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區 2022-01-20 20:47:04
◎2021年成都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優秀案例
依托園區載體,圍繞人和產業的需求,搭建“人、業、場 ”服務平臺,聚焦服務園區工作人群和在地社區居民“兩類人”,整合生產性服務業和社區商業“兩類業”,運營產業載體和商業載體“兩種場”,打造工作學習、生活娛樂場景,構建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產業園區和公園社區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社區,推動人才扎根成長、產業創新發展、社區煥發活力。
“人業場”智慧服務體系 成都市新津區供圖
(一)聚焦“人”的服務,建設新人才數字社群服務體系。落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踐行“城市的核心是人”這一價值取向,對智能制造產業園的“人”進行畫像,打造特色的智能制造新人才圈層,提供全旅程的運營與服務。根據用戶需求,設置用戶個人的“社群碼”,逐步實現一碼暢享掃碼支付、掃碼通行、掃碼登記等功能,并通過用戶數據分析用戶行為,打造更精準的服務,提供便捷的全方位體驗。
(二)提供精準服務,搭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完善企業數據信息,打造每個企業獨特的“企業碼”,建立數字化企業檔案,設計企業在不同階段的服務場景,搭建完善的企業服務運營體系。鏈接公共服務資源,下沉企業常辦政務服務事項,根據“企業碼”主動分析推送政策,一鍵申報,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功能區”。
(三)創新數據服務,賦能產業功能區高質量發展。搭建數據駕駛艙實現可視化管理。對功能區內的基礎設施、不同載體、各類企業、居民進行統籌管理,并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形成功能區一張圖。對人員流動、產業發展、資產運營等領域數據全盤考慮、智能分析,支撐后續產業政策、居民管理以及區域發展方向的制定,實現決策一盤棋。
(四)統一標準融合,建設產業功能區智慧空間。以統一標準、全面融合為原則,對功能區內不同載體進行統籌管理。統一功能區內各空間的數字化建設標準,逐步實現停車、工位、會議室等資源全功能區協同,支撐功能區內的多個空間的打通和資源流動。
“人業場”智慧服務平臺 成都市新津區供圖
通過搭建“企業服務、社群服務、園區管理”數字化服務平臺,構建產業園區(社區)“一站式”數字化運營服務體系,運用“社群碼”和“企業碼”等數字化工具,實現人、企業、資產高效協同,提升產業人才和社區居民便捷智能服務效率,改善企業需求與市場要素匹配,達成人才、產業、空間精準匹配、協同發展。提供基礎服務,在企業入駐階段,提供入駐前準備、入駐后行政、辦公支持等服務,實現企業拎包入駐。提供成長服務,通過“企業碼”分析企業數據,為其提供相匹配的服務推薦,包括工商財稅、金融、法律等服務,幫助企業專注于主營業務,提升其發展效率。提供產業服務,導入先進區域產業資源和企業服務經驗,針對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相關產業,提供產學研對接、創新孵化、圈層服務等。
封面圖片來源:成都市新津區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