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2-08 22:38:58
本周一,A股顯著上漲,各主要股指漲幅差不多均在1%以上,其中上證綜指漲1.03%至3532.45點。雖然仍有抱團行為,但是個股的上漲整體比較均衡。
上漲的“抱團股”主要包括片仔癀、云南白藥、長春高新等醫藥股,另有茅臺、中免、寧德時代、三一重工之類。一些換手率極低的化工股表現也較強,這類股也可以算是“抱團股”。權重股中保險股明顯較弱,券商股、銀行股也稍弱,所以股指漲幅相對溫和。剛上市的重慶銀行一個板后就跌停,也許對銀行股人氣構成些沖擊。
在非權重股中,芯片股較強,軟件股卻弱了些。此外,5G通訊相關的品種相對較強。可能因國內疫情受控,且因海外疫情正面臨轉折,一些酒店、休閑等服務相關行業的個股走勢強勁,如錦江酒店、華天酒店雙雙漲停。
次新股相對較弱,原因比較復雜。最近一些C字頭次新股惡炒后一地雞毛,次新股炒作人氣自然會受些打擊。春節長假將至,短炒資金一般不太樂觀持倉過長假,故次新股炒作意愿又弱了一些。還有,注冊制很可能會在2021年全面推廣,所以市場會持續性對此作出適配性反應,一般包括次新股定位漸漸下沉。當新股越來越多時,定位走低當無懸念。
上周日晚間,交易所稱,嚴格禁止一些投資者通過股權代持、多層嵌套機構股東間接持股等方式,隱藏在擬上市企業名義股東背后,形成“影子股東”,在企業臨近上市前入股或低價取得股份,上市后獲取巨大利益的行為。
交易所此舉可以從根子上緩解股票限售股解禁這一長期困擾市場的問題,對市場健康發展是相當重要的。在我看來,市場抱團的一個較重要原因是“投資者與大多數上市公司之間根本就缺乏互信基礎”。以茅臺、中免等為例,這類股基本上不存在減持及增發壓力,故抱團合理性自然而然會增加。對于那些動不動就要增發或減持的品種,投資者抱團多半會反復躊躇,惟恐被人賣了。
上周日,央行進行了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因當日無逆回購到期,故這500億元就是凈投放,該因素顯然是大盤上升極重要的誘因之一。上周五大盤走得相當難看,沒想到央行上周日就急著出手了,所以信號意義大于這500億元,畢竟500億元其實不算太多。
節前尚有兩個交易日,除非有較明顯利好,比如釋資方面有進一步利好,周二大盤可能有些壓力,周三會走得好些。大家知道,節前兌現者最后拋售時點是周二,兩融還錢壓力也會有些。對于有閑錢者來說,也許不一定急著買股,畢竟融出能拿許多天利息。此消彼長后,市場或稍稍承壓。不過,我倒覺得倉輕的投資者正可趁此機會加緊布局。與股市波動相比,些許利息其實不算什么。
在品種方面,個人仍傾向于核心藍籌,這類股即使有些高估,時間也能沖淡其高估程度。在我看來,確定性極度重要,為了確定性,可犧牲些估值方面的要求。在這方面,外資表現得更為充分。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