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私募多手段搶籌:大宗交易平臺之外還在可轉債上撈貨,這一數據透露機構調倉軌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9 22:23:26

          近日來自私募圈的消息顯示,今年節后參與大宗交易接盤的私募也越來越多,一位券商人士在朋友圈發布一則大宗交易減持消息后,不到2分鐘,就有6位私募表示有興趣。而業內人士則表示,目前這點位,對于輕倉私募通過大宗交易來收集籌碼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這或許是私募的另類抄底模式。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吳永久    

          500441465_banner.thumb_head
          圖片來源:攝圖網

           

          周五,A股早盤指數回調,市場在一致預期之后初見分歧,回到了震蕩緩漲的節奏之中,市場上的強勢股紛紛跳水。

          行情也將出現新的特征,而在這背后是明顯的機構調倉換股動作,在大宗交易平臺上,驚現機構的另類抄底術,對于標的來說,除了近期的新冠肺炎概念股之外,就是調整后的科技股。

          此外近日也有私募表示,對于炙手可熱的新冠肺炎概念股,很難買得進去,不得不另辟蹊徑的選擇大宗交易搶籌。此外節后在大宗交易平臺上買了不少調整后的科技股標的,收益也不錯。

          私募多手段搶籌

          在鼠年A股首個交易日,市場驚現3000只股跌停,不過在第二個交易日,市場出現強勢反彈,而要想盡快的在底部拿到盡可能多的籌碼,大宗交易接盤是個不錯的選擇。近日來自私募圈的消息顯示,今年節后參與大宗交易接盤的私募也越來越多,一位券商人士在朋友圈發布一則大宗交易減持消息后,不到2分鐘,就有6位私募表示有興趣。而業內人士則表示,目前這點位,對于輕倉私募通過大宗交易來收集籌碼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這或許是私募的另類抄底模式。

          近期有私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在春節假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節前就策略偏向保守,自己只配置了一些科技股和醫藥股,所以倉位就很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的發酵,在節后首個交易日大跌后,隨后市場快速回暖,所以緊急提升倉位,幾乎打滿了。而在節前買入的醫藥股和科技股在節后也走出了妖股的走勢。在倉位提升的時候,不但在二級市場買入,自己在大宗交易平臺搶了一些調整后的科技類個股。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節前的大宗交易平臺,1月20日,立訊精密獲得機構席位買入4.82億元,另外裕同科技獲得機構席位買入2.43億元,啟明星辰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1.77億元,安車檢測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1.1億元。在1月21日的大宗交易平臺上,立訊精密再度獲得機構席位買入4.96億元,先導智能獲得機構席位買入2.38億元,華工科技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2.29億元,長江健康也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0.15億元。在1月22日,視源股份獲得機構席位5億元的買入,啟明星辰獲得機構席位1.01億元的買入。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讓一些個股變得炙手可熱,不少個股沒有機會買入,而可轉債也成為了私募機構搶籌的另外一個渠道,隨著正股的不斷走高,可轉債也會水漲船高。比如近期炙手可熱的振德醫療以及尚榮醫療,旗下的可轉債漲幅巨大,尚榮轉債從節前的112.6元上漲到了2月7日的193元,今年以來的漲幅就達80%。另外振德轉債也是大漲,從節前的138元上漲到了2月7日的218.46元,其中最高價為230.9元。

          機構席位搶籌新冠肺炎概念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月4日,藍帆醫療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2.57億元,而藍帆醫療作為口罩概念股,今年以來漲幅達51%。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席位在大宗交易平臺搶籌新冠肺炎概念股沒有停過,在2月5日,機構席位買入首位的是順豐控股,買入6.05億元,而該股在當日漲幅達8.51%,次日漲幅達7.72%。在疫情爆發特殊時期,具備直營體系和充足航空資源的順豐,更具抗風險能力,也更有實力抓住機遇。截至2月3 日,順豐全網運輸防疫物資超過2415萬個包裹,成為抗疫救災的絕對主力。

