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7 00:31:29
隨著2021年進入倒計時,忙碌了近一年的廣州白云機場將結束一個“不容易”的安全生產年。去年以來,面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白云機場在實現“零擴散、零感染”目標基礎上,全力恢復生產業務,做到疫情防控和生產發展雙促進。
歲末之際,回望過去,2021年白云機場頂住了國內疫情散發、境外疫情輸入的多重防控壓力,在管理和服務質量創新上屢創佳績,接連“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國際機場協會(ACI)總干事級機場服務質量榮譽榜”,在SKYTRAX全球機場排名位列第14,較去年躍升了16個名次,為航空業內樹立了標桿。
在航班管理上,白云機場建立航班運行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形成“白云標準”,持續推進智慧機場建設;在旅客服務上,白云機場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春風服務”品牌,推動服務創新與突破。未來,白云機場將繼續深化“為航司旅客辦實事”的理念,充分發揮數字化管理與真情服務的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建立“白云標準” 全流程保障航班運行
對于民航機場來說,為了保證每架航班的調度安全,讓旅客便利出行,同時提高民航工作效率,航班管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面對復雜的業務、密集的數據、實時性強的要求,航班的精準高效管控并非易事。
面對這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白云機場在航班運行管控中引入全生命周期管控理念,以“秒級運控”為目標,從航班計劃、航班運行、品質與效率等方面,對航班流程節點重新定義,明確接口標準、數字化要求和數據質量標準等,建立航班運行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形成“白云標準”。
在“白云標準”規范有序的引導下,白云機場成為了目前國內唯一一家以機場為主體啟動快速過站的單位。2020年白云機場共組織快速過站航班2292班,將窄體機型平均過站時間壓縮至35分鐘以內。作為全國首個全面接管機坪管制業務的機場,白云機場在行業內率先推行“航班推出預管理”,2020年航空器平均滑出時間15.48分鐘、滑入時間7.04分鐘,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全年航班放行正常率達91.79%,同比提高2.69%,連續5年居同量級機場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機場還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為打造世界一流樞紐機場全面賦能,近年來實施了包括一朵云、一張網、一張圖、一個身份在內的“4個1”工程,成為首批智慧機場建設示范項目單位。通過云服務工程、物聯網工程、GIS工程、One ID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白云機場實現了“智慧服務”“智慧運行”“智慧安全”“智慧商業”“智慧管理”“智慧生態”,打造了國內智慧機場建設的標桿。
打造“春風服務” 滿足旅客美好出行需求
不管是航班的精準化管理,還是智慧機場的建設,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讓旅客出行時“如沐春風”,實現服務的高效率、無障礙、人性化。
近年來,白云機場以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為目標,傾力打造“春風服務”特色服務品牌,充分發揮統籌管理能力,多措并舉努力開創服務提升新局面。
在機場中轉方面,白云機場聯程中轉實現一次支付、一次值機、一次安檢和行李直掛四項便利化服務,跨司中轉實現一次值機、一次安檢和行李免提三項便利化服務。微信上線中轉預約服務小程序,實現無托運行李旅客無感中轉。數據顯示,2021年1~6月白云機場代理的中轉旅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3倍。
在無接觸服務方面,航站樓、停車樓直梯全面加裝無接觸智能呼梯系統;增設高溫消殺機器、消毒機器人、行李消毒機、手推車消毒機等防疫設備;配合出港旅客核酸陰性證明查驗工作,快速調整入樓流程,前移退改簽咨詢服務與志愿者服務;在停車樓核酸檢測點增設維序和服務人員,維護秩序、確保乘機旅客優先檢測。日前因疫情防控及無接觸服務表現突出,白云機場也成為國內首家獲評SKYTRAX“疫情防控五星認證”機場。
在真情服務方面,白云機場推出粵語、潮汕話、閩南語等方言和韓語、日語等小語種服務;在入樓查驗處為老年旅客和其他有需要旅客設置“無健康碼通道”;增加兒童旅客出行樂趣,推出造型多樣的兒童餐、舉辦球類趣味活動、升級童趣安檢通道、開展童趣旅行線上營銷活動;關注旅客需求,增設低位充電設施,投放710張可充電按摩座椅,完成30臺充電樁建設;試運行智能吸煙室,通過應用圖像自動識別技術,節省旅客排隊和登記時間。
未來,白云機場將繼續秉承高質量發展理念,持續加強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為廣大旅客營造更加安全高效、舒適便捷的出行環境。 文/機場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