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11 08:02:44
每經編輯|步靜
【美聯儲:今年內可能無需加息 但有未來加息的空間】
美東時間10日周三公布的3月會議紀要顯示,聯儲官員一致認為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相當高,適合保持耐心。大多數人認為經濟前景的風險可能保證今年不加息。部分人認為,若經濟如期增長,可能今年還適合加息。后道指轉跌,美元反彈,10年期美債收益率重上2.47%。(華爾街見聞)
【3月CPI今揭曉:“二師兄”撐腰,CPI料回“2時代”】
4月11日,國家統計局將公布今年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對于即將揭曉的3月份CPI數據,機構認為將呈現溫和回升,重回“2時代”幾乎板上釘釘。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21家機構對3月份CPI同比漲幅的預測平均值為2.3%。其中,預測值最高的是銀河證券的2.8%,另有12家機構預測值在2.3%-2.5%之間。機構普遍認為,豬價的上漲,必然會帶動市場對于通脹的討論。恒大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志恒表示,豬周期疊加非洲豬瘟,豬肉價格持續上升,假定今年豬價達到歷次豬周期的高點,今年豬肉價格可能會大漲50%。(中新網)
【第四批養老目標基金獲批】
養老目標基金作為養老保障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部分,備受市場關注,繼前三批合計批出40只養老目標基金之后,第四批養老目標基金也于近日獲得“準生證”。據了解,清明小長假前夕,多家基金公司再次拿到第四批養老目標基金的批文,從第四批獲批的養老目標基金上看,部分去年下半年上報的養老目標基金也在獲批之列。(中國基金報)
【房地產稅法草案完善有望提速 專家:設住房免征面積】
國務院確定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配合做好工作,房地產稅法草案完善或將提速。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朱振鑫對記者表示,劃定免征面積是房地產稅立法的重點和難點,目前認可度較高且相對合理的辦法是以戶為單位,對首套普通住房免征,然后以人均為標準,對超出家庭(戶)免征面積部分的面積,征收房地產稅。(證券日報)
【社科院報告:養老金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余的可能性】
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預測,未來30年我國的制度贍養率翻倍,2019年當期結余總額為1062.9億元,不過到2028年,當期結余可能會首次出現負數,為負1181.3億元。《報告》同時指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到2027年有望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后開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余的可能性。2035年看似遙遠,其實不然。即使年紀最大的80后,到那時還依然沒超過退休年齡。(每日經濟新聞)
【經參頭版評論:地方債發行仍需注重風險防范】
近日,首批試點在商業銀行柜臺市場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陸續開售,受到了市場的熱烈歡迎。在地方債受到追捧之時,仍然需要做好風險防范。地方政府債券安全性較強,風險總體不大,但地方債畢竟不是存款也不是國債,未來出現違約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投資者也應當及時關注當地政府的財政能力和資金用途等情況。在監管層面,要督促地方落實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要求,嚴格地方債信用評級,及時披露債券信息,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陽光化”。 (經濟參考報)
【長三角將新設自貿區 江蘇三地有望“入群”】
4月10日,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在透露,長三角區域內將誕生新的自貿區。根據不久前江蘇省提交的自貿區申請方案,長三角區域新建自貿區將可能“花落”江蘇南京、蘇州和連云港三個核心地區。專家表示,有可能落地江蘇主要是因為在當前三省一市的自貿區布局中,江蘇自貿區依然空缺。此外,當前江蘇加快調整化工產業的規劃布局后,需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21世紀經濟報道)
【央行15個交易日未逆回購 專家稱二季度降準或延后】
央行自3月20日起,連續15個工作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表示,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趨緩,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背景下,4月份央行降準的迫切性有所下降。但若3月份金融數據反彈乏力,央行仍有可能在月內實施降準,例如通過置換當月中旬到期的MLF等方式,增加銀行長期低成本資金來源,支持實體經濟融資條件改善。總體來看,二季度降準或會延后,但不大可能缺席。(證券日報)
【資金復寵房地產: “以前不做按揭的銀行都來找我們了”】
據多位業內人士,“樓市小陽春”不僅僅體現在房產銷售環節,從融資、拿地到銷售等全過程都出現明顯回暖跡象。多位投行人士表示,近期房企發債市場明顯回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房地產企業發行人在國內公開市場發行的信用債規模為2029億,比去年同期的1521億高出33%。進入4月份以來,房企的融資計劃更為活躍。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在一季度房企密集發布融資計劃后,4月首周以來,房企繼續密集融資。從總量看,4月融資計劃已接近千億。據了解,多家此前并不開展房地產按揭業務的銀行,目前也陸陸續續主動找房地產企業尋求按揭業務合作。(21世紀經濟報道)
【特藥險悄然亮相 有望緩解靶向藥“用不起”之困】
