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A股綠色周報|47家上市公司暴露環境風險 梅花生物子公司臭氣超標被限制生產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30 17:29:20

          ◎根據2022年4月第三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47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其中,18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10家為千億市值企業。

          ◎新疆梅花因廠界無組織臭氣超標,被責令限制生產。具體而言,2022年3月28日,3月30日、4月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生態環境局委托烏魯木齊譜尼測試科技有限公司對新疆梅花廠界無組織臭氣濃度進行檢測,根據檢測報告顯示,該公司廠界無組織臭氣濃度超過《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454-1993)中標準限值。

          ◎目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正逐漸披露中。A股綠色報告項目關注到,本期收錄的生態環境監管記錄,涉及部分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公司。

          梅花生物全資子公司被限制生產,3家上市公司應履行環境信息披露責任……2022年4月第三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72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2022年4月第三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47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其中,18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10家為千億市值企業。

          一周綠鑒:臭氣超標梅花生物全資子公司被限制生產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總體來看,在2022年4月第三周,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等負面信息共關聯到47家上市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4月第三周登榜的47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799.25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將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譬如,今年一季度,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倉的上市公司梅花生物(600873.SH),在近期就出現旗下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疆梅花”)不斷暴露環境風險。

          其中,來源信用中國的信息顯示,新疆梅花因廠界無組織臭氣超標,被責令限制生產。具體而言,2022年3月28日,3月30日、4月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生態環境局委托烏魯木齊譜尼測試科技有限公司對新疆梅花廠界無組織臭氣濃度進行檢測,根據檢測報告顯示,該公司廠界無組織臭氣濃度超過《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454-1993)中標準限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條的規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生態環境局決定責令新疆梅花自2022年4月8日起至2022年7月8日止限制生產。改正方式包括:當前全廠產能限制生產30%(限停一臺動力鍋爐)。

          在這筆罰單之前,新疆梅花已因2022年2月27日,在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期間現場檢查時,被發現污泥濃縮工段異味治理設施(堿洗塔及微波光氧凈化器)中微波光氧凈化器部分無極燈管故障,未按照規定使用污染防治設施,而被處以20萬元罰款。

          作為氨基酸龍頭梅花生物的全資子公司,新疆梅花主要產品為氨基酸。梅花生物2021年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梅花總資產68.58億元,凈資產31.9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4.16億元,凈利潤12.06億元。上市公司梅花生物同樣在去年取得亮眼業績,公告顯示,其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28.37億元,同比上升33.94%;歸母凈利潤23.51億元,同比上升139.4%。

          在盈利頗豐的情況下,新疆梅花還應進一步提升環境治理水平。據新疆兵團衛視4月21日報道,針對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信訪件中反映的六師五家渠市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責任公司味道刺鼻,持續多年的問題,六師五家渠市相關部門立即展開核查,持續推動企業開展異味治理工作。

          環境信披觀察:3家上市公司應盡快履行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

          隨著綠色環保理念愈發受到重視,更加嚴格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加速落地——2021年年底,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并印發《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而今年2月8日起,《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企業應當依法、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環境信息,披露的環境信息應當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目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正逐漸披露中。A股綠色報告項目關注到,本期收錄的生態環境監管記錄,涉及部分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公司。

          根據《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企業在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后,應以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的形式及時披露。

          上市公司鼎勝新材(603876.SH)便被列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而A股綠色報告項目收錄到的數據顯示,鼎勝新材于2022年4月15日,因“公司涂層車間12號線正在生產,涂房密閉簾破損。涂層車間19-22號線正在生產,其配套的廢氣治理設施檢修門未密閉”被鎮江市生態環境局罰款人民幣拾貳萬元。處罰文號為:鎮京環罰字〔2022〕21號。

          在鼎勝新材之外,上市公司潞安環能(601699.SH)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山西潞安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上市公司六國化工(600470.SH)也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而這兩家企業近期也分別收到了環保罰單。

          其中,山西潞安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于2022年4月6日,因“2021年12月27日,環境執法人員對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處于試生產狀態,未領取排污許可證,焦粉沉淀池有少量焦粉,晾焦臺堆有焦炭的環境問題”被長治市生態環境局潞城分局罰款人民幣20萬元。處罰文號為:潞城環罰字﹝2022﹞12號。

