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12 21:56:37
◎宇環數控2021年業績表現優異,延續了2020年以來的業績大幅增長。但也要看到,第一大客戶捷普科技在2020年和2021年為宇環數控貢獻了78.79%和62.76%的銷售收入。宇環數控曾被深交所質疑是否對捷普科技存在重大依賴,這一問題如今看來似乎仍值得繼續追問。
◎華中數控在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成為宇環數控的第一大供應商。宇環數控在年報中披露,其在2020年對第一大供應商華中數控的采購金額為5963.10萬元。但這與華中數控所披露的對應情況存在較大差異。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文多
近日,宇環數控(002903,SZ)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延續了2020年以來的業績大幅增長。收入中,第一大客戶捷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普科技)在2020年和2021年為宇環數控貢獻了78.79%和62.76%的銷售收入。
宇環數控曾被深交所質疑是否對捷普科技存在重大依賴,盡管宇環數控曾進行過回復,并予以否認,但這一問題如今看來似乎仍值得繼續追問。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宇環數控披露的對2014年公司第一大客戶廣陸數測(002175,SZ,即現在的東方網絡)的銷售數據,以及對2020年公司第一大供應商華中數控(300161,SZ)的采購數據,與廣陸數測和華中數控所披露相關情況存在較大差異。
圖片來源:公司2021年年報截圖
2020年,宇環數控的營業收入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27.22%和207.26%,實現了連續“三連降”之后的“大逆轉”。2021年,宇環數控的營業收入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繼續分別同比增長44.10%和125.7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宇環數控連續兩個年度業績大增,與其第一大客戶捷普科技直接相關。2020年和2021年,宇環數控對捷普科技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40億元和2.75億元,分別占公司整體營收的78.79%和62.76%。
捷普科技在宇環數控客戶陣營里的“鶴立雞群”也引起深交所關注。深交所曾向宇環數控下發2020年年報問詢函,其中便問及宇環數控對捷普科技是否存在重大依賴。彼時,宇環數控以公司2021年一季度的訂單總額中,來自捷普科技訂單僅占18.42%為由,否認了對捷普科技存在重大依賴。
不過,從2021年的整體情況來看,捷普科技再度為宇環數控貢獻了超六成的銷售收入,這令宇環數控彼時的否認理由,如今有些站不住腳。
回顧歷史,在上市前的2016年,宇環數控也曾經歷了與2020年一樣的“爆發”時刻,而業績“爆發”的“功臣”同樣也是捷普科技。
2016年,宇環數控的營業收入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35.67%和367.74%。其中,宇環數控對捷普集團(指Jabil Group,捷普科技是其下屬公司之一)下屬各公司的銷售收入為2.08億元,占公司整體營收的80.16%。
宇環數控對捷普集團下屬公司銷售收入及占營收比例情況
之后的2017年,宇環數控上市,但業績也開始持續3年下行。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宇環數控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3.74%、20.18%和64.34%,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1.39%、85.20%和340.03%。
對于2017年至2019年業績的下滑,宇環數控主要將其歸因于機床行業的發展、下游消費電子行業的發展等宏觀因素,對捷普集團下屬各公司的銷售情況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則始終未予提及。
宇環數控也曾披露其近年來對捷普集團下屬各公司的主要銷售情況,其在2017年向捷普集團下屬各公司銷售1547.21萬元,在2018年和2019年則不存在(主要)銷售情況。
在對捷普集團下屬各公司存在較大的依賴之外,記者還注意到,宇環數控近年來披露的多處產銷數據存在“打架”現象。
回溯至上市之前的2014年,宇環數控IPO招股書披露,其在2014年對第一大客戶廣陸數測的銷售金額為1971.50萬元,占公司整體營收的19.80%。
但是,廣陸數測在其年報中披露,其在2014年對第一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僅為462.60萬元,對前五名供應商的合計采購金額也僅為1857.92萬元,這無疑與前述宇環數控對其1971.50萬元銷售金額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
再回到2020年,這一年,宇環數控推出新產品YH2M8590系列數控多工位拋光機,并借此再次獲得捷普科技的大單,該產品被應用于iPhone12手機中框表面外觀件的加工。
YH2M8590系列數控多工位拋光機,配置的是華中數控HNC-808Di數控系統。
也因此,華中數控在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成為宇環數控的第一大供應商。宇環數控在年報中披露,其在2020年對第一大供應商華中數控的采購金額為5963.10萬元。
圖片來源:公司2020年年報截圖
而華中數控披露的年報則顯示,其在2020年對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金額也僅為3500.25萬元,并未達到宇環數控披露的對華中數控采購金額。
圖片來源:華中數控2020年年報截圖
對于上述購銷數據存在的差異,4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宇環數控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時間未獲回復,記者后續也多次致電宇環數控,電話未能接通。
2020年,在業績大反轉的節點,宇環數控推出了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授予的股票總量為240萬股,占彼時公司總股本的1.6%,授予價格為6.09元/股,較彼時二級市場股價折價超四成以上。
然而,上述被授予股份解禁的業績考核目標為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400萬元、3000萬元和3600萬元。而之前的2019年、2018年、2017年,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5.7萬元、3435萬元、7898萬元。
另一邊,宇環數控的“老”股東們則在公司上市后頻頻“套現離場”。
在上市一年后的2018年10月,剛一解禁,合計持股比例達5.63%的股東達晨創泰、達晨創恒、達晨創瑞便宣布擬合計減持宇環數控不超過2%的股份,計劃實施完成時實際減持公司股份1%。
上市之前,除了上述3名股東,宇環數控還擁有機構股東華騰一號和瀏陽信投,在首發上市后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81%和1.13%。
根據2019年報,到了2019年末,上述5家機構股東均已不在宇環數控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之中。彼時,宇環數控的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為0.24%。
另外,宇環數控的實控人以及董監高人士也進行過股份減持。
在3年限售期滿后的2020年10月,宇環數控副總經理彭關清和監事會主席鄭本銘便也開啟了股份減持計劃,分別擬減持宇環數控不超過0.42%和0.28%的股份(最終鄭本銘實際減持公司0.13%股份)。
實控人之一的許燕鳴已在2021年減持了宇環數控1%的股份。2021年12月,另一實控人之一的許世雄也披露,擬減持宇環數控不超過2%的股份。
目前,宇環數控實控人及董監高人士的減持仍在繼續。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6594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