          另外去年的牛股金域醫學也得到了機構的青睞,機構席位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買入0.51億元,而公司作為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的龍頭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金域醫學調動200多名PCR檢驗員、3000人的醫療冷鏈物流團隊,并利用新檢測方法將篩查速度提升5倍,把日檢測樣本能力提升到1萬人份,積極配合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標本運輸及檢測工作。另外,華峰超纖的大宗交易席位上,機構席位買入0.45億元,該股2月5日漲幅達4.54%,2月6日漲幅達4.23%,2月7日漲幅達5.48%,而公司生產的超細纖維是特種過濾產品的一種關鍵材料,一些高檔口罩、手術用醫用口罩均可采用此類超纖材料。

          此外今年的牛股尚榮醫療的大宗交易席位上也現身了機構的身影,2月5日有機構席位買入0.12億元,以嶺藥業機構席位買入0.03億元。在2月6日,芒果超媒獲得機構席位買入1.64億元;韻達股份的大宗交易平臺獲得機構席位買入1.56億元;思創醫惠獲得機構席位買入0.58億元;順豐控股獲得機構席位買入0.4億元;華宇軟件獲得機構席位買入0.29億元;萬孚生物獲得機構席位買入0.28億元。而在2月7日的大宗交易平臺上,深信服獲得機構席位買入1.75億元。