          六國化工則于2022年4月15日收到文號為銅環(義)罰〔2022〕1號的行政處罰,六國化工被責令改正,并罰款人民幣叁萬捌仟肆佰元。這筆罰單源于2022年2月14日,銅陵市生態環境局和義安區生態環境分局聯合對紅星河水質自動監控站多次出現磷指標超標現象進行現場排查,發現六國化工長龍山生態修復項目二期葛仙洞流出水質檢測磷超標,導致紅星河水質自動監控站磷超標,經調查,六國化工在發現葛仙洞水質磷超標情況下未及時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超標情況未及時上報和采取有效應急措施。

          此外,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由于二期葛仙洞出現磷超標現象,根據環境應急處置需要,六國化工將流出含磷廢水用罐車拉運至一期土地廟污水處理站處理,但傾放的水溝沒有采取防滲措施,導致廢水滲漏到破塘下面的農田。經委托第三方取樣監測,破塘下面取樣點水樣總磷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水的標準。經調查,將葛仙洞超標廢水拉至一期項目土地廟應急污水處理設施處置不符合二期項目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處置要求。

          根據《管理辦法》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對于生態環境行政許可變更、行政處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市場關注度高、時效性強的信息,要求企業應當自收到相關法律文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以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的形式及時披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關于上述處罰情況,鼎勝新材、潞安環能、六國化工均未在公告中披露,而對于披露情況、披露管理機制等問題,“A股綠色報告”項目記者于4月28日下午向3家上市公司發送了采訪郵件。其中潞安環能表示收到采訪郵件,但截至稿件發布尚未收到回復。鼎勝新材、六國化工均回復了采訪函,表示對所涉環境問題已完成整改。

          而對于上述處罰會在哪些公開渠道進行信息披露的問題,六國化工方面表示,這則行政處罰公司目前正在走行政復議程序,公司將根據行政復議的進展情況,依據《管理辦法》要求以臨時環境信息報告的形式在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進行披露。鼎勝新材則稱因國家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目前處于建設階段,具體信息披露實施細則及方案待國家、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通知執行。

          對于為何尚未在上市公司公告中披露處罰情況,六國化工表示所涉處罰沒有達到上市公司風險事項披露標準,鼎勝新材則稱該處罰不是需臨時披露的與環境保護相關的重大事件,并表示公司將選擇在對應的定期報告中披露有關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況。

          環保處罰:固廢問題集中暴露麥克奧迪子公司連收兩筆環保罰單

          2022年4月第三周,數據庫搜集到47家關聯企業收到與生態環境相關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失信記分決定書等,涉及47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企業因環境違規違法被罰款金額前十

          本期收錄數據顯示。上市公司麥克奧迪旗下的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錄得本期最高處罰金額——62.25萬元。

          具體而言,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沾染了廢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廢桶屬于危險廢物。但經調查發現,該公司將危險廢物委托給無許可證的生產經營者回收處置。由此,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被處以了62.25萬元。

          與這筆罰款一同到來的還有另一筆處罰,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還被發現將沾染了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廢桶與其他固體廢物混存,露天堆放在廠區西南側,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危險廢物。由此被處以了14.5萬元罰款。

          麥克奧迪(300341.SZ)2021年年報顯示,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為其主要子公司之一,其主要業務為生產銷售環氧絕緣件,2021年凈利潤達5593.89萬元。

          在麥克奧迪之外,本期還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阿科力(603722.SH),這家專注研發及生產各類化工新材料產品的企業近期自身出現環境違法行為。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無錫市生態環境局于2022年2月14日對該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阿科力位于新廠區的“年產2萬噸脂肪胺擴建項目及1萬噸高透光材料新建項目”于2015年12月通過原無錫市環保局的環評審批,項目第一階段(年產1萬噸脂肪胺及2500噸光學材料單體)于2018年1月建成,并于2019年3月通過廢水、廢氣和噪聲的自主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后投入生產至今。該項目屬于納入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的項目。但阿科力新廠區至2022年2月14日檢查之日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且在排放污染物。阿科力由此被處以23.6萬元罰款。

          對于這項處罰,同樣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阿科力,在4月26日公告了處罰情況,并稱,其自2019年3月開始進行該項目排污許可證的申報領取工作,但申報過程處于排污許可證填報系統優化完善階段,公司經歷多次補充修改申報,導致了申領工作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直到2022年3月9日才取得排污許可證。此外,阿科力表示,在申領排污許可證期間,公司嚴格落實污染物治理工作,做了大量環保工作,所有排放指標穩定達標,且均大大低于環評批復的排放標準,同時在此期間,公司未發生其他環境違法行為。

          在上述公司之外,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本期,多家上市公司因參股及間接參股企業登上環境風險榜。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余宗杰、何京蔚、李霞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

