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18:25:41
近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出臺了《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著眼我國鐵路發展實際作出重大部署,首次提出2035年、2050年鐵路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描繪了新時期現代化鐵路強國發展的新藍圖,開啟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新篇章。
《規劃綱要》指出,到2035年,鐵路運營總里程將達到20萬公里,高鐵運營里程將達到7萬公里,通達所有省會城市及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全面提升鐵路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現智慧鐵路。此外,加大交流合作搭建“一帶一路”大平臺,讓中國高鐵進入國際大市場。
隨著高鐵新線路的陸續投產,在帶動高鐵新造車市場擴容的同時,也將激發對軌交零部件以及高鐵“后市場”的潛在需求,產業鏈內軌交企業將有望受益。華鐵股份作為國內軌道交通車輛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商,深耕軌道交通車輛高端裝備制造領域,致力于打造覆蓋全系列核心零部件及維修養護的軌道交通產業大平臺。憑借強大的技術研發優勢和產品開發實力,以及優質的客戶服務體系,華鐵股份正搭乘政策東風,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作為基建投資的重要投入方向,交通部提出了在2020年完成約8000億元鐵路投資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國鐵集團推出《規劃綱要》,明確軌交行業發展潛力。在鐵路大規模投產的背景下,獲益的或是軌交整車及零部件制造企業。
高鐵新線路的投產,帶動高鐵新造車市場擴容,激發了對軌交零部件的需求,隨著中國高鐵核心裝備制造產業自主研發水平的提高和國產化率的提升,2020年成為中國高鐵零部件制造企業完成蛻變的重要里程碑。
從技術創新的角度而言,隨著中國高鐵自主研發水平和國產化率的進一步提升,軌交車輛零部件制造企業只有加大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完成蛻變。
對此,華鐵股份董事長宣瑞國深表認同,“對華鐵股份而言,通過自主創新不斷開拓華鐵股份的產品門類和核心技術應用市場,將是華鐵股份一個非常重要的策略。”據了解,華鐵股份已擁有110余項軌交核心專利,成熟期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生產及檢修資質齊全。
動車組和機車維修周期的到來,發掘出了高鐵“后市場”藍海。從動車組和鐵路機車采購量的趨勢來看,2020年將有大量動車組和鐵路機車進入高級修范疇,再加上近年來行業標準的革新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檢修市場規模不可小覷。
據了解,在市場創新方面,華鐵股份全力開發“后市場”檢修業務,在裝備產品檢修期來臨之際力圖拓展更多“后市場”份額。
我國高鐵建設始于2005年,歷經15年,高鐵總里程突破3萬公里,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覆蓋率達到94.7%,但潛力尚足。下一個15年,高鐵運營里程將達到7萬公里,將通達所有省會城市及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涉及面之廣、影響因素之多,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地方政府、鐵路企業等各方力量協同推進。
因此,在組織實施方面,《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建立健全穩定的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保障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及鐵路企業先行先試,以加強對規劃綱要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落實等。
作為軌交車輛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商,華鐵股份在提升細分領域專業化的同時,通過旗下各子公司在不同業務領域的互補性,積極推進產品協同,進一步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軌交產業大平臺。
“行業發展的前提是細分領域的專業化,而專業化之后的‘大生產’則需‘大合作’得以實現。華鐵股份將攜手利益相關方,共同推進軌交產業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進程。”宣瑞國表示。
通過精準的外延式并購以及高效整合,華鐵股份得以快速突破行業壁壘,為研發、銷售及供應鏈優勢的積累奠定基礎。2018年,華鐵股份與西屋制動合作成立了華鐵西屋法維萊,專注于高速列車及城際列車領域應用的制動系統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2019年,公司收購山東嘉泰交通設備有限公司51%股權,切入高鐵座椅市場。
目前,華鐵股份軌交零部件產品體系全面,覆蓋新造及維修領域十余種產品,在實施本地化生產、本地化維保、本地化人才培養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國際化合作,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抵御市場系統性風險的能力。
鐵路密布、高鐵飛馳,一張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鋪就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并不斷延展,為一個充滿發展活力的流動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