對于眾多腫瘤患者而言,抗癌藥物價格高昂是其治療過程中難以回避的問題。針對這一痛點,覆蓋醫保外靶向藥費用保障的“特藥險”悄然亮相。保險業界評價認為,“特藥險”將商業醫療險、腫瘤醫療服務與特藥服務進行優化組合,解決了一般消費性商業健康險無法保障的院外購藥需求難題。(經濟參考報)
【首批科創板基金呼之欲出】
近期首批科創板基金可能獲批。針對不同客戶對科創板基金的不同需求,渠道方在產品“甄選”上做足工夫,例如對零售客戶推薦“固收+科創板打新”策略;對機構客戶則計劃主推規模更小的科創板封閉基金。(中國證券報)
【七家銀行4000億永續債待發,銀行多渠道融資“補血”】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已有數十家銀行通過(或計劃)發行二級資本債、優先股、可轉債、永續債、金融債和定向增發等方式補充資本金。業內人士表示,受表外業務回歸表內帶來較大的資本壓力、籌建理財子公司等需要大量資本及銀行承擔向實體經濟信用投放的重任等多因素影響,當前銀行補充資本的要求非常迫切。(中國證券網)
【經濟日報:對上市公司信披違規需嚴管重罰】
信息披露不僅是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狀況的報表化呈現,更是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的重要依據之一。一旦出現上市公司信息無法按期披露、信披造假、信息披露中語焉不詳、業績注水等違法違規行為,會影響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給投資者決策帶來方向性誤導。唯有加大對違法違規責任人的處罰力度,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加大投資者保護力度,方能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經濟日報)
【青睞銀行地產板塊 險資持倉圖譜曝光】
陸續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曝光險資持倉圖譜。根據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已有14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報,險資持有17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7902億元的股票。從年報數據來看,險資青睞的行業集中在銀行、地產及醫藥。其中,銀行股最受險資青睞,持股市值高達3057億元。隨著一季報的披露,一季度險資調倉的標的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如新華保險增持強力新材90.10萬股,太平人壽減持魯西化工452.24萬股。(中證報)
【券商資管牛氣沖天:3月凈利環比增近五成 國泰君安躍升首位】
截至4月10日,14家上市券商的資管子公司已發布3月經營數據,凈利潤合計6.61億,同比增長22.19%,環比增幅達到44.91%。其中國泰君安資管以及東方證券資管表現最佳,單月數據破億。有資管人士表示,券商資管業績大幅修復,一方面是受益于股票市場上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前期基數較低。(21世紀經濟報道)
【格力電器證券部人士:誰接盤由股東在籌劃】
對于潛在接盤方一事,格力電器證券部人士回應稱:“我們從來沒有關注過(厚樸投資)這家所謂的投資機構,股權轉讓主要采取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模式,具體是什么樣的團體接盤都是股東方來籌劃,我們不清楚。”(21世紀經濟報道)
【葵花藥業:公司經營管理有序有效,控制權穩定】
葵花藥業回復問詢函稱,關彥斌先生辭職后,已不在上市公司擔任職務,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已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選舉、聘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公司已關注到相關媒體報道,根據相關家族成員告知,目前,案件尚在調查處理中,雙方當事人均已無大礙。此案因個人糾紛引起,未涉及與家族成員無關的第三方,未涉及公司業務經營。公司經營管理有序有效,控制權穩定;一季度經營業績保持增長,持續向好。(每日經濟新聞)
【杭州中院:500余件股民訴趙薇承擔連帶責任案庭審全部結束】
4月10日,杭州中院又開庭審理了29件投資者訴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被告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至此,經過2個多月的密集開庭,500余件投資者訴祥源文化公司等被告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除26件當事人撤訴、3件涉及不同處罰決定的案件外,其余同類案件的庭審工作已全部完成。(每日經濟新聞)
【京東回應毀約校招生:極少數,做經濟賠償】
近日,有消息稱,京東毀約2019屆校招生三方。10日,京東發聲明回應稱,由于京東個別業務及組織架構調整,導致近期極少數的校招崗位無法履約,對此表示誠摯的歉意,并在積極推進更好地解決,對于雙方確實無法正常履約的情況,也將依照協議做出相應經濟賠償。京東還表示,近期將會有1300多名應屆畢業生陸續加入京東。(中新網)
【英鎊短線上漲 媒體稱歐盟提出將英國脫歐日期延后至10月21日】
英鎊兌美元一分鐘上揚23點,刷新亞太時段高位至1.3109,日內當前整體漲幅0.15%。據彭博報道,歐盟首腦們考慮將英國脫歐日期延后至10月21日。昨日,英國議會批準了首相梅將脫歐日期延遲至6月30日的計劃。(華爾街見聞)
【半年6910億美元!美國預算赤字再度擴大】
美國政府3月預算赤字為1470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090億美元。不過,雖然聯邦政府3月的預算赤字同比下滑,但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本財政年度,聯邦政府預算赤字增長了15%,達到6910億美元。(華爾街見聞)
【美股收盤】
標普500指數收漲10.01點,漲幅0.35%,報2888.21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收漲6.58點,漲幅0.03%,報26157.1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收漲54.97點,漲幅0.69%,報7964.24點。(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