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5 22:07:28
今年銷售目標1800億元。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陳夢妤
3月24日,中梁控股舉行全年業績在線發布會。中梁控股CFO游思嘉表示,中梁是首批試點降負債的房企,已經完成了兩條紅線的降壓。
業績方面,2020年中梁控股實現營收659.4億元,同比增16.4%;合約銷售額1688億元,同比增10.7%;2021年銷售目標1800億元,同比增速不到7%,而由于今年貨值超過2600億元,去化70%即可達標。
過去的2016~2019年,中梁控股的業績增速分別為13.1%、241.6%、56.1%、50.3%,2019年上市后的中梁持續降速,開始尋求穩健發展。
游思嘉表示,中梁是作為12家參與政策試行的重點房企之一,嚴格按國家要求來控制集團財務指標。
“我們的凈負債率自上市以來一直保持平穩,在2020年年底是66%,基本跟2019年年底持平。現金短債比方面,含非受限資金口徑達到1.1倍,如果含所有資金是1.4倍,屬于行業安全水平,所以我們去年兩條紅線都成功降壓,我們現在是黃檔房企。”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依照“三道紅線”融資新規,2020年末,中梁控股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80%,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1個百分點,但仍超出閾值;凈負債率為65.8%,與2019年末基本一致,微增0.2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為1.43,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0.73。由此中梁控股2020年年度指標“踩一線”,“由紅轉黃”成功實現降檔。
游思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三道紅線政策之后,房企買地的資金占銷售資金的40%左右。希望今年中梁的融資成本繼續下降,能平均降到8%或以下。2020年中梁的加權平均融資成本是8.5%左右,同比下降0.9%。
不過,中梁幾個重要指標如核心凈利潤和毛利率有所下滑。年報顯示,2020年中梁毛利為138.5億元,同比增加5.1%;整體毛利率為21.0%,同比下降2.3個百分點;歸屬公司擁有人凈利潤約37.5億元,同比減少約3.8%。
對此,游思嘉表示,2020年中梁確認收入的基本上是反映2017、2018年,特別是2018年買地的項目情況。期間土地市場處在較熱形態之下,尤其是2018年以后一些二三線城市,包括沿海某些城市都出現了政府限價問題,這使得中梁控股在2020年的毛利率呈現下跌。
“我相信,2020年毛利率下跌的企業不只是中梁,行業整體特別是長三角市場為主的房企,以及部分珠三角市場為主的房企也可能面臨這個問題。”在游思嘉看來,2020年受政策及市場布局的影響,中梁控股只是毛利率出現下滑房企中的一員。
至于銷售增幅問題,游思嘉表示,“三道紅線”之后,整個行業的銷售增長率正在回歸正常水平,未來2年到3年整個行業的增長率都會是個位數。
對于市場預期,中梁控股在公告中表示,隨著政府對房地產的政策底線趨向更加明確,未來房地產市場將在較長時間內同時呈現出“政策調控”與“市場分化”并存的特征。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梁連同其合營聯營公司的總土地儲備約為6510萬平方米,集團應占土地儲備總量為5180萬平方米,覆蓋全國23省,153個城市。新增項目中二線及三線城市土儲金額占比92%,其中約47%位于二線城市,45%位于三線城市,四線城市占比8%。
從地區來看,其大部分土儲位于長三角與中西部;從城市能級來看,其絕大部分土儲位于二三線城市。
中梁控股執行董事及聯席總裁李和栗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該集團現有土儲可為未來3~5年內的銷售增長供應充足貨值。另據其透露,2021年中梁可售貨值約為2600億元,預期去化率69%
中梁高層表示,片面追求規模的時代已經遠去,在市場需求與競爭模式的驅動下,更強調運營和產品能力。2021年,中梁會著重提升能力與鞏固行業地位。在現時的政策環境下,房地產市場的系統風險會更為可控,“穩”的主基調更為明確。在市場資源更向大企業集中的趨勢下,全國布局、銷售規模領先的大型房企會更具能力去應對行業變革與挑戰。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