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9 16:01:26
◎年報顯示,申通2020營業收入215.66億元,同比下降6.60%;歸屬凈利潤為3632.73萬元,同比下降97.42%;扣非凈利潤為-3097.96萬元。
◎2021年一季度,申通營收52.6億元,同比上升47.28%;2021年前三個月的業務量同比增長110.25%、146.98%、61.74%,領跑同行。但扣非凈利潤為-9535.1萬元,同比下降524.16%。
◎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對于申通來說,業績增速是急需提升的指標之一,如果申通能在今年1-2季度的淡季能夠保持去年4季度的態勢,或將迎來新機會。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實習編輯|陳劍銳
作為曾經的“通達系”老大哥,申通快遞正處在一場劇烈轉型和艱難考驗中。
4月28日晚間,申通快遞(002468.SZ)發布2020年財報及2021年一季報,年報顯示,申通2020營業收入215.66億元,同比下降6.60%;歸屬凈利潤為3632.73萬元,同比下降97.42%;扣非凈利潤為-3097.96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56.79%。
而在2021年一季度,申通營收52.6億元,同比上升47.28%;2021年前三個月的業務量分別同比增長110.25%、146.98%、61.74%,領跑同行。但歸屬凈利潤為-8952.1萬元,同比下降253.39%;扣非凈利潤為-9535.1萬元,同比下降524.16%。
不過,盡管業績數字不如人意,但就資本市場情緒來看,截至4月29日A股收盤,在順豐控股、韻達股份當日紛紛收跌的背景下,申通快遞盤中仍然保持翻紅,最后平收。
實際上,就當前市場競爭態勢來說,申通的業績下滑頗在意料之中。與此同時,申通股價在2020年整體跌幅超過48%,今年以來,申通股價再度下滑超過15%,市值大幅縮水。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3月阿里首次以46.65億元間接控制申通快遞約14.65%的股權后,阿里再次增持申通股權,截至目前阿里已持有25%申通股權,阿里與申通的生態協同也在繼續推進。
2020年618期間,申通快遞成為通達系公司中第一家做“預售下沉”的快遞企業。與此同時,在線上,申通快遞實施了“ALL-IN-Cloud”戰略,成為通達系首家將全部業務系統搬到云上的快遞企業。此外,新業務持續被孵化,涌現出了諸如“預售極速達”、倉配一體、同城配送在內的一批創新業務,國際服務能力也大幅提升。
在申通2021年的業務規劃中,其與阿里的戰略協同也占據較大篇幅。申通在財報中表示,未來業務會借助與阿里及菜鳥網絡業務體系的合作,孵化相關新興業務板塊,如菜鳥裹裹時效產品、C2M、社區團購、4PL等相關業務領域。
背靠阿里大樹,申通轉型何時進入收獲期,資本情緒或是一個縮影,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根據申通快遞發布的2020全年以及2021年一季度財報可以看到,申通這兩年遭遇了凈利潤的大幅下滑。
2020年報顯示,公司全年完成業務量約88.17億件,同比增長19.62%,市場占有率10.58%,甚至有被順豐(全年業務量81.37億票)反超的危險。
而根據2020年1-12月累計業務量增速排名看,順豐(68.5%)>韻達(41.4%)>圓通(38.8%)>行業(31.2%)>申通(19.7%)。
對于業績大幅度下滑,申通曾在2020年度業績快報中解釋,主要原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價格下降幅度較大,為維持快遞網絡的健康發展,加大了市場政策的扶持力度;此外,公司結合整體運營情況,適當加大融資力度,新增部分銀行借款,導致財務費用有所增長。
申通表示,未來公司將結合市場環境靈活調整相應的政策方式,保持公司網絡長期穩定發展。同時采取多樣化的融資方式,逐步改善融資結構,控制融資成本。
年報顯示,申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56.79%,申通解釋稱,主要是快遞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和疫情影響導致當期快遞收入下降幅度較大導致。
值得一提的是,年報中提到,2020年申通繼續推進轉運中心直營化。截至2020年年底,申通快遞服務網絡共有轉運中心68個,其中自營轉運中心64個,自營率約為94.12%。
對于一季度的虧損,申通曾在業績預虧公告中解釋稱,主要由于市場競爭加劇,市場價格繼續保持低位運行、公司春節期間對于快遞員補貼支出較大,以及一季度業務規模不及預期,導致期間公司產能利用率較低,單票固定成本增加較大等原因。
雖然經營業績不及預期,但是也可以看出申通在積極作出改變。
今年年初,申通完成高管換屆,同時,股東分立暨權益變動完成,阿里網絡成為持有上海德峨100%股權的股東,通過上海德峨間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為25%。
申通方面曾向記者表示,申通正在推進數字化轉型,在將全站業務搬遷至阿里云后,開始向數字化2.0階段邁進。2020年雙11前,申通宣布將全站業務搬遷至阿里云,成為快遞行業首個全站業務使用公有云的組織。申通表示,2020年雙11在IT投入上降低了30%的費用。
在對2021年的規劃中,年報提到,申通將結合自身的服務能力及網絡優勢,充分借助與阿里及菜鳥網絡業務體系的合作,孵化相關新興業務板塊,如菜鳥裹裹時效產品、C2M、社區團購、4PL等相關業務領域,不斷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提升公司產品綜合競爭力;加強與電商平臺及新興商流業務場景的合作,建立商流端長效穩定的合作關系,推動公司業務發展與市場規模穩步提升。
申通同時表示,未來將通過借助阿里/菜鳥的技術賦能,打造新一代快遞生態操作系統,旨在依據智能預測的未來業務體量,確定預算期內業務目標,實現成本、產能視角下營運網絡資源可計劃、動態可調控,聚焦分層客戶服務。
根據年報數據,2020年申通研發投入1.46億元,同比增長16.12%。不過在轉型過程中,申通資產負債率也在逐年攀升,數據顯示,申通2018年、2019年、2020年的資產負債率為27.81%、33.53%、44.57%,今年一季度資產負債率已經提升到48.52%。
快遞專家趙小敏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一方面,申通為最早上阿里云的企業,未來申通的經營成本或能加速下降,另一方面,申通菜鳥裹裹比重加速提升。此外,申通試水同城業務,或許對于客戶粘性有一定的幫助。這些都為申通未來的業績增長帶來了想象空間。不過,申通更需要從網絡到總部及加盟商全網理念更加統一,今年或將保持一個較為正向的發展路徑。
不過在他看來,從市場角度來看,申通股價下跌幅度較大,到了需要修復的時候。未來,對于申通來說,業績增速是急需提升的指標之一,而在利潤方面,如果申通能在今年1-2季度的淡季能夠保持去年4季度的態勢,或將迎來新的機會。
如今一季度業績已披露,對于申通,市場還有多大的耐心?
截至4月29日A股收盤,申通股價以8.53元平收,市值130.88億元。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