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0 23:25:40
在此前石棉縣黃果柑產業扶貧中,包括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善品公社、吉利控股集團、亞果會、曹操出行、阿里巴巴等社會各界紛紛投身其中。對于如何更好發展石棉縣黃果柑產業,助力精準扶貧,他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每經記者|朱萬平 每經編輯|楊 翼
▲善品公社、吉利等企業積極參與石棉的脫貧攻堅戰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地處四川省西南山區的石棉縣,因黃果柑而實現脫貧致富。但這顯然還不夠,如何讓石棉縣的黃果柑產業更加壯大,讓石棉縣的各族人民更加受益,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此前石棉縣黃果柑產業扶貧中,包括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善品公社、吉利控股集團、亞果會、曹操出行、阿里巴巴等社會各界紛紛投身其中。他們從各自機構的優勢出發,共同為石棉縣產業扶貧出一份力,而對于如何更好發展石棉縣黃果柑產業,助力精準扶貧,他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對此,上述多家企業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均表示,一方面,要做好產業扶貧一定要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同心聚力,合作共贏;另一方面,也要以市場為導向,只有這樣產業扶貧才能最終行穩致遠。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在“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落下”的扶貧道路上,需要全社會積極貢獻力量。而企業作為社會力量中的重要一員,在實施精準扶貧中也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石棉縣黃果柑產業扶貧中,吉利汽車便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3月8日,吉利控股集團社會責任部長葉萬芳就向記者講述了吉利汽車與石棉縣黃果柑結緣的故事,并就此分享了吉利在精準扶貧項目上的實踐。
“幾年前雅安蘆山地震后,我們來到雅安看到了當地非常好的水果,比如黃果柑、紅心獼猴桃,特別甜,我們就想到通過消費扶貧去助力當地產業的發展。”葉萬芳說,具體而言,吉利汽車通過“責任”采購,特別是利用為員工發福利的形式,進行消費扶貧。這不僅為當地特色優勢農產品打開了市場、提升了品牌,也讓吉利員工都參與到精準扶貧中,感受公益的正能量。
除了消費扶貧外,吉利汽車還進行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等多種方式。“目前,我們已經投入了3.5億元用于在全國的9個省市的精準扶貧。僅消費扶貧這一塊,2016年,資金方面已經累計投入了4000萬元。”葉萬芳透露。
葉萬芳還表示,企業在參與扶貧,除了捐錢捐物外,還要利用好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充分發揮各自所長,嫁接資源、合作共贏。比如,把吉利的企業管理經驗落到企業幫扶的合作社、公司,幫助他們科學有序地推動合作社的發展。
對于葉萬芳的觀點,亞果會創始人、董事長蔡劍菲十分認同。“我們的優勢主要在于,在水果產業鏈中去提供產銷對接,提供品牌展示,高效地解決產品銷售的問題。所以,這一次我們邀請了將近60%~80%的渠道商,來到石棉了解當地黃果柑產業。”
“農業的產業鏈很長,需要很多關鍵方的支持。作為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公益企業,我們可以更好地整合農業產業鏈升級所需要的各方面資源,包括技術、供應鏈、渠道、品牌、政府資源等。”善品公社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稱。
對于石棉黃果柑產業扶貧,如何更加有持續性,成為每一個參與扶貧的機構都需要面對的問題。扶貧不能僅是“授之以魚”,而應該“授之以漁”,強調可持續性。
對于如何更好發展石棉黃果柑產業,石棉縣當地政府的人士表示,一方面,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引,將國家農業、產業發展類支持政策落實到位;另一方面,解決單家獨戶生產的集約化問題和產品品質控制問題,比如引進標準化分選機器,將黃果柑的品種標準化。
該人士還表示,目前,黃果柑的品質穩定性還有進步空間,要以歐盟標準為標桿,以開放的心態,倒逼產業升級,“真真正正打造中國黃果柑”,不斷鞭策自己,堅持做出“群眾能致富、農民能增收、消費者能稱贊”的黃果柑。
“從全國來講,現在農產品電商做得非常多。我們認為,絕大部分是在市場端發揮作用,有的做供應鏈、有的做營銷、有的做品牌,但農產品的核心問題其實是在上游,如何解決上游的組織化、規?;?、品質化是關鍵。”善品公社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稱,此外,利益分配機制的設計也非常重要。
“我覺得,任何一個方式都缺少不了一個好的產品。具體到黃果柑而言,從它的上市時間和品種結構來講,是具備優勢的。”蔡劍菲稱,目前,黃果柑產業可能需要在組織方式、生產經營方面做更多地優化。
在蔡劍菲看來,隨著黃果柑整體口感的提升,以及對市場需求的不斷滿足,未來,黃果柑產品應該是非常火爆的一個單品。“尤其是在各方社會資源的相互助力之下,我覺得,黃果柑這個單品還是很有潛力的。”蔡劍菲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