          整個疫情受益板塊的炒作可能會分化,醫療藥物、醫療器械等先期炒作的板塊可能會暫時退潮,而口罩、殺毒液、防護服等防疫消毒物資,由于依舊緊缺,可能會彌補第一梯隊的退潮。對此北京某私募董事長告訴記者,中國擁有世界50%的口罩產能,突發疫情使口罩的需求突然暴增100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口罩不僅僅是中國告急,全球也告急。口罩概念股的下游上市公司道恩股份等已經被市場爆炒,市場熱點會向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轉移,而恒力石化生產的聚丙烯每天可供應4億只口罩原料,東華能源也是聚丙烯的生產商,股價已經逆市大漲。突增的需求是巨大的,化工企業作為上游原材料,為下游企業帶來充裕原料的同時也增加這些上游企業的業績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周五,A股早盤指數回調,市場在一致預期之后初見分歧,回到了震蕩緩漲的節奏之中,市場上的強勢股紛紛跳水。 行情也將出現新的特征,而在這背后是明顯的機構調倉換股動作,在大宗交易平臺上,驚現機構的另類抄底術,對于標的來說,除了近期的新冠肺炎概念股之外,就是調整后的科技股。 此外近日也有私募表示,對于炙手可熱的新冠肺炎概念股,很難買得進去,不得不另辟蹊徑的選擇大宗交易搶籌。此外節后在大宗交易平臺上買了不少調整后的科技股標的,收益也不錯。 私募多手段搶籌 在鼠年A股首個交易日,市場驚現3000只股跌停,不過在第二個交易日,市場出現強勢反彈,而要想盡快的在底部拿到盡可能多的籌碼,大宗交易接盤是個不錯的選擇。近日來自私募圈的消息顯示,今年節后參與大宗交易接盤的私募也越來越多,一位券商人士在朋友圈發布一則大宗交易減持消息后,不到2分鐘,就有6位私募表示有興趣。而業內人士則表示,目前這點位,對于輕倉私募通過大宗交易來收集籌碼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這或許是私募的另類抄底模式。 近期有私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在春節假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節前就策略偏向保守,自己只配置了一些科技股和醫藥股,所以倉位就很輕。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的發酵,在節后首個交易日大跌后,隨后市場快速回暖,所以緊急提升倉位,幾乎打滿了。而在節前買入的醫藥股和科技股在節后也走出了妖股的走勢。在倉位提升的時候,不但在二級市場買入,自己在大宗交易平臺搶了一些調整后的科技類個股。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在節前的大宗交易平臺,1月20日,立訊精密獲得機構席位買入4.82億元,另外裕同科技獲得機構席位買入2.43億元,啟明星辰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1.77億元,安車檢測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1.1億元。在1月21日的大宗交易平臺上,立訊精密再度獲得機構席位買入4.96億元,先導智能獲得機構席位買入2.38億元,華工科技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2.29億元,長江健康也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0.15億元。在1月22日,視源股份獲得機構席位5億元的買入,啟明星辰獲得機構席位1.01億元的買入。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讓一些個股變得炙手可熱,不少個股沒有機會買入,而可轉債也成為了私募機構搶籌的另外一個渠道,隨著正股的不斷走高,可轉債也會水漲船高。比如近期炙手可熱的振德醫療以及尚榮醫療,旗下的可轉債漲幅巨大,尚榮轉債從節前的112.6元上漲到了2月7日的193元,今年以來的漲幅就達80%。另外振德轉債也是大漲,從節前的138元上漲到了2月7日的218.46元,其中最高價為230.9元。 機構席位搶籌新冠肺炎概念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月4日,藍帆醫療獲得了機構席位買入2.57億元,而藍帆醫療作為口罩概念股,今年以來漲幅達51%。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席位在大宗交易平臺搶籌新冠肺炎概念股沒有停過,在2月5日,機構席位買入首位的是順豐控股,買入6.05億元,而該股在當日漲幅達8.51%,次日漲幅達7.72%。在疫情爆發特殊時期,具備直營體系和充足航空資源的順豐,更具抗風險能力,也更有實力抓住機遇。截至2月3日,順豐全網運輸防疫物資超過2415萬個包裹,成為抗疫救災的絕對主力。 另外去年的牛股金域醫學也得到了機構的青睞,機構席位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買入0.51億元,而公司作為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的龍頭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金域醫學調動200多名PCR檢驗員、3000人的醫療冷鏈物流團隊,并利用新檢測方法將篩查速度提升5倍,把日檢測樣本能力提升到1萬人份,積極配合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標本運輸及檢測工作。另外,華峰超纖的大宗交易席位上,機構席位買入0.45億元,該股2月5日漲幅達4.54%,2月6日漲幅達4.23%,2月7日漲幅達5.48%,而公司生產的超細纖維是特種過濾產品的一種關鍵材料,一些高檔口罩、手術用醫用口罩均可采用此類超纖材料。 此外今年的牛股尚榮醫療的大宗交易席位上也現身了機構的身影,2月5日有機構席位買入0.12億元,以嶺藥業機構席位買入0.03億元。在2月6日,芒果超媒獲得機構席位買入1.64億元;韻達股份的大宗交易平臺獲得機構席位買入1.56億元;思創醫惠獲得機構席位買入0.58億元;順豐控股獲得機構席位買入0.4億元;華宇軟件獲得機構席位買入0.29億元;萬孚生物獲得機構席位買入0.28億元。而在2月7日的大宗交易平臺上,深信服獲得機構席位買入1.75億元。 整個疫情受益板塊的炒作可能會分化,醫療藥物、醫療器械等先期炒作的板塊可能會暫時退潮,而口罩、殺毒液、防護服等防疫消毒物資,由于依舊緊缺,可能會彌補第一梯隊的退潮。對此北京某私募董事長告訴記者,中國擁有世界50%的口罩產能,突發疫情使口罩的需求突然暴增100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口罩不僅僅是中國告急,全球也告急。口罩概念股的下游上市公司道恩股份等已經被市場爆炒,市場熱點會向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轉移,而恒力石化生產的聚丙烯每天可供應4億只口罩原料,東華能源也是聚丙烯的生產商,股價已經逆市大漲。突增的需求是巨大的,化工企業作為上游原材料,為下游企業帶來充裕原料的同時也增加這些上游企業的業績預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在线观看AV网址入口 | 日产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品道 | 亚洲色大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