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1-14 20:46:12
中國快運市場分散,越是不集約越容易引入互聯網模式,容易創造價值,資本的投入更多是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增量。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經記者 趙雯琪 實習編輯 王麗娜
在物流交易網絡平臺卡行天下宣布獲得融資后三天,公路貨運領域又宣布一起融資事件。
1月14日,壹米滴答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壹米滴答”)宣布完成D輪18億元融資。本輪融資由博裕資本領投,厚樸投資、普洛斯隱山資本、源碼資本等跟投,值得注意的是,這筆融資也創下了中國零擔物流單筆融資額記錄。
2019年僅過去半個月,物流的運輸似乎就迎來了融資的“小高潮”,卡行天下之外,大票零擔網絡運營服務商聚盟也在1月8日宣布獲得過億元融資。在快遞公司集體上市、市場競爭格局趨于穩定的背景下,市場份額巨大,同時存在更多痛點的快運領域也迎來資本新一輪的密集投入。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快運市場分散,越是不集約越容易引入互聯網模式,容易創造價值,資本的投入更多是看到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增量。此外,隨著資本不斷介入,市場關注度提升,未來幾年將成快運行業的黃金整合階段。
28個月融資超30億
壹米滴答方面表示,本次融資后,壹米滴答在未來的發展中,將在客戶獲取、核心運營節點(例如場站、車線)、智能技術的研發與投入(自動化設備、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三大方面持續加大投入,以壹米滴答特有的加盟式經營,直營式運營、管理,做到輕重結合。
此外,壹米滴答將持續推動智能設備投放、信息系統建設與實施,提升產品覆蓋度、實現數據互通,強化服務穩定性和高生產效能。利用“物聯網+AI”技術,進一步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壹米滴答創始人兼CEO楊興運表示:“過去三年,壹米滴答通過特有的聯盟策略、精準的規模策略、定向的重投策略、堅實的人才策略等,通過團隊的快速執行落地,取得階段性的目標達成,并穩居行業貨量頭部地位。未來,將繼續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且高性價比的物流服務。
官方資料顯示,壹米滴答于2015年在上海成立,最早由區域合伙、聯盟發展而來,目前主營業務是全國公路零擔物流網絡服務。目前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份(自營省區24個、成員省區7個),并可通達港臺,現有網點12000多家、分撥近200個。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9月獲得億元以上A輪融資以來,壹米滴答已經在連續的28個月內完成六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30億元。成立不到四年,無論是融資規模還是成長速度,壹米滴答都讓傳統快遞、快運公司望塵莫及。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會解筱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物流企業“后起之秀”的壹米滴答,能如此快速成長,主要原因是鎖定長期以來的“小、散、亂”,但市場潛力巨大的零擔物流細分領域,借助互聯網新技術和物流業先進經驗,建立基于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基于網絡眾籌、運力眾包等運營創新模式,用可觀的業績向資本市場充分表達了整合全國市場的發展愿景,從而獲得資本青睞,推動了其超常規發展。
快運市場的“三股勢力”
從聚盟、卡行天下到壹米滴答,資本在2019年頻繁垂青公路貨運領域的平臺型公司,表現出對傳統的優質干線運力服務資源的持續看好。實際上在快遞公司集體上市之后,快運市場也迎來了“三股勢力”的集結。
一方面,順豐、百世、韻達等快遞公司在快運業務上持續加大投入,順豐與新邦合作推出順心捷達,重啟加盟制標簽;中通快運董事長賴建法更是立下了“2019年力爭完成貨量460萬噸,產值超24億元,盈利超1億元,為推動上市打下堅實基礎”的新年計劃。
另一方面,以壹米滴答、滿幫為代表的平臺型公司則通過互聯網技術為解決快運領域痛點提供了新思路。貫鑠企業CEO、快遞專家趙小敏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滿幫、G7等互聯網平臺逐漸開始蠶食快運市場份額,這些通過互聯網技術切入傳統貨運領域的平臺型公司對傳統的快遞、快運企業帶來了巨大威脅。
除此之外,包括安能、遠成在內的傳統快運公司和中鐵快運等有國企背景的快運公司也各占優勢,依然是不可小覷的對手。
“各大快遞巨頭競相進軍快運市場,與傳統快運企業及新興的物流平臺企業將產生較大的競爭,快運市場面臨新的市場劃分及戰略整合,由此將促使快運物流實現新的轉型發展。”解筱文表示。
不過他也認為,物流業發展環境日趨開放,以新技術、新模式為代表的新興企業將更多獲得資本的“新寵”,成為物流業中的“黑馬”,這預示著物流市場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倒逼物流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邁進。但是,老牌的知名物流企業,仍將是物流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和市場長期占有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