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07 22:06:20
◎4月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中國食品飲料資本論壇暨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創新力榜頒獎盛典成功舉辦。“2021中國食品飲料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TOP50”、“2021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創新力榜”同步發布。
每經記者|方京玉 每經編輯|湯輝
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背景下,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已經全面恢復過往的火爆局面。今年1-2月,餐飲行業實現收入7085億元,同比大增68.9%,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為2828億元,同比增長10.9%,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為439億元,同比增長36.9%。食品飲料行業發展已回到正軌,但是在經歷疫情后,行業的內生邏輯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疫情加速了線上進程,使得食品飲料的消費場景更加多元化。同時,營銷模式創新潮起,直播帶貨等新模式越來越普遍,也讓行業誕生了許多新茶飲品牌與網紅飲品品牌。在資本市場,既看到傳統行業龍頭公司體量繼續擴大,也有不少新面孔陸續登場。
食品飲料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與經濟發展與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緊密相連,行業的增長、擴容、升級的大趨勢不會改變。但是在新變局到來的背景下,如何才能緊跟行業騰飛的步伐,追隨新世代消費者的腳步,繼續收獲資本的青睞?
4月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中國食品飲料資本論壇暨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創新力榜頒獎盛典成功舉辦。眾多行業內外知名企業代表,行業消費新場景的代表企業,以及知名投資機構在成都匯集,熱議新變局下行業騰飛之路。
在此次食品飲料資本論壇中,疫情催生的行業新業態成為了與會嘉賓重點談論的話題之一。
因為疫情影響,食品飲料行業2020年上半年與下半年呈現了比較明顯的分化。在疫情蔓延的階段,許多細分領域完成了一輪加速滲透。但隨著疫情影響在下半年減退,一些在疫情中放緩甚至停滯的行業開始修復或增長。
論壇上,長江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董思遠提到,在疫情中崛起的典型行業有奶酪、雞尾酒、低溫酸奶等,這些新興的細分品類早就存在了,但是在去年的疫情期間,因為居家消費的影響,這些品類整體的滲透速度相比往常明顯提高,所以這些領域也誕生了很多代表性牛股。
董思遠認為,目前來看疫情對食品飲料行業中長期的發展沒有太大影響,也對行業的中長期發展保持看好。
長江證券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董思遠在論壇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渠道變革對于整個食品飲料行業而言是永恒的話題。去年疫情期間,線上業態的快速崛起對行業變革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直播帶貨、網購熱潮迫使一些行業的傳統企業變革,快速布局新興渠道。同時,一些反應較慢的企業也在疫情中遇到不小挑戰。
去年整個行業令人意外的驚喜出現在調味品行業。因疫情的催化,居家消費崛起,其中復合調味品快速爆發。董思遠表示,因為疫情催化,居家消費崛起,C端的復合調味品快速爆發,能看到很多終端、經銷商、渠道商全部賣斷貨了。
申唐集團&九眼橋董事長唐申對于疫情期間調味料行業的爆發體會尤其深刻。他在現場分享中提到,疫情對于調味料的影響真的非常大,因為大家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
“我之前老開玩笑說,我們這個行業原來都是別人看不起的,基本上都是柴米油鹽,掙的是毛毛錢。然后發現因為疫情變天了,公司開始接待各種投資人,銀行也打電話問你需不需要借錢。疫情中很多公司的收入都降低了,但是我們的收入卻在上漲。”唐申表示。
在這兩年的資本市場上,休閑零食、飲料、乳品等賽道的企業IPO數量持續攀升。而在市場層面,人造肉、新中式茶飲、無糖飲料等細分領域的新秀企業不斷涌現,且后勁十足。在直播帶貨等新營銷模式風潮到來時,一些更加創新、符合年輕人品味的年輕品牌可謂實現了在風口“起飛”。
同時,人造肉、冷食燕麥等代表著綠色與健康生活題材的公司也在資本市場獲得了資金關注。
天貓食品生鮮事業部高級營銷專家林雯在論壇上透露,“零脂”、“代餐”品類在去年開始明顯爆發。
“我們在整個天貓上面看到的是什么?零卡、減鹽、天然有機這樣的一些商品,它呈現出了更強的爆發力。舉個例子,像零脂這樣的一個詞匯,在天貓過去一年的搜索同比增長超過了2000%,以這種減鹽、降油這樣的一些貨品,也躋身到了top10的單品中。此外,更加健康控脂、控卡的代餐品類在去年也出現了爆發。”林雯表示。
來自天貓食品生鮮的數據顯示,大健康已經成為了食品生鮮行業發展的第一要務,主導家庭食品生鮮消費的核心人群對于食品和生鮮的需求,更呈現了向健康、品質化、消費升級的轉變。另一方面,年輕人也顯現出了更崇尚國潮國貨的傾向。
林雯透露,行業當中出現了一批新生代的力量,“年輕人要的是什么,更加便捷。同時他們處于中國這幾十年高速發展的時期,對于文化的自信比任何一代其實是更強的,他們更崇尚于國貨國潮。”
西麥食品投資發展部副總裁李驥表示,在即食燕麥行業,代表著具有高營養、更天然特點的燕麥產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起源于國外的冷食燕麥這兩年受到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的熱烈追捧。他預測,未來冷食燕麥細分領域擁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更新潮”、“更健康”,這兩個詞在此次論壇中被發言嘉賓頻繁提到,也代表著行業未來的發展騰飛方向。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企業自身又有哪些內生原因決定著未來的發展?
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趙平在論壇現場演講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為甄別中國食品飲料公司中擁有優秀品牌力與創新力的公司,每日經濟新聞每經智庫聯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于4月6日下午發布了“2021中國食品飲料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TOP50”,發現行業上市公司更為可貴的品牌力量。
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國內外經濟專家、食品飲料行業專業機構、智庫,評選出在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品牌,于當天發布“2021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創新力榜”,評選出在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創新品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