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最新調倉動作來了!韓創大舉殺入博杰股份,鄭有為減持新奧股份,侯昊加倉沃森生物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4 20:35:29

          ◎大成基金韓創大舉殺入博杰股份,包括其管理的大成睿景、大成景氣精選、大成新銳產業,合計持股約145萬股。

          ◎國泰基金鄭有為減持新奧股份,其管理的國泰江源優勢精選去年第四季度末持有2000.01萬股,截至今年3月18日已減至1512.88萬股。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葉峰    

          3月24日,多家上市公司公布最新前十大流通股東明細,部分明星基金經理調倉動作曝光。大成基金韓創大舉殺入博杰股份,包括其管理的大成睿景、大成景氣精選、大成新銳產業,合計持股約145萬股;國泰基金鄭有為減持新奧股份,其管理的國泰江源優勢精選去年第四季度末持有2000.01萬股,截至今年3月18日已減至1512.88萬股;此外,在桐昆股份此前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明細里,截至3月18日,廣發基金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高端制造、廣發興誠、廣發誠享均在去年第四季度末持倉基礎上有所減持。

          韓創大舉殺入博杰股份

          年初至今,上市公司回購名單持續擴容,包括像博杰股份這樣的次新概念股也加入其中,部分公募基金也開始在前十大流通股東明細中嶄露頭角。

          3月24日,博杰股份公布最新前十大股東持股明細,大成基金旗下三只產品均上榜,包括大成睿景靈活、大成景氣精選六個月、大成新銳產業混合。這三只基金均由韓創管理,統計顯示,總計持股約145萬股,大成睿景靈活持股74.31萬股為其第三大流通股東。

          博杰股份在2020年2月5日在深交所上市,發行價格34.6元/股。是一家專注于工業自動化設備與配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醫療電子和工業電子等行業的電子產品性能測試及產品組裝。

          公司上市后,股價一度上漲至135.27元/股(前復權),但隨后股價下跌,截至2022年3月24日收盤,股價報42.60元/股。此前亦有包括南方基金、廣發基金、睿遠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機構調研該公司,不過從其上市后的歷次財報中難見公募重倉身影。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盡管次新概念股“少莊”且沒有嚴重的“套牢盤”,但未來或面臨此前一級市場投資機構的減持壓力,從數據上來看,此前該股受基金關注極少,Wind統計顯示,上市首年基金持股數量僅56.77萬股,約占總流通股本的1.63%。

          韓創曾在今年2月就A股投資公開分享其觀點,表示不會特別重配某個行業或者某個細分領域,但會配置部分成長方向的個股,對于成長方向的把握,他關注信息化、數字化對偏傳統行業的改造,并稱會觀察和跟蹤消費電子、AR、VR的發展狀況。

          鄭有為減持新奧股份

          同樣對成長概念股青睞的還有國泰基金的鄭有為,他曾公開表示,如果說2021年的主旋律是分化與波動,那么2022年的主題就是回歸。并表示,資金會從向頭部50家公司集中的趨勢里走出來,走向市值幾十億或者一兩百億的成長型企業中去。

          去年第四季度,鄭有為管理的國泰江源優勢精選新進入新奧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序列,該股同時也是當季基金的第四大重倉股。彼時的新奧股份股價尚在19元附近,總市值也在500億左右,或與鄭有為看重的市值參考區間有一定差異,但總體來看,去年四季度持倉獲得正收益,Wind統計顯示,區間漲幅為0.44%。

          不過,根據新奧股份3月24日公告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持倉數據來看,國泰江源優勢精選已對其進行了減持。截至3月18日,該基金持有新奧股份1512.88萬股,對比去年底持有的2000.01萬股已減去近487萬股,減持幅度達24.35%。

          新奧股份是國內清潔能源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天然氣上游提供產品和服務。鄭有為在去年第四季度報告中總結稱,化石能源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能源供給角色,因此在四季度對需求供給側給予更多的投資傾斜,但表現不夠理想的原因,主要因周期性板塊拖累所致。

          展望2022年,鄭有為稱,穩定是重要的宏觀訴求,也是壓倒一切的任務。“通過寬財政、寬信用、寬貨幣穩定國內總需求(消費與投資),是實現宏觀目標的重要手段,從貨幣信用框架而言,判斷2022年上半年即將步入信用、貨幣同時寬松的象限,對股票市場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若因風險偏好波動導致下跌是很好的買入機會。”

          沃森生物、桐昆股份等均現“頂流”調倉

          此外,在已公布的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明細中,沃森生物、桐昆股份也獲得“頂流”經理調倉,前者獲招商基金侯昊加倉,后者遭廣發基金鄭澄然減持。

          根據3月24日沃森生物的公告,截至3月18日,侯昊管理的招商國證生物醫藥(LOF)持股數量來到2634.93萬股,相較于去年第四季度末持有的2443.24萬股,小幅度加倉。

          彼時季內沃森生物的股價表現不甚理想,季內跌幅超11%,不過從今年3月份開始,股價明顯走強。截至3月24日收盤,沃森生物報收58.97元/股,在最近的11個交易日內漲近45%。

          侯昊在最近半年多時間里多次公開表示,生物醫藥指數跑輸市場,醫藥企業業績分化明顯,預計后續分化趨勢仍會繼續。但醫藥板塊前期調整較為充分,估值溢價率明顯回落,估值切換行情值得期待。

          另據觀察,廣發基金鄭澄然最近減持了桐昆股份,在桐昆股份此前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明細里,截至3月18日,廣發基金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高端制造、廣發興誠、廣發誠享均在去年第四季度末持倉基礎上有所減持。該公司是中國滌綸長絲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但從股價表現來看,截至3月24日收盤,桐昆股份股價今年以來已跌超17%。

          事實上,去年第四季度,市場中確實出現了較大的分化,偏周期類的資產跌幅較大。不過鄭澄然在廣發誠享去年四季度基金的運作分析中表示,配置化工、光伏、機械等板塊,一方面出于對2022年經濟預期的看好,周期類品種有一定修復的機會,特別是帶成長性的周期類品種,業績上以量補價且有提估值的潛力。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5050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热线29 | 色综合天天综合精品网国产在线 | 香蕉伊大在线中字色中文 | 综合久久亚洲经典 | 婷婷丁香五月天婷婷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