          A股環境風險榜詳細數據查詢及可視化互動專題,請點擊鏈接或掃描二維碼查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梅花生物全資子公司被限制生產,3家上市公司應履行環境信息披露責任……2022年4月第三周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72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2022年4月第三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47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其中,18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10家為千億市值企業。 一周綠鑒:臭氣超標梅花生物全資子公司被限制生產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總體來看,在2022年4月第三周,生態環境領域違法違規等負面信息共關聯到47家上市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4月第三周登榜的47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799.25萬戶的股東,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將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 譬如,今年一季度,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持倉的上市公司梅花生物(600873.SH),在近期就出現旗下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疆梅花”)不斷暴露環境風險。 其中,來源信用中國的信息顯示,新疆梅花因廠界無組織臭氣超標,被責令限制生產。具體而言,2022年3月28日,3月30日、4月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生態環境局委托烏魯木齊譜尼測試科技有限公司對新疆梅花廠界無組織臭氣濃度進行檢測,根據檢測報告顯示,該公司廠界無組織臭氣濃度超過《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454-1993)中標準限值。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條的規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生態環境局決定責令新疆梅花自2022年4月8日起至2022年7月8日止限制生產。改正方式包括:當前全廠產能限制生產30%(限停一臺動力鍋爐)。 在這筆罰單之前,新疆梅花已因2022年2月27日,在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期間現場檢查時,被發現污泥濃縮工段異味治理設施(堿洗塔及微波光氧凈化器)中微波光氧凈化器部分無極燈管故障,未按照規定使用污染防治設施,而被處以20萬元罰款。 作為氨基酸龍頭梅花生物的全資子公司,新疆梅花主要產品為氨基酸。梅花生物2021年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疆梅花總資產68.58億元,凈資產31.9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74.16億元,凈利潤12.06億元。上市公司梅花生物同樣在去年取得亮眼業績,公告顯示,其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28.37億元,同比上升33.94%;歸母凈利潤23.51億元,同比上升139.4%。 在盈利頗豐的情況下,新疆梅花還應進一步提升環境治理水平。據新疆兵團衛視4月21日報道,針對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信訪件中反映的六師五家渠市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責任公司味道刺鼻,持續多年的問題,六師五家渠市相關部門立即展開核查,持續推動企業開展異味治理工作。 環境信披觀察:3家上市公司應盡快履行環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 隨著綠色環保理念愈發受到重視,更加嚴格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加速落地——2021年年底,生態環境部印發了《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并印發《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而今年2月8日起,《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規定,企業應當依法、及時、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環境信息,披露的環境信息應當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目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正逐漸披露中。A股綠色報告項目關注到,本期收錄的生態環境監管記錄,涉及部分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公司。 根據《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企業在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后,應以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的形式及時披露。 上市公司鼎勝新材(603876.SH)便被列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而A股綠色報告項目收錄到的數據顯示,鼎勝新材于2022年4月15日,因“公司涂層車間12號線正在生產,涂房密閉簾破損。涂層車間19-22號線正在生產,其配套的廢氣治理設施檢修門未密閉”被鎮江市生態環境局罰款人民幣拾貳萬元。處罰文號為:鎮京環罰字〔2022〕21號。 在鼎勝新材之外,上市公司潞安環能(601699.SH)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山西潞安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上市公司六國化工(600470.SH)也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而這兩家企業近期也分別收到了環保罰單。 其中,山西潞安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于2022年4月6日,因“2021年12月27日,環境執法人員對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處于試生產狀態,未領取排污許可證,焦粉沉淀池有少量焦粉,晾焦臺堆有焦炭的環境問題”被長治市生態環境局潞城分局罰款人民幣20萬元。處罰文號為:潞城環罰字﹝2022﹞12號。 六國化工則于2022年4月15日收到文號為銅環(義)罰〔2022〕1號的行政處罰,六國化工被責令改正,并罰款人民幣叁萬捌仟肆佰元。