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09 23:33:42
◎百世一季度營收為65億元,同比增長29.9%,凈虧損為6.045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
◎快遞業務占總營收比例從去年的67.6%下降至57.1%,快運、供應鏈業務則成為戰略重點持續增長,在去年12月凈利潤轉盈之后,百世能否在這些“非快遞”業務加持下實現盈利?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實習編輯|陳劍銳
在去年11月宣布戰略調整之后,百世交上了2021年的首個單季成績單。
6月9日,百世集團(BEST.US)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財報顯示,百世一季度營業收入為6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9.9%,凈虧損為6.045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分業務來看,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快運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0.9%,供應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8%,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16.3%。
去年11月,百世對外公布戰略調整計劃,包括主營業務(快遞、快運、供應鏈)、非主營業務、管理團隊和成本優化四大方面,本次的財報也一定程度體現出該戰略調整初見成效。除快運、國際等業務的大幅增長外,財報顯示,百世一季度快遞單票成本同比下降15.1%。其中,單票運輸成本為0.63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7%。而快運業務單噸成本同比下降20.6%,單噸價格同比下降5.4%。
在七家快遞上市公司中,百世因長期巨額虧損與其他公司存在較大差距,而隨著快遞行業競爭加劇,百世也在不斷尋找快遞業務之外的增長空間和盈利機會。
如今,快遞業務占總營收比例從去年的67.6%下降至57.1%,快運、供應鏈業務則成為戰略重點持續增長,在去年12月凈利潤轉盈之后,百世能否在這些“非快遞”業務加持下實現盈利?
進入2021年,快遞市場“價格戰”持續激烈,這在百世財報中披露的營收數據也有著直觀體現。
財報顯示,百世一季度營收64.97億元,同比增長29.9%,主要原因是快遞和貨運業務量強勁增長,但百世也在財報中坦言,營收增長有部分被快遞和貨運業務部門平均售價的下降抵消。
財報顯示,百世一季度快遞服務業務營收為人民幣37.131億元,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3.756億元相比增長10.0%,包裹投遞量同比增長33.6%,但由于每件包裹的平均售價同比下降17.6%,一定程度抵消了營收增長。對于每件包裹平均售價的下降,百世解釋稱,主要是由于競爭激烈的市場動態。
雖然單票價格持續下降,甚至抵消了營收增長,但與其他快遞公司相比,百世的單季業務量依然不占優勢。百世17.57億票的數量距離中通(44.75億件)、韻達(36.03億件)、圓通(31.45億件)、順豐(24.72億件)以及申通(21.39億件)存在不小差距。
百世一季度單票價格的降低一定程度來自于單票成本的改善。財報顯示,一季度百世快遞單票成本同比下降15.1%,其中,單票運輸成本為0.63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7%。快運業務單噸成本同比下降20.6%,單噸價格同比下降5.4%。
百世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韶寧表示:“該季度業績反映了戰略調整帶來的業務改善,也反映出我們仍在面臨持續挑戰。公司將繼續著眼于長期成功,執行原有戰略,依靠電商發展,發揮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獨有優勢。”
基于當前的市場狀況和現有業務,百世集團在財報中預計,公司2021財年全年的營收將達340億元至360億元之間。
快遞市場競爭激烈,讓百世將更多的重點投向了快遞以外的業務。而在快遞業務營收占比下滑之后,快運、國際等業務也在新的戰略調整后得到了大幅度增長。
財報顯示,百世供應鏈在第一季度持續保持高增速,云倉完成訂單超1億單,同比增長20.6%,其中加盟云倉完成訂單量5280萬單,同比增長30.6%。受益于成本優化等策略,本季度供應鏈業務的毛利率為5.4%,同比提升4.6個百分點。
國際業務方面,第一季度,東南亞的快遞包裹總量達到3084萬件,同比增長249%,同時由于規模效益顯現,毛利率同比提高了22.2%。快運方面,百世快運第一季度貨運量超過194萬噸,同比增長81%,占總營收比例由去年的13.7%提升至18.1%,貨運量為194.5萬噸,同比增長81%。
4月25日,周韶寧在網絡大會上公開確認,快運業務目前正在融資階段,最快會在2022年完成上市。百世集團高級副總裁、百世快運總經理柳濤表示,百世快運今年將新開干線超520條,新增投入干線運力超1萬噸,通過線路直發、運力擴容來提升時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百世快運2021年的業績目標為貨量超1100萬噸,同比增長32%,門店達22000個,同比增長25%。
可以看出,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快遞業務增長遇阻,百世將更多希望寄托在快運、供應鏈和國際業務上,但是短期來看,這些業務的增長也未將公司拉出虧損的泥潭。財報顯示,百世第一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6.045億元,僅比上年同期的凈虧損6.67億元稍有收窄。
今年5月,安能物流正式赴美遞交招股書,在快運行業掀起不小的波瀾。在業內看來,快運市場在進入數字化競爭階段之前,還將面臨一場相比于此前更為激烈的價格戰,兩年后,快運公司之間的差距或將拉開。
除此之外,國際、供應鏈等業務也是其他快遞公司重點布局的方向,尋求快遞業務之外的新業務增量也成為行業主要玩家的共同策略。對于百世來說,雖然業務增長迅猛,但這些業務能否成為加分項并帶來實際收益,又能否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也是其當下的較大挑戰。
截至發稿前,百世股價1.44美元/股,較前日下跌11.11%,市值5.58億美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