信系統設備廠商均是下游客戶。

          新三板掛牌時披露不規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光隆科技曾在新三板掛牌,證券簡稱為光隆光電,證券代碼為837041,掛牌時間是2016年5月16日至2020年3月18日。在此期間,對于部分公司實控人可實際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光隆科技并未認定為關聯方,同時也未披露對應的關聯交易。

          例如,桂林吉商成立于2018年7月5日,該企業由易青松持股90%、唐祥持股10%,該企業的經營范圍包括光通信半導體激光器芯片、信息技術領域的芯片等與光隆科技相同或相似的內容。2021年11月3日,該企業注銷。

          招股書中,光隆科技披露,經核查,唐祥原為光隆科技員工,易青松為光隆科技子公司的員工,保薦機構認為光隆科技實際控制人彭暉可以對該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和控制,該公司為彭暉可以控制的企業。

          根據光隆科技在招股書“關聯交易簡要匯總表”的披露,2018年~2020年,光隆科技向桂林吉商采購商品/接受勞務的金額分別是40.52萬元、235.29萬元以及936.22萬元。同時,光隆科技還在2019年向桂林吉商采購設備403.10萬元,構成偶發性關聯交易。此外,光隆科技還曾為桂林吉商提供關聯擔保。

          關聯交易簡要匯總表 圖片來源:光隆科技招股書

          成立于2017年4月的桂林吉尚云同樣由易青松和唐祥持有,二人持股比例分別是80%、20%,對于該企業,保薦機構同樣認為彭暉可以對該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和控制,該公司為彭暉可以控制的企業。光隆科技曾向該企業采購酒水,被認定為偶發性關聯交易,其中2018年采購金額38.17萬元,2019年則是20.76萬元。

          注冊于中國臺灣的雷芯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芯光)也是光隆科技的關聯方之一,根據披露,雙方形成關聯的原因是雷芯光與光隆科技共同出資設立了桂林芯隆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雷芯光持股比例為35%,同時,雷芯光是光隆科技核心技術人員黃祥恩控制的企業,2018年起,光隆科技同樣向雷芯光進行了小金額的采購。

          此外,桂林遠征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遠征)成立于2020年4月24日,由廖佳莉持股95%、周春富持股5%。招股書中,光隆科技披露,廖佳莉原為光隆科技員工,其出資來源于實際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業借款,周春富為光隆科技子公司的員工。同樣的,光隆科技實控人可以對桂林遠征實施控制。直到2021年3月,廖佳莉和周春富對外轉讓了桂林遠征,關聯關系消除。

          招股書“關聯交易簡要匯總表”也披露,光隆科技在報告期內曾向桂林遠征進行采購,其中2020年采購金額達到2549.69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光隆科技向上述關聯方采購,實際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桂林吉商、桂林吉尚云、雷芯光是光隆科技在新三板掛牌期間就已成立且存在關聯交易的企業,但光隆科技在新三板掛牌時并未對這三家企業進行關聯方認定及披露,關聯交易也未披露。

          二是光隆科技與桂林吉商、桂林遠征的關聯采購主要為原材料,但該類交易原本可由光隆科技直接向原材料供應商下單,沒有必要通過桂林吉商及桂林遠征在中間“倒騰”一手。

          招股書中,光隆科技承認,采購主要為支持上述關聯方做大收入規模,并稱公司已對此類非必需的關聯采購進行規范,未來將不再發生此類關聯交易。同時還表示,“桂林吉商、桂林遠征對個別采購的原材料進行了少量加價銷售給公司,報告期加價合計金額為31.32萬元,已在報告期后向公司全額補償了該部分差額。”

          光隆科技稱采購主要為支持上述關聯方做大收入規模 圖片來源:光隆科技招股書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消除關聯關系的方式,光隆科技對部分關聯企業進行了注銷,但也有桂林遠征是通過對外轉讓股權的方式進行。根據招股書披露,受讓桂林遠征的是自然人梁賢釗,梁賢釗與光隆科技及其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聯關系。記者查詢發現,在受讓桂林遠征100%股權的2個月后,梁賢釗將其中的47%股權對外轉讓給梁麗君、邱陽。

          對于梁賢釗受讓桂林遠征的原因,梁賢釗、梁麗君是否與光隆科技存在除關聯關系以外的密切往來,記者曾通過郵件、電話的方式聯系光隆科技,但均未能收到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11681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光隆科技 光器件 關聯交易 半導體芯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午夜影院先锋在线 | 日韩一本到欧美国产亚洲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