這筆罰單源于2022年2月14日,銅陵市生態環境局和義安區生態環境分局聯合對紅星河水質自動監控站多次出現磷指標超標現象進行現場排查,發現六國化工長龍山生態修復項目二期葛仙洞流出水質檢測磷超標,導致紅星河水質自動監控站磷超標,經調查,六國化工在發現葛仙洞水質磷超標情況下未及時啟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超標情況未及時上報和采取有效應急措施。 此外,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由于二期葛仙洞出現磷超標現象,根據環境應急處置需要,六國化工將流出含磷廢水用罐車拉運至一期土地廟污水處理站處理,但傾放的水溝沒有采取防滲措施,導致廢水滲漏到破塘下面的農田。經委托第三方取樣監測,破塘下面取樣點水樣總磷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水的標準。經調查,將葛仙洞超標廢水拉至一期項目土地廟應急污水處理設施處置不符合二期項目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處置要求。 根據《管理辦法》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對于生態環境行政許可變更、行政處罰、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市場關注度高、時效性強的信息,要求企業應當自收到相關法律文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以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的形式及時披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關于上述處罰情況,鼎勝新材、潞安環能、六國化工均未在公告中披露,而對于披露情況、披露管理機制等問題,“A股綠色報告”項目記者于4月28日下午向3家上市公司發送了采訪郵件。其中潞安環能表示收到采訪郵件,但截至稿件發布尚未收到回復。鼎勝新材、六國化工均回復了采訪函,表示對所涉環境問題已完成整改。 而對于上述處罰會在哪些公開渠道進行信息披露的問題,六國化工方面表示,這則行政處罰公司目前正在走行政復議程序,公司將根據行政復議的進展情況,依據《管理辦法》要求以臨時環境信息報告的形式在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進行披露。鼎勝新材則稱因國家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目前處于建設階段,具體信息披露實施細則及方案待國家、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通知執行。 對于為何尚未在上市公司公告中披露處罰情況,六國化工表示所涉處罰沒有達到上市公司風險事項披露標準,鼎勝新材則稱該處罰不是需臨時披露的與環境保護相關的重大事件,并表示公司將選擇在對應的定期報告中披露有關因環境問題受到行政處罰的情況。 環保處罰:固廢問題集中暴露麥克奧迪子公司連收兩筆環保罰單 2022年4月第三周,數據庫搜集到47家關聯企業收到與生態環境相關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失信記分決定書等,涉及47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企業因環境違規違法被罰款金額前十 本期收錄數據顯示。上市公司麥克奧迪旗下的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錄得本期最高處罰金額——62.25萬元。 具體而言,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沾染了廢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廢桶屬于危險廢物。但經調查發現,該公司將危險廢物委托給無許可證的生產經營者回收處置。由此,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被處以了62.25萬元。 與這筆罰款一同到來的還有另一筆處罰,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還被發現將沾染了環氧樹脂和固化劑的廢桶與其他固體廢物混存,露天堆放在廠區西南側,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環境保護標準要求貯存危險廢物。由此被處以了14.5萬元罰款。 麥克奧迪(300341.SZ)2021年年報顯示,麥克奧迪(廈門)智能電氣有限公司為其主要子公司之一,其主要業務為生產銷售環氧絕緣件,2021年凈利潤達5593.89萬元。 在麥克奧迪之外,本期還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阿科力(603722.SH),這家專注研發及生產各類化工新材料產品的企業近期自身出現環境違法行為。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無錫市生態環境局于2022年2月14日對該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阿科力位于新廠區的“年產2萬噸脂肪胺擴建項目及1萬噸高透光材料新建項目”于2015年12月通過原無錫市環保局的環評審批,項目第一階段(年產1萬噸脂肪胺及2500噸光學材料單體)于2018年1月建成,并于2019年3月通過廢水、廢氣和噪聲的自主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后投入生產至今。該項目屬于納入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的項目。但阿科力新廠區至2022年2月14日檢查之日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且在排放污染物。阿科力由此被處以23.6萬元罰款。 對于這項處罰,同樣被納入2022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阿科力,在4月26日公告了處罰情況,并稱,其自2019年3月開始進行該項目排污許可證的申報領取工作,但申報過程處于排污許可證填報系統優化完善階段,公司經歷多次補充修改申報,導致了申領工作未能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直到2022年3月9日才取得排污許可證。此外,阿科力表示,在申領排污許可證期間,公司嚴格落實污染物治理工作,做了大量環保工作,所有排放指標穩定達標,且均大大低于環評批復的排放標準,同時在此期間,公司未發生其他環境違法行為。 在上述公司之外,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本期,多家上市公司因參股及間接參股企業登上環境風險榜。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余宗杰、何京蔚、李霞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 A股環境風險榜詳細數據查詢及可視化互動專題,請點擊鏈接或掃描二維碼查看。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不卡 |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丝袜另类图 | 欧美大片一级中文字幕 | 日本久久午夜不卡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小综合 | 偷偷鲁2019丫丫久久好吊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